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给南大东大等高校研究生讲科学道德

来源:考研    发布时间:2012-07-17    考研辅导视频    评论

  “打击学术不端、杜绝学术腐败没有灵丹妙药,必须要从年轻人开始,从改善我们的大环境开始。”昨天,在由省科协和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江苏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2200名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江苏高校的新入学研究生,仔细聆听了中科院院士杨乐、吴培亨以及镇江农科所研究员赵亚夫关于“科学道德”的现身说法。
  “我们那会考试从没听说过作弊”
  在当前的学术界,科研造假、学风浮躁、抄袭剽窃等行为时有发生,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决定联合对在校研究生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
  我国著名数学家、曾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杨乐院士在介绍他们上大学那会的学习氛围时说,“上世纪50年代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非常重视考试。那时候上课都是一两百人一起上,考试也是一两百人一起考,老教授发完试卷就离开教室,两三个小时后,考试快结束时,他回来收试卷,整个过程都是处于无人监考的状态,但是无人作弊。”回顾当年的学生生涯,杨院士非常自豪地说,当时北大本科六年,六年的时间他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有人作弊。
  “现在有些导师对学生不太负责”
  相信读过研究生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经历:到了学校,跟定一个导师,然后帮着导师做一些课题,最后写篇论文,拿个文凭。对于此类在高校中已经非常常见的教学模式,杨乐院士非常反感,他严肃地指出,这些导师不太负责,有误人子弟的嫌疑。
  “现在有些导师非常忙,除了有教学任务,还会承担一些课题的研究,有时候人手不够,会将课题中的内容分给几位学生来承担。我们不可否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学到东西,得到进步,但是我认为,学生还是应该以打基础为主,不应该过多承担导师的课题工作。”杨院士一直认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是一名学生完成一项整个科研过程的水到渠成的精华所在,是对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最好的训练,不能将这么宝贵的训练过程简单地归结为帮助导师完成这样那样的课题。杨院士指出,打击学术不端,杜绝学术腐败,必须要从年轻人身上入手,从改善整个大环境开始。

  专题汇总:考研推免生招生招生简章考研大纲试题及答案专业课试题真题及答案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