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在职教育硕士之教育学复习纲要

来源:教育硕士(Ed.M)    发布时间:2012-07-13    教育硕士(Ed.M)辅导视频    评论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本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
  人类生产劳动和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人类教育两种形态。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
  模仿起源说(孟禄)、
  教育起源于劳动(劳动起源说)、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交往起源说)、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已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
  3、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强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大众化、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基础性的、应用性、工艺性的学校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以及国际学分、学位的互认等等,一个世界性的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的大趋势正在出现。
  4、教育发展的历程
  古代教育
  (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式。《孟子》里说夏、商、周设“痒、序、学、校”。西周以后称“国学”与“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宋代以后〈〈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一直到光绪31年科举制度废除。
  古代印度:人分为四等,最高等级是僧侣祭司,其次是刹帝利,再次是吠舍种姓,最低是首陀罗种姓。
  佛教和婆罗门教是两大教派。
  古代埃及:宫廷学校,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教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其次是骑士教育。教育内容首先是效忠领主的品质,然后是军事征战的本领,以及附庸风雅的素养。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刻板性。
  (2)文艺复兴后欧洲教育: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3)近代教育:变化表现在: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D、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认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世界和地都有不同程度展开。
  科学技术的革命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教育,在落后国家被看成是追赶现代化的法宝,在发达国家被看成增强竞争国力的基础,教育在数量上迅速膨胀,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更快。
  人类对自身的生命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也极大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发和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现代特征逐渐在教育上也反映出来。
  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无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牟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儒家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孔子的《论语》、主张“有教无类”;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道家;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学记〉〉的教育思想:从正么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抑,开而弗达。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他的“产婆术”: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他的〈〈理想国〉〉: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的他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但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和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4)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学思想: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自然性思想作了新的解释,并使之哲学化、法国的卢梭、《爱弥尔》。裴斯泰洛齐、仁爱精神。英国哲学家洛克、“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绅士教育。
  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赫尔巴特与他的〈〈普遍教育学〉〉: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育联合会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的基础。提出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且道德教育就是强迫的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2)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教育〉〉:杜威与《民本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及反映在他其他作品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研究
  (3)教育学研究的实证化倾向:
  3.教育学的分化与多学科的出现:
  教育分支学科大量出现: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
  教育学科群逐渐形成: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4.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
  (1)中国教育学科的形成
  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科:A、对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论的了解、引进,不是直接源于西方而是经由日本学习结果。B、引进的内容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主,结合《学校管理法》、《学校卫生学》《内外教育史》等相应学科;C、引进的过程的特点是从直接翻译到编译,引进的主要用途是为教学服务。
  在国外教育学介绍、研究的基础上开启本国的教育学研究
  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科书等著作
  在探索理论的同时,开展了教育改革型的实验研究
  (3)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
  学习前苏联,批判西方和新中国建立前的教育学思想及实践:凯洛夫主编了当时被认为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
  努力建设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学
  对前17年的教育实行全盘否定
  在觉醒中重建教育学科体系
  走向教育学研究的新繁荣:中共中内、国务院于1993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燕钢要》。
  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1998年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产了“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教体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六大工程、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跨世纪园丁工程。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通过培养人才能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能选择三个时间提出不同教育)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纸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产科学技术

  3. 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的内涵:人力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而言,它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进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物质资本相比,在经济活动中是更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因素,在现代经济中常常是更具有关键性的因素。

  (2)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强金钱和精神收益。

  (3)教育投资的效益: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1.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概念: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C、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3)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

  A、科学技术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

  B、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C、科学技术以方法、手段的形式进教育,引起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

  2.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燕尾服的水平,同时,教育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应用上的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3. 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1)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改革的意义:

  (2)教育观念的转变

  A、能力比知识更重要。B、教学开式个别化。C、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D、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育与文化

  1. 教育与文化的承传、改造和创新

  (1)教育与文化的承传

  (2)教育与文化的改造

  A、教育对文化的选择。B、教育对文化的整理。C、教育对文化的创新。

  2. 教育与文化的价值取向

  (1)对传统文化积极方面的吸纳

  (2)传统价值观中消极因素对今天教育的影响

  3. 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

  (2)校园文化的价值: 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燕尾服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个体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环境中发展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双生子爬梯的训练)。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对于人自身因素,有的认为是需要改造。

  中国荀子是性本恶的代表人物。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外铄论另一个典型的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关键期事最佳期的概念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度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身高、体重)

  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下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机械记忆到意义和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同皮亚杰的观点),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阶段。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式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个体身心发展受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的影响。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的概念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每个人先天素质中还有父母不同的独特因素。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成熟对个休发展的影响

  (1)成熟的概念:人的个体器官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2)成熟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人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环境的性质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按环境的范围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4.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三、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1)人的价值的含义: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是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要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

