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政治试题

来源:考研    发布时间:2012-07-18    考研辅导视频    评论

1答案 C

  【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变化的理解和确认。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在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整个物质世界就是永恒发展变化着的世界。换句话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即“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C项)。据此分析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A项(变是世界的本原)明显是错误的,因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变化是世界存在的状态,而不是世界的本质;B项和D项谈的是对变化的理解,但是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这样将A、B、D三项排除,只有C项才是正确选项。该题是考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原理,难度不大,是必得之分。如果有的考生丢分,会是误选B项。

2答案 A

  【分析】这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把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人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此,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人的认识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人的认识。分析题干所阐述的事实:“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是说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是说在认识活动中主体人对客体的作用。将前后两句话合起来意思是说“人的认识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A项)。应当说该题没有任何难点,考生若得不到这一分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根本不懂题干说的是什么,仅就对四个选项的具体内容的识别,将B、C、D三个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也只能选A项,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2006年政治考研大纲中的新增考点,也是考生必须特殊掌握的原理。

3 答案 D

  【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的把握。人的识识从何而来?这是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将认识发生的自然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识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劳动实践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所以任何认识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题干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这句古人所总结概括的富有哲理的话语,其深刻寓意是说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是执政者、领导者认识的真正来源和重要基础。如果离开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就等于失去执政的根基,不但不能获得正确的执政经验和认识,其政权也难以稳固。如果理解了古人这句话的意思,就会轻松地选出正确选项D。即便考生没理解古语的含义,仅从温家宝总理引用此话的目的出发,也会顺理成章地选择D项,而决没有任何理由选择A、B、C三个与题干所给出的事实背景毫无相关的干扰项。

4 答案 A

  【分析】该题所考虑的知识点是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的前提;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动态的更替;社会生产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因为人们得首先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其它活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理论观点。该题从题干到选项,所给出的内容都非常直接,没有任何疑点和难点。如果考生得不到这一分的话,实在说不过去。

5  答案 D

  【分析】该题考查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的掌握。由题中条件可知:C=80万元,V=20万元,一年周转4次,那么,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V是80万元,由于m′=100%,则年剩余价值量是80万元,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V=80万/20万=400%,因此,D是正确选项。

6答案 A

  【分析】该题考查对商业利润产生的直接原因的认识。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资本作为独立的资本形式也要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过程。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商业利润率等于平均利润率,商业利润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不同部门的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同。等量资本投入不同部门得到不等的利润量,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以资本自由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各部门的资本家按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因此,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C、D是具体途径而非直接原因。

7 答案 D

  【分析】该题考查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的认识。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 。本题中A、B这两种形式属于公司制。合伙制(C)属自然人企业,因此,正确选项是D。

8答案 A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延安整风中心任务的理解。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其中在批评主观主义时说:“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 。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因此,备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9答案 B

  【分析】本题考生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其关系的理解。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包含着两个联盟: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联盟。其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统一战线基础。因此,备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A缺了农民阶级;C多了民族资产阶级;D是第二个联盟,属于次要的联盟。因此,备选项A、C、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10答案 C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特点的理解。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在谈到中国近代社会的第五个特点时说:“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11 答案 C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是什么?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中心轨道上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C是正确选项。

12答案 D

  【分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是正确选项。

13答案 D

  【分析】该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的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并不是目的和手段、基础和目标、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是正确选项。

14 答案 B

  【分析】本题考查形势与政策试题,出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目标中的第二项目标,即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故B项是正确的。

15答案 C

【分析】本题是形势与政策试题。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个人所得税法有两处修改,其中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的附注作了相应的修改,这就是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正式或由过去的800元提高至1600元。另一处修改是加强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故C项正确。

16 答案 B

【分析】本题是形势与政策试题。2005年5月底到6月初,《欧盟宪法条约》被法国、荷兰的全民公决先后否决,并不意味着欧盟已失去吸引力,法、荷两国也不会因此退出欧盟,也不能说这件事与欧洲一体化背道而驰。所以只能选B项。此题属灵活应用试题,采用排谬法,排除A、C、D项即可做对。

