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带给中国汽车业的危与机

来源:工商管理硕士(MBA)    发布时间:2012-07-13    工商管理硕士(MBA)辅导视频    评论

  全球经济危机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从金融危机转变为实体经济危机,汽车业则成为实体经济危机的“重头戏”。在金融危机的寒流中,汽车这个实体行业颠沛流离,世界老牌企业纷纷亮起红灯。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日子似乎并不那么坏,不过也不见得有多好。今天的中国汽车企业,其实正处在危与机觥筹交错的时代。
  一方面,金融危机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无论是在国外市场还是国内场,中国企业都有切割市场蛋糕的机会。
  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日本等汽车市场的需求急剧萎缩,但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都被消费者拒之门外。金融危机让消费者的钱袋缩水,抑制了消费者的高档品购买力,低价汽车仍然受消费者青睐。仅2009年4月,以制造廉价汽车见长的韩国现代起亚,就在美国销售了5.9558万辆低价车,抢占了市场7.6%的占有率。欧美市场低价车市升温,这恰恰为中国自主品牌冲击欧美市场,击中欧美消费者的购买心智,提供了可乘之机。
  全球市场萎缩,汽车大鳄们不约而同把目光聚到了一块财源茂盛的地带——中国市场。2008年,中国市场强劲增长,成为全球汽车第二大市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已经取代美国市场坐上冠军宝座。尽管中国市场这块蛋糕已经够大,但潜力似乎还无穷大。美国,每1000个美国人拥有800辆汽车,中国每1000个中国人拥有44辆汽车。中国巨大的消费基数和不断增长的经济能力,在任何一个汽车企业看来,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而中国企业得天独厚的机会在于,市场就在企业的家门口。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品牌还是渠道上,都可以避免漂洋过海的劳顿之苦,轻松跳出很多海外企业扩张瓶颈——本土化,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同时,金融危机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机会。中国企业起步晚,技术积累不足,很难跨越外国汽车巨头的技术门槛。所以,一直以来,中国汽车业都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怪圈里打转,沦落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代工厂,缺乏创新,自主品牌的发展也一波三折。如果中国企业仍然坚持“中规中矩”的原生态发展方式,只能亦步亦趋跟着西方巨头扮演“跑龙套”的角色。
  适当的时候,中国汽车可以不走寻常路,大着胆子剑走偏锋。当然,剑走偏锋需要摸准火候和把握分寸。金融危机为中国汽车提供了实现基因突变的可能。外国巨头不得不靠割肉自救,甚至有些企业宣布破产进行重组,从而留下大量优质资产。经济和平年代,中国企业即使想高价收购,卖家也可能捂着不放。受累危机,为救命,企业只能忍痛割舍,这些资产往往会被贴上廉价的标签出售,给了中国企业接盘的机会。
  6月2日,纽约时报撰文称,美国通用汽车计划出售旗下的大型SUV和敞篷小型载货卡车品牌悍马,并与中国西部一家机械企业达成初步协议,而这家企业就是总部位于成都的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没有金融危机,名不见经传的四川腾中重工不可能有气吞悍马的机会。
  当然,机会也不完全是铁板钉钉的崛起跳板。中国企业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时,也有可能会一脚踏进陷阱。
  中国市场固然诱人,但不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后花园,全世界的汽车企业都可以来分一杯羹。中国汽车业摩拳擦掌,国外汽车巨头更是虎视眈眈。通用汽车前董事长瓦格纳曾说过,“这个市场会变得非常有前景,这也是为什么通用希望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我们在中国的投资是每年10亿美元,我们正在建设的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旗舰,我们先在美国建立这样的产业,现在中国也要建立一个相似规模的,因为我们确信未来机会将会多的惊人。”每年10亿美元,不是个小数字,不是所有的中国汽车每年都能拿出巨额投资来与外国汽车巨头抗衡。
  某个机会诱人的市场,必然会带来行业的羊群效应,大批企业蜂拥而至。世界市场萎缩,不少国外汽车巨头把中国当作扭转乾坤的支点,试图凭借中国市扭转颓局。尽管中国汽车业是东道主,但外国企业要技术有技术,要品牌有品牌,中国汽车业在国内市场将会面临更为残酷的竞争。稍不留神,中国汽车业在中国市场辛苦打下的江山,可能被洋汽车轻易夺走。充满高诱惑性的中国市场,无意中充当了“引狼入室”的角色,而要抵挡住来自海外的冲击,中国汽车就要把自己变成狼,否则,中国汽车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而且,未来中国汽车行业也会进入寡头时代,经过一轮轮的行业洗牌,我预测,8年后存活下来的中国车企恐怕不会超过10家。金融危机带来了机会,也充满了行业洗牌的血腥味,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中国车企也要提防机会背后的大陷阱。
  另一方面,一场金融海啸下来,留下了大批抄底的机会,“中国机会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强劲。但是,中国汽车业在“中国机会论”的喧嚣中好像过于亢奋了。在他们看来,到欧美有机会,到日本有机会,到韩国有机会,似乎机会俯拾皆是,只要肯花血本,机会就能投怀送抱。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加入并购的大军:吉利张罗着收购沃尔沃;北汽欲并购德国欧宝;腾中收购悍马……
  来自中国汽车企业的资本,相继参与到下一个轮盘秀,试图以金融危机为契机重新分割全球汽车版图。收购并没有错,错在当机会来临时,弥漫在中国车企界的浮躁与盲目。并购,是一块改变企业格局的跳板,也是对企业实力与观察力的考验。上海汽车收购双龙,赔本还赚不了吆喝,最终以失败告终,说明海外并购这池浑水真不是那么容易趟的。搞不好,机会就会变成危险。
  金融危机的确削弱了不少外国车企的实力,但对于中国车企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充其量,中国车企受到的冲击更小一些,资金链还比较安全,这只是相对优势。如果收购不慎,被收购资产是洋垃圾,企业就等于花钱买了个无底洞。恐怕中国车企的相对优势也会消失殆尽,又与外国车企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甚至还被他们远远落下了,化“机”为“危”也不是没有可能,考试大。
  即使收购的是优质资产,企业的消化能力欠缺,一样会消化不良。收购时信誓旦旦,核心技术要买,品牌也要买。但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实力不够精湛,车企自身的品牌不够响,即使把技术、品牌复制过来,也难以把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一个知名度、美誉度高的企业上剥离出来的技术与品牌,嫁接到知名度与美誉度都相对较弱的企业上,反而会产生边际效应递减。自身在技术与品牌上欠缺,即使拉上国外品牌做大旗,恐怕更像穿着袍子的小丑,只能博得一笑,却很难博到消费者的喝彩。试想,如果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沃尔沃,会有人买吉利生产的沃尔沃吗?说到底,还是吉利的汽车,只是换了个沃尔沃的马甲罢了。
  查尔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这样说,“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群体,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金融危机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些变化中有机会也有危机,中国汽车既需要告别含蓄,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又要剥离野蛮,掠去亢奋,谨慎躲避机会背后的危机。唯有如此,中国汽车业才会真正实现崛起。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