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2190考生分享:说说我和SAT的那些事儿

来源:LSAT    发布时间:2013-01-02    LSAT辅导视频    评论

  SAT 2190分心得:说说我和SAT的那些事儿

  准确地来说,我的SAT征途包括整个留学申请基本上是从3月26号在新东方的春季班开启的。平时脱产在家准备,周末去新东方上课。中间5月7号去考了SAT2,之后参加了6月4号的SAT一战,2070=CR590+M800+W680,然后中间又在新东方上了托福班,考了8.13、9.18两次托福,10月1日二战SAT,2190=CR650+M790+W750,这个成绩显然也不算惊世骇俗的牛人高分,因为我本来也不是牛人,但对于自己来说也还是满意了足够了,拿着这个成绩开始了申请。因此我在这里能说的也只是自己备考SAT的一点点体会,如有偏颇欢迎指正。

  在新东方的第一节课是孙桑迪老师的写作课,作为整个SAT准备的第一课,孙老师的讲解对我后面的整个准备是具有提纲挈领明确思路的重要作用的。孙老师从SAT的历史讲起,着重讲解了考试的性质和考察重点,受益匪浅。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翻译一般为“学业水平测试”, 既然是学业水平测试,因此SAT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而SAT考试又分为SAT Reasoning Test(俗称的SAT 1)和SAT Subject Test(俗称SAT 2)。SAT2侧重于考查“你知道些什么”而SAT1侧重考查“你能知道些什么”。具体而言,从名字上看可以知道,SAT考查的是我们的reasoning的能力,也就是推理能力,或者说逻辑能力。其实这种逻辑推理的能力,贯穿SAT考试始终,几乎在每一道题里都有体现,我会在后面对具体题目的阐述中集中体现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希望有所帮助,而这也是SAT考试能力提升最核心的部分。如果真正能培养好这种逻辑思维,不仅对于攻克SAT考试,对于未来的深造都大有裨益,这也就是我想为什么SAT考试要围绕这一点展开并作为大学升学的重要考查方面。但前面仅仅是对SAT所考查的能力的普遍性介绍,具体到对于我们中国学生而言,毕竟SAT考试是以英语为载体的,因此它首先在单词量和单词难度上就极具挑战性。坊间通常认为,SAT考试想要考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单词量需要达到10000到12000,难度可见一斑。其次,SAT作为学业水平测试,考查的词汇都是正式的书面用语,而这些词汇在日常阅读中也不常见到,因此SAT对学生在词汇的难度上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对英语母语的学生也同样存在。

  当然这些体会是我后面在SAT准备中慢慢领悟总结到的,但孙老师第一节课的点拨非常重要。明确了逻辑推理能力和词汇量这两个着重突出的点,再来具体谈谈各个科目的准备把。

  Critical Reading,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部分毫无疑问地完美展现了前面提到的那两个点。在我的准备过程主要分了两个阶段,3月底开始到一战的准备,着重以单词为主。刚刚开始时,真的有种绝望的感觉,一篇阅读下来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光是不认识的单词就是一堆,怎么读?而且句子填空更是如此,虽然我承认他也考察句子逻辑,但这点的难度毕竟不高,只要单词都认识做不出来或是做错的概率将会大大减小趋近于零。于是我第一阶段的准备就确定了以单词为核心的准备方式。我一开始妄图搞定GRE红宝书来打下坚实基础,但准备到5月份的时候才背到list20左右,感觉来不及了,于是转向了Barron800高频词表。词汇永远是SAT考好的基础,毫无疑问,没有词汇一切免谈。而这个阶段里实际上阅读就没怎么做,连OG阅读都没做完,更别说OC跟真题了。考试的时候我就直接看题回去做,阅读速度也比较慢,当然结果必然理想不了。SC错了4个,reading错了12个,1道题没做。对于这个结果,阅读部分实属正常,填空部分也完成了任务,总体来讲还是满意的。

  考完之后在等分的阶段,我开始背诵孙老师推荐的Merriam 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我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本好书!以词根为线索,详细讲解了词汇的词源、用法等等方面,而且书中还会穿插着讲一些从神话里来的词汇,实乃词汇的饕餮盛宴,书也不厚,利用等分那段焦虑的时间就背完了,收获甚大。分数出来之后感觉时间还是有,于是又报了10月1号的二战,期间由于要准备托福,SAT的准备搁置了一段时间,大概是从8月13号托福一战结束之后再继续了托福9.18二战和SAT10.1二战同时准备,所以准确地来说,SAT我的准备时间是一战前2个月,二战前1个半月。