17 答案 BCD

  【分析】这道不定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的理解和确认。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大体上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据此分析题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B、C、D三个选项的内容恰好满足了题干的要求,是正确选项。A项明显是干扰项,排除掉。该题是06年考纲中的新增考点,也是考生必须重点掌握的。如果有的考生丢掉这2分,应该说是非常遗憾的。

18 答案 ACD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不定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的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有其独特的特点: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A项),所以社会发展过程是自觉的,而自然界演变过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即决定性,但“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C项),因为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因此,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由于在历史进程中主体具有自觉选择性,因此社会运动中会出现跳跃性发展,即一个民族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进入先进的社会形态。但这种跨越是有条件的,先进的生产力是不可超越的“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D项)题干的内容是马克思在谈到东方经典论述,它所包含的思想恰好是A、C、D三项的内容,所以是正确选项,这是一道定向性极强的选择题,题干的内容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这就意味着,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是正确表述社会发展规律的,都是正确选项,抓住这条经验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出正确选项。此题理论性、综合性较强,形式上有点难度,但只要考生认真复习过,得到这2分并不难。

19答案 BCD

  【分析】这道不定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文化和文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C项),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即“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B项)。但是,文化和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D项)。考生选择该题的前提,必须对文明和文化的内涵有所掌握,紧紧抓住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成果,而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这一前提,这样就会顺理成章地选出B、C、D三个正确选项。聪明的考生回答此题都不会在题干所讲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能断定四个选项本身的对错,就可以轻松地选出正确选项,得到这2分。

20答案 BC

  【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人的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满足,也就是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C项),既包括客观因素,又包括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他对社会、对他人的付出和贡献(B项),对社会、对他人付出的过程、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但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决不是以牺牲个人价值为代价的,而恰恰是以实现个人价值为基础的。这样排除A和D项两个错误的选项,B和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此题也无任何难度,考生应轻松得到这2分,

21答案 BD

  【分析】该题考查对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的掌握。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B)资本积聚和(D)资本集中。(A)资本循环和(C)资本周转是个别资本运动的两种形式。BD是正确选项。

22 答案 ABC

  【分析】该题考查对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掌握。根据列宁的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以及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等五个方面。(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是,垄断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并存。因为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消灭商品生产,因而也不可能消灭竞争。而且由于垄断的统治,竞争反而更加激烈。ABC是正确选项。

23答案 AD

  【分析】该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不是直接作为社会劳动存在的,它要求把耗费在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还原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形成的价值量在市场上交换,因此,按劳分配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更不是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而是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A为正确答案)。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也不是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来计量,而是以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的,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B不是正确答案)。按劳分配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C不是正确答案)。按劳动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因而其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D为正确答案)。

24答案 ABCD

  【分析】该题考查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掌握。题中A、B、C、D都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

25 答案 CD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主要代表著作的掌握。题干所说的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是指1935—1945年的历史,备选项C是1940年写的,D是1945年写的,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而备选项A和B都是1930年写的,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6答案 ABD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1948年土地改革总路线的理解。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的主要的和直接的任务就是满足贫雇农群众的要求,我们赞助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迅速地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度。土地改革的一个任务是满足某些中农的要求,必须容许一部分中农保有比较一般贫农所得土地的平均水平为高的土地量。因此,备选项A、B、D符合题干的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土地改革的目的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即消灭封建地主之为阶级,而不是消灭地主个人,对地主必须分给和农民同样的土地财产。因此,备选项C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7答案 ABD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理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一百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因此,备选项A、B、D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新中国成立只是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并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备选项C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8答案 AC

  【分析】该题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和(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B和D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29答案 BC

  【分析】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A、D的观点是错误的。

30答案 ACD

  【分析】该题考查对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的掌握。A、C、D三项是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B项中“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错误这种方式是的。

31 答案 ABCD

  【分析】该题考查的实际上是两个知识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和“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原因。A、B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原因。C、D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的原因。因此,A、B、C、D都是正确的。

32 答案 ABCD

  【分析】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出了4点意见,即本题A、B、C、D项,故全选。本题考查记忆。

33答案 ACD

 【分析】本题是形势与政策灵活应用试题。从禽流感事件说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必须通过协商对话、合作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能力建设。B项是错误观点和错误选项,A、C、D项是正确选项。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