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习题及答案

来源:考研    发布时间:2012-07-17    考研辅导视频    评论

  1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答案】B
  【解析】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故B选项为正确答案。
  12.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西方人说成“失败教会成功”,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即失败总是与成功相生相伴,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上述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D
  【解析】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题干正是体现了失败与成功这一对矛盾的相互转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3.在唯物辩证法上,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
  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
  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答案】D
  【解析】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需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与矛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又有特定强调的含义,不能完全等同。⑴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⑵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不否认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⑶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⑷和谐的作用可以表述为协调差异,化解冲突,创造条件,推动发展。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
  14.战国中期赵国的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了“白马非马”的命题。该命题的错误之处在于()
  A.割裂了内外因的关系
  B.割裂了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C.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割裂了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答案】C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题目中“白马非马”论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5.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依据是()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答案】B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正确答案是B选项。
  16.《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没有共性
  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答案】D
  【解析】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韩信根据战场实际情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兵法原则,所以取得了胜利,反之马谡则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必然遭受失败。故正确答案是D选项。
  17.“盲人摸象”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A.坚持适度原则
  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看问题要全面,反对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答案】D
  【解析】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实践中看问题要全面,反对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题目中的两个成语正是这一哲理的启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8.把一事物与它事物区分来开的依据是()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量
  C.事物的质
  D.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答案】C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故正确答案是C选项。
  19.恩格斯说:“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这说明()
  A.事物数量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
  B.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状态
  D.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答案】D
  【解析】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量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引起质变的角度看,量变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事物的构成成份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题目中所给出的例子即是第二种情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0.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前提
  D.质变是量变的基础
  【答案】B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两者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老子的这句话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研招动态:2012考研报名公告研招单位报考点研招计划少数民族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问答专业介绍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考研推免生招生招生简章全国研招简章港澳台研招简章研招政策

  专题汇总:2012考研大纲考研试题及答案考研院校专业课模拟试题汇总真题及答案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