  二战的准备,有了vocabulary builder的词根基础,加上一战的SAT高频词汇积累,很快就背完了红宝书剩余的list,词汇也就没有再专门碰过了,红宝书也就只过了一遍。二战的准备我把重心完全投在了reading部分,这段时间我完成了OG剩余的阅读、OC全部阅读、06-11年全部真题阅读和网上能找到的90年代和06年改革之前的老题阅读,下了很大功夫。当然,对于这个训练量的问题,我想说,每个人基础不一样情况不一样,我个人的阅读能力是一直较差的(从小就是,语文英语都是),但我又想把SAT考好必须啃下阅读这块硬骨头,只能通过这样子的题海战术来解决,说实话,如果自己都没有练够题目我自己上考场都心虚。当然了,如果看官基础了得,也不必练这么多题,我前面所说就自动无视吧。我特别想提一下的是06年改革之前的老题,06年改革之前是没有writing部分的,而阅读跟数学部分的题型也略有不同,我练习的时候只是练了阅读和句子填空。而就这两部分而言,是可以作为练习材料的,出题思路相同、难度相当,而且我也发现很多以前的老真题经过改编之后就放到了OG、OC当中,因此和真题的相似度是很高的,可以作为练习材料。二战准备期间我就没有再上课了,但我仍然会不时地翻出当时SAT课上杜立明老师的总结和笔记,运用在做题的实战中,在技巧方面还是有很多提升。当时看来一笔带过的笔记后来越看越有滋味,笔记还是需要反复看自己慢慢琢磨了消化了才是自己的东西。

  想说说我的二战,二战的阅读是出了一个意外情况的。由于自己阅读能力慢慢提升,就像仔细分析题目以求高正确率,然后却没有太注意时间问题。做到第二个阅读section的时候,就是读和做题的时间没有分配好,导致最后空了4道题,当监考员说停笔的时候脑子一下子就蒙了。另外两个阅读section虽然题目答完了但都是做得很匆忙。而第二个阅读section之后还好是数学,有个缓冲,但当时正常人我想都会犹豫要不要跨回去做,还好最后的诚信让我决定放弃这个念头,专注于后面的考试,在这里我也想提醒各位,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跨区答题这样的违纪行为,一旦被发现结果会很惨很惨。我估计我数学错的那一题就是在这个数学section错的。当然最后的结果不会非常理想,句子填空错了1个,阅读错了9个,空了4个。我只是觉得就当时的实力正常发挥应该比这个结果更好一点,但考试总有偶然性。不过我想说,只要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付出了,哪怕出现小意外,也一样能体现在最后的结果里,我的二战成绩还是能够对得起前段日子的努力了。

  Mathematics 数学

  这个部分没有太多好说,作为咱们中国学生一定是冲着满分去的。诚然,话虽这样说,但每次考下来真正数学拿到800的人也不是太多,究其原因,我觉得数学的分数可能体现不出你的数学能力,但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你当时考场的心态和状态。我的两次考试就是这样。数学虽然简单,但同样需要准备,最后做套题练习的时候顺带着做一做就可以了。

  Writing 写作

  个人认为,writing中的语法部分是短期内提高SAT分数最重要的突破口。当时的语法老师是栾翔老师,他严谨踏实的风格我非常欣赏。上课的时候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稍不留神就容易被“批评”,而且他给我们总结的那些技巧和经验对于提高语法部分的分数是有直接帮助的。语法,我就是按照栾翔老师的要求去准备的,尤其是一战时,就把重心放在了语法和句子填空上,背熟了那些规律,做起来感觉很不错。一战语法,IS 3个,IE 2个,IP 1个,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了。一战之前语法就练了不少,OG、OC和06年之后的一部分真题都已经练过了。当然也正因为这种情况让我的二战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没题可练了。二战之前语法大概也就剩余了几套,只能是在最后几天套题训练的时候做一做,并没有花单独的时间来做。二战的语法成绩却出乎意料的理想,一共只错了一个IS。后来我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么几个原因。由于这段时间里大量地在做阅读,无形之间就积累了语素,而SAT考试整个考察的,如栾翔老师所说,是美语书面语,准备阅读的同时也就相当于准备了语法的正确选项。其次,这段时间的准备也就已经脱离了栾翔老师上课的笔记,没有生搬硬套而是消化之后的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了,语言永远是活的,不可能有一些条条框框限定死,老师给的规律只能是一个大方向,具体的问题还是需要具体分析,大概也是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在做题的时候才有了这种通透的效果。所以,语法需要练习,更需要语料的积累,而这个积累的过程虽然漫长,但才是真正提高之法。

  至于这部分的essay,说来实在惭愧,writing部分有750的分数全仰仗着那仅有的一道IS,essay只有8分,非常对不起孙老师啊。不过说实话,essay也一直是自己老大难的弱项,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我也是在准备之前就战略性放弃了,因此把准备时间也基本上给了阅读,没怎么练写作,有这个成绩我也该知足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没有耕耘何谈收获?

  最后,我想说的是,SAT备考的难度和艰辛程度是远大于TOEFL,但对于一个决心要出国发展的你而言,这点小困难算不得什么。相比于TOEFL,SAT更缺少了技巧,只有踏踏实实刻苦的练习才可能有能力上的提高,最终自然而然地会体现在分数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

  祝各位考友圆梦美利坚!

  更多SAT考生故事》》

  更多SAT资讯请访问》》》新东方网SAT频道

(责任编辑:张梦璇)

    我要报班》》新东方SAT课程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