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计算机三级信息管理笔试试题:文字版

来源:计算机等级考试    发布时间:2012-08-27    计算机等级考试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选择题1—10
  • 第2页:选择题11—20
  • 第3页:选择题21—30
  • 第4页:选择题31—40
  • 第5页:选择题41—50
  • 第6页:选择题51—60
  • 第7页:填空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现有的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分为三类:即: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1】语言。

(2)【2】是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密切的系统软件,它是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

(3)软件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要着重考虑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和【3】可行性。

(4)模块的独立性一般是由内聚性和【4】两个指标来度量的。

(5)保证软件质量的手段主要有复审、复查、管理复审和【5】。

(6)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从E-R图导出初始关系模式、规范化处理、模式评价和优化模式。其中,对模式进行分解和合并属于上述【6】的工作内容。

(7)关系数据库有三类完整性规则,分别是参照完整性规则、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和【7】规则。

(8)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三级模式和数据中完整性的定义存储在【8】中。

(9)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除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模型技术以外,还有【9】管理技术。

(10)能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为目标的信息系统是【10】。

(11)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联成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称为【11】。

(12)在电子商务中,对交易各方进行身份确认和签发数字凭证的服务机构称为【12】中心。

(13)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用网络图计算并进行进度管理的项目管理技术称为【13】。

(14)程序编制有三个层次,即编码、测试和【14】。

(15)BSP方法认为,任一企业内一般都存在三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即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和【15】层。

(16)BSP方法指出,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而信息的不一致,则多源于【16】的开发系统。

(17)BSP研究的流程包括若干步骤,一般认为定义企业过程和定义【17】是其最基本的步骤,是其他所有步骤的基础。

(18)James Martin指出,为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机会,首先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18】是必要的。

(19)James Martin指出,建立的企业模型应具有:完整性、适用性和【19】等特性。

(20)屏幕原型化、购置初始模型、子系统原型化都属于【20】原型化策略。

上一页567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