2013内科主治血液病学辅导精华:贫血分类

来源: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2013-02-19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视频    评论

  贫血可以根据红细胞的形态特点或发生的原因和发病机理加以分类。

  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贫血可分为三类:

  一、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MCV>95fI。此类贫血大多为正常色素型,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和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时。

  二、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95fI,MCHC=0.32~0.36(32~36%)。属此类贫血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及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炎症、感染、尿毒症、肝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等。

  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fI,MCHC<0.31(31%)。属于此类贫血者有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采用形态分类法,除计算红细胞指数外,尚应强调血片的观察,因为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在血片中最为分明,正细胞性贫血并不意味着所有红细胞都是正常大小,并且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能很明显,但其平均体积在正常范围内。大细胞性贫血中也可有不少小细胞出现。此外,形态改变的异形细胞也只有在血片中能观察到。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分类,贫血可分类如表5-2-3。

  以上两种贫血分类法各有局限性。形态分类法对缺铁性贫血和叶酸缺乏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能提供重要线索,但对正细胞型贫血提不出确切诊断的线索。病因分类法的优点是对贫血发生的机理有所说明。但是某些贫血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不能用一种原因阐明发生贫血的全部机理。

  表5-2-3 贫血的病因分类

一、主要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障碍
1、再生障碍性贫血;2、骨髓增生异常性贫血
(二)红系祖细胞或前体细胞增殖分化障碍
·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发的贫血
3、内分泌疾病伴发的贫血; 4、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的贫血
(三)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
· 维生素B12缺乏;2、叶酸缺乏;3、先天性或获得性嘌呤和嘧啶代谢紊乱
(四)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低色素性贫血)
· 缺铁性贫血;
· 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性贫血和特发性肺含铁黄素沉积症
· 地中海贫血
(五)多种机制或原因未明
· 慢性病贫血
· 骨髓浸润伴发的贫血(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
· 营养缺乏伴发的贫血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二、主要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或丢失所致的贫血
(一)红细胞内部异常
1、膜缺陷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3)遗传性棘形红细胞增多症和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2、酶缺乏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2)丙酮酸激酶缺乏和其它酶缺乏
(3)卟啉症
3、珠蛋白异常(血红蛋白病)
(1)镰状细胞病和有关疾病
(2)不稳定血红蛋白
(3)低氧亲和力血红蛋白病
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红细胞外部异常
1、机械的
(1)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和运动性贫血
(2)心脏创伤性溶血性贫血
(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2、化学或物理的
(1)由于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感染
(1)由于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4、抗体介导的
(1)由于温反应自身抗体所致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2)冷凝集素综合征
(3)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4)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5)新生儿同种[异体] 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5、单核巨噬细胞机能亢进 脾机能亢进
6、失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