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不应低估消费增长对经济拉动

来源:工商管理硕士(MBA)    发布时间:2012-07-13    工商管理硕士(MBA)辅导视频    评论

  把考试大MBA站加入收藏
  更多优质信息请访问考试大MBA站  考试大MBA站论坛
  在7月26日由泰达荷银基金管理公司主办的投资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以观察经济的三个主要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与股市已经复苏,在中国经济明年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我们不应低估国内消费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在这次演讲中,巴曙松表示,从经济波动周期、国际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这三个角度来看,对中国的股市都没有理由悲观,但中国投资者最需要警惕的是在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公共设施建设领域里新的产能过剩情况可能再次出现。
  格林斯潘荒岛指数稳步上扬
  巴曙松表示,股市投资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按照美林证券的投资时钟配置资产。而投资时钟就是研究经济周期的。经过了经济周期的洗礼,我们的证券市场出现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型,即从早期的依靠一些小道消息、一些擦边球的信息来盈利的模式已经接近尾声,而通过市场本身的分析,通过对大的经济周期的把握、通过对行业变动的把握进行资产配置获得收益会越来越成为主流。
  巴曙松认为,PMI指数最早说明了中国经济复苏的事实。PMI即采购经理指数,也被称为格林斯潘荒岛指数。因为格老称,如果把他丢到荒岛上,只能选一个指数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那么他就选PMI指数。巴介绍说,一个年青的基金经理今年赚了大钱,就是因为他看到PMI指数从去年11月份见到最低39点之后,以非常稳定的姿势上扬,即从去年12月份的41,1月份的45,2月份的49,到了3、4、5月份稳定在50以上。所以去年10月、11月是这一轮经济周期阶段性的底部。而这一轮周期的阶段性高点应该是在明年第一季度。
  中国将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巴曙松介绍说,从全球经济的增长情况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表明,如果中国按照GDP8%左右的增长速度、欧美是2%的增速测算,中国大概在2018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现在与第二位的日本经济总量相差10%左右。如果今年中国成功保八,而日本下降2%,那么理论上我们明年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目前大量的国际资本正在流向亚洲,流向中国,这个趋势非常明显,而且从近几个月的数字来看,流向中国的势头在加速。所以如果A股上市公司中报确认是复苏的话,再加上资本的流入,应该还有上升的空间。
  另外,美国金融危机也导致美欧国家极力培育新产业,比如说新能源,智慧地球等互联网的创新应用等。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深刻。因为一旦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的势头比我们想象得大,中国的经济也会从中受益,原因是我们的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比我们想像得大。
  产能过剩是道绕不过去的坎
  巴曙松表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部分产能的消化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中央提出过“有保有压”,但多数地方政府是保的多、压的少。但如果过剩产能不消化,经济复苏很难真正走上轨道,就像钢铁行业一样,刚一增长,很多过剩产能涌入,价格又被拉下来。所以过剩产能的消化要从多种渠道进行,要进行整合,比如说国资委,将从原来的几百家变成一百多家,还要进一步减少;第二是市场的重组概念,当经济稳定下来,进行适当调整,重组会成为非常大的主题。
  巴曙松认为,中国实施的强劲的经济刺激政策形成的产能,可能会形成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另外,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使整个经济实体的负债率大幅度提高,同时银行的资本金难以支持这么快速的信贷投放。中国银监会好像在关注这个问题,最近在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上作了几个微调。银行下半年也会重点发展中间收费业务。而创业板的正式启动,将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打通渠道,减少或者说是分散银行以及企业的风险。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