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基础阶段强化练习及答案(007)

来源:考研    发布时间:2012-07-17    考研辅导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5
  • 第2页:多项选择题;辨析题
  • 第3页: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 第4页: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 第5页:辨析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这句话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人重视对于客观物质的观察,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具有直观性、猜测性、非科学性。
  2.「答案」C
  「解析」此题通过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起点的确认,使考生明确各种辩证思维方法的共性——思维抽象性的特点。辩证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归纳和演绎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探讨其中任何一种思维方法,必须限定在思维领域、理性认识领域,所以不能将“客观事物”(A项)、“社会实践”(B项)作为逻辑起点。从这样一个前提出发A、B两项就不应该选择,应当排除:“思维抽象”(D项)已是具有理性的因素了,因而不能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出发点。C项是符合题意的。回答此题,如果考生对各种思维方法比较陌生的话,会因盲目选择D而丢分。
  3.「答案」A
  「解析」割裂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如果夸大人的自觉活动,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就是唯意志论错误;相反如果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就是宿命论错误。题中的四个选项:A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B项是唯意志论观点;C项是二元史观观点;D项是一个不完整的错误观点。B、C、D项作为干扰项都应排除。
  4.「答案」B
  「解析」由于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因素,商品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商品的所有者和购买者都是不能同时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故选B.而D的表述虽然是正确的,但题干没有论述二者的统一,因此也不正确。
  5.「答案」C
  「解析」资本总公式是g—w—g′,这个公式包含着一个矛盾: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按等价原理进行,在流通领域,价值不能增殖;但是,资本经过这个流通过程,却产生了剩余价值。因此,C是正确选项,ABD项为干扰项。
  6.「答案」C
  「解析」在建筑地段地租中,土地位置起决定作用。
  7.「答案」C
  「解析」这里要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所以答案只能选C.这个条件说明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从这个基本条件也可以引出两个派生条件:ⅰ﹙C+v+m﹚=ⅰ﹙C+△C﹚+ⅱ﹙C+△C﹚和ⅱ﹙C+v+m﹚=ⅰ﹙v+△v+m/x﹚+ⅱ﹙v+△v+m/x﹚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萌芽标志的掌握。在中共四大前后,李大钊、瞿秋白、邓仲夏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而独到的论述,这样就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出现。因此,备选项A.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是在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提出的重要思想。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和D.三大法宝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提出的重要思想。因此,备选项B、C、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9.「答案」D
  「解析」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可见,D为正确答案。A、B、C三项的内容到1956年都已经结束,不符合题干要求。
  10.「答案」D
  「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党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条件,但根本保证只有一条,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答案是D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点是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性质。这个题目容易选择A项,要注意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统一战线是一个重要问题,但一般来说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比较多,考查选择题机会多一些。
  12.「答案」D
  「解析」如果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祖国统一就是海峡两岸共同谈判协调的一个和平进程。中国政府历来强调,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主要是对付台独和外国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B

  辅导:命题特点及点拨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毛概复习要点马哲知识点

  习题:预测题(上)(下)近现代史纲要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2012考研推免生招生简章专题考研报考指南专题考研复习全程规划专题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