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MPA《行政学》辅导:行政学在中国的重建与发展

来源:公共管理硕士(MPA)    发布时间:2012-07-14    公共管理硕士(MPA)辅导视频    评论

行政学在中国的重建与发展

  1.中国的行政传统

  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政治与行政历史遗产不仅是产生具有特色的行政学的肥沃土壤,而其精华部分将被吸收改造而成为有特色的行政学的一部分。

  中国有近5 000年的文明史,特别是封建制度的长期统治和封建盛世的多次出现,虽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其中重要一条是它建立了一套与当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尤其是结构严密、运作有序的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与行政制度包括行政机关的职能分工和权力配置,行政官员的使用和管理,施政过程中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一系列完备的管理体制。因此,行政体制运作历史之悠久,制度之完备,法令之严密及历史文献之丰富,世界各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比。这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科学的最深厚的历史源泉。

  2.新中国行政学的曲折重建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的行政管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应该有效开展的行政学研究,却因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学科建设认识上的偏差,行政学的有关专业和课程被取消,该学科的研究和传播也随之中断。这一中断竟长达30多年之久。在这期间,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政权的巩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等付出了极大的劳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只是这些实际创造没有上升为行政学理论,而科学的行政学理论也未成为行政管理活动实践的指南。但中国行政学始终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行政改革的迫切性也与日俱增。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召开了建国以来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研究行政学的会议——行政科学研讨会,标志着行政学在我国的重建,并成为行政学进一步发展的起点。

  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20年的行政学的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同行政学教育和行政学学科建设直接相关的几件事不可不提:一是1982年夏书章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首次呼吁“要把行政学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二是1982年中国政治学会委托复旦大学举办全国政治学培训班,行政学是培训的主要课程之一。三是1984年8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与劳动人事部在吉林市召开了全国“行政科学研讨会”。这是一次关于建立我国行政学的研讨会。这次会议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把行政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提出来,突破了西方国家把行政学、行政法学相分离的传统框架,广开了行政学的研究视野,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在这20年的重建过程中,中国行政学处于恢复学科地位、重建学术组织与机构、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奠定行政学发展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建立了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许多高等院校都建立了行政学系与专业,招收了行政学专业的本科生;创办了一批行政学院;涌现了一大批学术著作和论文;广泛开展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了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3.中国行政学的空前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行政学进入了空前发展时期。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行政学只是刚刚起步的话,那么90年代的中国行政学教育和行政学学科建设则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学科教育上,到2000年底,中国的行政学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斐然,全国已经有3个行政学博士点,21个硕士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业已通过有关部门审批,招生在即。在教学科研队伍上,基本上形成了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及自考五路大军。在专业设置上,1997年教育部修订了行政学专业目录,增设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把行政学列为其五个二级学科的首位。与此同时,相继成立了国家行政学院和地方各级行政学院,许多大学设置了行政学专业,开设了行政管理课程,已形成了培养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的教育网络和培训基地;成立了研究行政学的学术团体,出版了行政学的各类学术刊物及数以百计的行政学著作、教材,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等。这一切预示着中国行政学的大发展。

  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行政学研究还实现了范式转换,由此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形成了较多的有价值的思想,提炼出不少带有规律性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行政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深入到行政管理的各专业系统,对行政学分支学科进行系统研究;在基本理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更多地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进一步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与渗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在探索中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4.中国行政学发展的特点

  (1)邓小平理论是我国行政学研究及其发展的一面旗帜。行政学作为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是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恢复和发展起来的。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就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要下定决心,急起直追。邓小平的这个讲话为行政学的恢复和重建开辟了道路。从此,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与法制建设、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体制等观点成为我国行政学研究的导向。

  (2)改革是行政学研究发展的主旋律。作为适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学把优化政府自身功能和结构这个改革的难点和热点摆在研究的重要位置,开展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研究,并初步勾画出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课题,论证了行政体制改革作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不应滞后或被动适应,而应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驱动力量。行政学理论工作者从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县以上各级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行政区划、财税体制改革、反腐倡廉、行政监督、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了行政学研究的发展。

  (3)总体而言,我国行政学仍处于建设与发展研究阶段,中国特色的行政学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自1985年以来,我国已有140余部行政学通论性专著问世。这些著作都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学理论体系为目标,吸收借鉴国外行政理论和经验,研究我国行政管理的规律和特点,使我国行政学研究的框架得以初步构建。但从总体上看,有创新的理论观点极为鲜见。不少论著停留在引进和借鉴西方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学理论体系上,有些著作尽管提出了中国特色的行政学框架,对行政学理论和行政改革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只停留在对现行政策的解释上,论著“含金量”不大。我国行政学亟待跳出引进、借鉴和“粗放型”研究的“怪圈”。

  (4)行政学的分科化研究和专业化研究发展迅速。其一,重视某些范畴的深入研究,如近年来行政决策、行政监督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其二,在注重一般行政原理研究的同时,还侧重专业行政研究、专门行政功能研究的拓展,使行政学研究更具专业特色,更具适用性。不少论著还结合行政功能的不同侧面开展专题研究,促进了行政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其三,对西方发达国家及亚洲“四小龙”与我国行政理论和行政改革的比较研究发展迅速,并成为行政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行政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其研究内容丰富多彩,带动了行政史与行政制度史研究、中外行政管理思想的比较研究的发展。

  (5)我国行政科学和行政改革研究呈多元化、多渠道、多层级的发展态势。一是研究行政学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团体不断增多。除1988年10月成立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外,地方已成立20余个省级行政管理学会。随着行政学研究的分科化、层级化发展,“县级行政管理研究会”等10多个专业行政研究学术机构相继建立。二是政府部门创办的研究行政管理和行政科学的机构不断增多。如人事部的行政科学院、中央编委的行政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才开发研究所、河南省行政科学研究所等。三是中国社科院及湖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社科院等科研机构也成立了专门的行政学研究机构。四是国家行政学院、地方行政学院的创建,其他一批高等院校创办的行政学科研教学机构,也是行政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5.中国行政学发展的原因

  就行政学学科的恢复、重建与发展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行政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政治学的重建与发展,推动了行政学的重建与发展。

  (2)政府职能亟待转变的特殊环境为行政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特殊的需求和强大的动力,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迫切需要行政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3)我国研究治国兴邦之道源远流长,行政文化遗产丰富,现代行政人员具有较好的理论素质,比较容易接受行政科学知识。

  (4)各国政府和学术界愈来愈重视行政学研究,行政管理的国际化新环境也成为行政学在我国发展的推动力。

  (5)我国行政学与国外研究水平相比有差距,与改革实践要求有距离,学科自身建设有空白,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