  2.教育对人潜能的发掘

  (1)人的潜能的意义: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人培养为成熟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2)教育怎样发挥人的潜力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1)人的力量的含义:人的力量既有身体的力量,更有精神的力量。

  (2)教育怎样发挥人的力量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1)个性的意义:亦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2)教育怎样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就是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发展人的个性是教育的理想。

  四、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燕尾服的特殊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12-15岁左右)“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特征: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的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的任务: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初中教育、‘帮助少年起飞’。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

  1.教育目的界说

  (1)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意义: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育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确定受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也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需要相关。

  2.教育目的层次

  学校教育的目的 A 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B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C 课程目标(各学习领域和或学科目的)

  D 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中如单元、课时的)

  三、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

  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熟悉书中古今中外的例子)

  (1)历史性、时代性

  (2)社会性、阶级性

  (3)教育目的的变化爱社会发展制约:教育目的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

  2.制定教育目的受制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教育目的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制于特定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往往有自己的轻重缓急,往往把社会对教育的最迫切的要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几次表述:P59注意几次表述的内容

  (2)几次表述的一致性和变化:三个要点P65-66

  2.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本章重点,五育的定义)

  (1)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三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关系具有活动相互渗透的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使学生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教师和学生是最基本的要素。研究教师和学生,研究师生之间的关系。

  1.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

  A、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技能的职业。

  1986、6、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

  B、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1)教师职业的特点:

  A、传道者角色: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

  B、授业解惑者角色:《师说》

  C、管理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

  D、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

  E、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F、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的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

  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需要精通所教的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

  (2)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

  首先,我们需要对教育的功能有全面的认识。教育两个最基本的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人的多方面的发展固然是重要的和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富有特点的个性发展。

  能不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

  (3)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有比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

  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原则。

  (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注意四点中的法律里的每句话进行选择)

  A、生存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受尊重的权利D、安全的权利

  三、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1)由教师与学生社会角色规定: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意义上看,在知识上,教师是较多者,学生是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

  (2)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义(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教师指导的目的与责任(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学生装的人格是独立的(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改革传统师生关系的必要性: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在关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师生在道德上是互动的

  (2)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人师”

 第六章 教学理论

  一、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的概念

  近代教学论发展历程出现三次大论争:

  l“形式教育”学派和“实质教育”学派;

  l“主知主义”学派和“行动主义”学派;

  l“科学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

  “形式教育”学派认为教学是训练人先天具有的官能的过程,即促进人的内在官能显现、成长和完善活动;

  “实质教育”学派认为教学主要是获得有用的知识、技能的过程,即心理内容不断充实的过程。

  “主知主义”学派把教学理解为知识的传授过程和观念运动过程,主要强调教学活动是间接经验的习得。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教学是学生亲身探索、操作而获得直接经验的活动。

  “科学主义”学派主张教学是一种理性活动。

  “人本主义”学派则认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是人性的表达。

  教学的本质的不同观点:

  l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理论的成果。主要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主观能动反映、改造自身的过程。

  l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

  l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德,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和智育是两个互相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的重要活动,具有特殊性。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化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只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1)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2)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和其他教育形式的结合。

  3.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l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l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l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

  l洛克的白板说一直到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S—R)理论的观点,主张离开经验凭理性去创造知识。

  l德国的教育家赫尔特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l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基础上,“由做事而学习”“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

  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不同的观点:

  A、认识----发展说B、认识----实践说C、交往说D、多重本质说。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是教师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认识的普遍规律为揭示教学过程的规律指明了总的方向和根本线索。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实际工作者、成年人等的个体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去认识世界,发展自我,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认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在于:

  A、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中介性)

  B、认识的交往性: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联系,也是社会依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有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C、认识的教育性: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个方面体现)P85

  D、有领导的认识。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教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能力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是新时代的要求。

  A、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B、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能力和知识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3)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A、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腐朽能动性

  B、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教学进程的结构及教学模式研究:

  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1)授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是借助语言获得知识的方式。基本特点:

  l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

  l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l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

  l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

  (2)探究式学习:是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基本特点:

  l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

  l以解决问题为主题;

  l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主导性;

  l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教学模式研究

  (1)定义: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

  (2)几种基本模式类型:(6点)P89

  三、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

  1.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2)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的实际的三方面的内涵:教学规定的与实践相关的活动性作业;学生本身的实际;社会实际。

  (3)秩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5)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3、教学策略的概念: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4、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施:

  现代教学策略的构建,追求的目标是:

  A、改革课堂实施中过于强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问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B、构建教学策略应遵循的理论思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

  C、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选择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有三个方面表现出个别差异上较强的选择性。

  l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

  l具有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l面对大量的信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和改造。

  (2)参与性学习:参与,指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行为。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观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3)自主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

  (4)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是师生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

  合作学习,提倡形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五点)

  2011年教育硕士教育学精选问题答资料汇总

  2011年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考点辅导:教育详解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