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学心得

来源:秘书考试    发布时间:2012-03-25    秘书考试视频    评论

我第一次听到《弟子规》的名字是从蔡礼旭老师主讲的《经典教育教师研习班》上,知道它是指导做人、处事等道德行为规范的范本。后来我又陆续发现《弟子规》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台湾天福茗茶的老板就用《弟子规》来教育员工,企业因此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熟背《弟子规》将成为企业招聘高层人员的条件之一,一些传媒公司率先要求竞聘者熟知《弟子规》。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说明传统古典文化已开始慢慢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翻开这本书,才知道它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原型。从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五个部分展开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是教育青少年防邪存诚,养成忠厚作风的最佳读物。读着读着,我想起了蔡礼旭老师的话:《弟子规》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做的。我就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一入学就接触到《弟子规》,了解、掌握一些古典文化的精髓,浸染孩子们纯真的心灵,那么,青少年的失足、犯罪率将大大降低,和谐家庭会越来越多,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奠定扎实的基础。

  “百善之中孝为先”。于是,我的《弟子规》的教学实践就从“入则孝”开始。

  刚开始我每天只教两句,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熟读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中去,要求学生努力做到:爸爸妈妈叫你的时候,不可以慢慢吞吞地回答;当父母要求你做什么事的时候,不可拖拖拉拉,敷衍了事……看似简单的事,一旦认真去对待,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好呢?现在的孩子这么娇惯,一般都是父母对孩子早晚问候,捂被窝、扇扇子、盖被子,都是父母在为孩子尽“义务”。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是我的教学实践遇到的首要问题,甚至一度让我灰心!至于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你还能指望孩子为父母做到吗?不可能的。我开始怀疑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过高了。

  时逢区教研室于主任到我校视察工作,他无意中听了我的关于《弟子规》的阅读课,感觉很有创意,鼓励我坚持下去,研究下去,弘扬中国古典文化,用古典文化的精髓武装孩子们的头脑。

  恰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更让我坚定了信心。一天,我连着上了三节课,嗓子快说不出话了,我叫身边的一个孩子到办公室为我倒一杯水并随口说了声“谢谢”。经常为我倒水的赵扬志看到了,说:“老师他不尊敬你,你还谢他干吗?”“他怎么不尊敬我了?”“我平时都是双手递杯子,他是单手。你说谢谢时,他没看着你,也没说没关系。”一席话让我想起了《弟子规》中“问起对,视勿移”。孩子真有恭敬心!《弟子规》的教学效果已经显现!只要坚持,就有收获。于是我在班里大大表扬了赵扬志一翻,从此以后我发现了孩子们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黑板擦得干净了、讲桌收拾得一尘不染、无论何时孩子们总是用双手送给我作业,主动干家务的孩子多了,同位打仗告状的少了……孩子懂得了保护自己、努力学习的原因是因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平时与同位之间相处友好,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孩子们多么聪明可爱呀,可惜我们成年人经常缺少发现的眼睛、缺少可爱的童心童趣、缺少恰如其分的鼓励,致使孩子的善行得不到发扬光大。家长会上,我提到孩子的进步,家长都很高兴。好些家长明白了“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的道理,开始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了。

  我教《弟子规》的障碍消失了,我发现我们的孩子学知识就像一个海绵吸水一样,你教什么他学什么。尽管他不太理解,但是实践起来比大人要快。

  一次,在放学的路上,蔡欣雨好奇地问许子峰:“第三节课,你妈妈送你来时,你的鼻子怎么流血了?”是啊,他妈妈本来说,孩子生病请假半天的,听说我要讲新课,就又把他送了回来。看许子峰低头不回答,蔡欣雨又问:“是你妈妈打的吗?”“邪僻事,绝勿问。”一扭头看见王怡卿正仰着笑脸看着我,“对对!活学活用,别人不愿说的话就不要问。”一个学生更是不甘示弱马上喊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瞧,不用我再说了,孩子们已经学着把《弟子规》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了。平时我们班主任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家长娇宠的厉害。实践证明:我们都没有找到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没有一个指导孩子言形的依据。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