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范文23篇(1)

来源:会计硕士(MPACC)    发布时间:2012-07-12    会计硕士(MPACC)辅导视频    评论



3.我知道得太少  

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在离他逝世两个星期前的一天里,当他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识。老伴劝他:"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竺老听了老伴的话儿,一边咳嗽一边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  
好一个"我知道得太少"!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正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生道路上走向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  
竺可桢在气象学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长期观察研究,一生硕果累累。谁能想到,一个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竟还在84岁的高龄,在生命处于垂危之际,先后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孜孜不倦。不能不说这正是我国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一传统美德在一个大科学家身上的生动体现,正是他能走向人生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怎能不令人深深敬  佩呢?  
人类史上,一个巨人的诞生,一门科学的创立,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它并没有结束认识真理、认识客观世界的进程,科学真理的路儿仍在不断地仲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学科愈来愈多,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因此要不断进步,就必须不断学习。因此,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永远是走向人生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  
这使我想起牛顿这位一代杰出的学者、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出版了《光学》一书,确定了冷却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还是微积分学的创始人……功绩显赫,光彩照人,可当听到朋友们称他为"伟人"时,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会怎么看我。不过我自己只觉得好像一个孩子在海边玩耍的时候,偶尔拾到几只光亮的贝壳。但对于真正的知识大海,我还是没有发现呢。"有这样谦逊好学,永不满足的精神,牛顿的成功是必然的!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是因为有了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才达到人生的光辉顶点的。  
中国有句古话:"学海无涯"。面对大千的世界,知识的宝山,惟有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才能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不掉队,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有勇气像竺可桢老人那样说出"我知道得太少"。有这样,才能在求知的崎岖道路上奋然前行!  

4.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从"刻舟求剑"说起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刻舟求创",比喻死心眼,做事情不懂得因时因事而异,不懂得变通。刻舟求剑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近乎没有;然而,做出类似"刻舟求剑"这种蠢事的人却并不少;比如那些反对革新,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其实就是这样的人。  
《吕氏春秋・察今》里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即做事要据情况而论,该变法时就必须变法。批评的就是像刻舟求剑那样不懂得变通的人。  
不墨守成规,我国古代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懂得这道理。与《吕氏春秋》几乎同时的《韩非子》,在其《五蠢》篇里,就讲了同样的思想:"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又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这说的也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意思。  
清末的维新派人士更直接地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者,古今之公理。"虽然无数的历史事实,也确实绰绰有余地证实了这道理的正确性。然而,即使这样,也仍然有人要作"刻舟求剑"式的人物,仍然要"顽固到底。"他们认为:没有规矩则无以成方圆,要破除老制度、老规矩,这如何能行?因此坚决阻挠改革。  
这种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恰恰是由于他们不懂得"规矩""制度"是相对的。"老制度"只适用于老情况、老环境;而新情况、新环境是必须要" 新制度"的,改革、变法正是建立新制度的有效手段。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就在于具体的情况具体地分析。因为"没有规矩则无以成方圆"而拒绝而反对改革的人,恰恰忘了列宁的这句真理。  
坚持革新则进,反对变法则退。翻开古今中外各国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凡是随历史潮流及时变法,革新的国家,都变得强大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强国;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也成为强国。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与此相反,凡是不及时革新的国家就被历史所遗弃,十九世纪末的中国何以灾难重重?不就是因为墨守成规,没有及时变革的缘故吗?  
及时改革,可以富国,可以强兵。我们中国近十多年的改革,已足以说明这一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国家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江泽民在十四大上说:"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围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改革,是关键的原因。  
历史证明,改革,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改革,是强国之路!所以说,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