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详解:毛概第四章

来源:考研    发布时间:2012-07-17    考研辅导视频    评论

2011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详解:毛概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A.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阶段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半社会主义

  C.过渡性质的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属于:

  A.民主主义范畴 B.资本主义范畴 C.社会主义社会范畴 D.********范畴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性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介和桥梁。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2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3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4.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 D.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没收******官僚资本和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从1953年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B.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C.没收官僚资本 D.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企业。首先,接管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工矿企业和金融企业。其次,收回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特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奠定了经济基础,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为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进而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物质前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6.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著作有:

  A.《中国革命和中国******》

  B.《在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确定了在彻底摧毁******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后,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规定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七届二中全会完满地解决了中国******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和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并为这种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重要的准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7.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当时中心任务是:

  A.抗美援朝运动 B.肃清******军队残余、特务、土匪

  C.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8.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书面报告是:

  A.《不要四面出击》

  B.《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这也就是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当前阶段的中心任务。会议指出,现在我国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一批胜利,表现了财政经济状况的开始好转,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因此,第7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8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不要四面出击》是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章在指出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来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同时,指出我党仍面临着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保存富农经济   B.限制富农经济

  C.消灭富农经济 D.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中针对富农所采取的政策

  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据建国后的新形势,《土地改革法》规定中立富农,从而改变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也就是在经济上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土改的结果是3亿多农民分得7亿多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这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的完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是1929年制定的《土地问题决议案》中规定的对待富农的政策;“消灭富农”是在王明“左”倾错误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提出的口号;“限制富农”是党在领导土地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土地革命总路线中规定的。

  10.建国初期,为了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我国开展了下列运动:

  A.三反五反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农业合作化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建国初期开展了三大运动:土地改革、镇压******、抗美援朝。为了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使广大雇农从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早已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这不仅为我们开展全国范围土地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而且其调动农民参加民主革命的积极性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也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实际上是进一步摧毁封建制度的基础,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