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辅导:如何进行精算师资格考试

来源:精算师    发布时间:2012-02-04    精算师辅导视频    评论


  课程7:精算模型应用 
  主要内容和概念:模型设计或选择;数据输入分析;数据输出分析;结果比较、检验和反馈。 
  课程8:特定的高级精算实务(AdvancedSpecializedActuarialPractice)(从以下专题中选考一个方向) 
  (a)高级精算实务-财务(b)高级精算实务-团体人寿保险;个人和团体健康险(c)高级精算实务-健康管理实务(d)高级精算实务-个人寿险(e)高级精算实务-投资(f)高级精算实务-加拿大养老金计划(g)高级精算实务-美国养老金计划。 
  中国精算师考试 
  为推动精算师职业制度的发展,在中国保监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5年多的筹划、准备,业内专业人士与教育界从事精算工作的专家一起制定了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并于2000年12月15日-17日,首次面向社会举办了“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准精算师考试中的六门课程考试,共有474人次报名参加。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准精算师部分考试共九门必考课程,考生通过全部九门课程考试后,将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精算师部分考试计划设置十门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获得准精算师资格的考生,通过五门精算师课程的考试并满足有关精算专业培训要求,答辩合格后,才能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到2005年之前,中国精算师考试先举行准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将举办精算师部分的考试。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取得“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者,还需经过特别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以“精算师”名义在商业保险机构中执业。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第二层次为精算师资格考试。 
  准精算师考试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对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掌握,并涉及基本保险精算实务,考试课程共设9门,均为必考课程。 
  精算师考试课程共10门,其中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考生必须通过3门必考课程、2门选考课程的考试。3门必考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保险公司运营管理、财务、投资以及中国保险业法规、税收、财务制度等。2门选考课程则为保险业务的不同方向。 
  考题形式为标准试题和笔答题,考试采用学分制。考生通过全部基础课程考试,获得270学分,可以获得准精算师考试合格证书;精算师高级课程考试共130学分,90学分必考学分,40学分选考学分。考生在通过全部课程的考试后,还需有专业训练要求,考生要请一名资深的中国精算师指导,在专业领域工作两年,并有一篇专业报告,经答辩合格后,方取得精算考试合格证书。 
  英国精算师考试 
  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1994年,中央财经大学首次引入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1998年,上海财经大学在上海市设立了我国第二家英国精算师考试中心。 
  2000年以前,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A、B、C、D、E五个系列,自2000年以后,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改革四个系列:100系列(包括金融数学、精算数学、经济学等9门)、200系列(“沟通技巧”1门)、300系列(《投资和资产组合》、《寿险精算》、《财产险精算》、《养老金》4门)和400系列(从人寿、财产等四种资格考试中选考1门)。 
  考生通过前三个系列考试的所有考试科目,即可获得准精算师资格证书,再通过“400”系列的任意一门科目后,即可获得英国精算学会和英国精算公会颁发的精算师资格证书。 
  按照规定,只有英国精算学会的会员方可报名参加考试(申请加入英国精算学会,首先必须向该学会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每年向该会交纳27英镑的会费)。 
  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一年举办两次,分别安排在4月和9月。 
  日本精算师考试 
  日本精算学会创立于1899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1998年开始引入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 
  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由前期考试和后期考试两部分组成。前期考试亦称基础科目考试,共六科:(1)数学1:概率;(2)数学2:统计;(3)保险数学1:保险数学基础;(4)保险数学2:保险数学应用;(5)年金数理:年金数理与年金财政的基础;(6)会计、经济、投资理论。其目的是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参加后期考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只有全部通过前期考试者才能报考后期考试,它亦称专业科目考试,在保险课程和年金课程中可任选一个,其目的是判断考生是否具备作为一名精算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日本精算学会的入会规定是:凡通过前期考试1门科目以上者,均可成为该学会的普通会员,年会费根据日本精算学会所规定的金额交纳,同时享有基本权利,如:定期获取精算学会的会报、精算师杂志等。 
  而后期考试合格者,经日本精算学会理事会批准通过,即可成为日本精算学会的正式会员。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