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复习指导:态度与行为

来源:经济师    发布时间:2012-01-23    经济师视频    评论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态度与行为复习资料供考生参考。

  一、态度的概念与成分

  (一) 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有以下三种:

  1.阿尔波特:

  (1)态度含义:是一种心理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2)特征:受行为主义影响,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2.克里赫

  (1)态度含义: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合。

  (2)特征: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的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学派的理论主张。

  3.弗里德曼

  (1)态度含义: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特征: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定义。

  (二)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态度包含三个组成成分:X2 (2007年单选)

  1.认知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2)地位: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组成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2)地位: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2)作用:它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态度的形成

  关于态度的形成主要有三种理论:

  1.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态度和其它行为习惯一样,都是通过联结、强化、模仿等机制后天习得的。

  2.诱因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是对利益或损失进行衡量的过程,一个人采取的态度受他对于收益多少的判断而决定。

  3.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一致性并赋予意义。因此普遍倾向于采取符合他们总体认知结构的态度。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并非一对一,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

  (二)通过态度预测行为应该注意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一般说来,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

  (1)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

  (2)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增强态度的途径有2点:

  (1)对态度对象要求更多的信息

  (2)让某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

  5.态度的可接近性:

  (1)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可接近性就越大。(2)一般说来,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

  四、态度改变理论

  与研究态度形成相比,研究态度改变的意义更大,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如何改变他人的态度对政府宣传、商业广告以及日常生活都有现实意义。

  (一)海德尔的平衡理论

  海德尔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理衡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理论的一种。

  1.含义: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2008年单选)。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2. 减少认知失调的几种方法: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某行为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2007年单选)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选择。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五、说服与态度的改变

  人们经常通过说服来改变他人的态度的,说服成了改变他人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对说服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2007年案例分析)

  (一)说服者的因素

  1.说话人:一个让觉得可信,并且受人欢迎的人,说的话别人更可能相信。

  2.说服者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专家资格和可靠性。

  3.说服者吸引力的决定因素

  (1)说服者的外表:一般来说,外表漂亮的人在说服方面更有优势。

  (2)说服者是否可爱及乐观:一个可爱的人往往是吸引人的,而吸引人的特征可以提高他的说服力

  (3)说服者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相似性也是喜欢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态度的改变。

  (二)说服信息的因素(2007年案例分析)

  即说服者说话的内容。与说话内容有关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三点:差距、恐惧和信息呈现方式。

  1.差距

  (1)含义:它是指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一般说来,差距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实际态度改变也较大。

  (2)两种例外情况:

  第一,当差距过分大时,被说服者会发现自己的态度不可能改变到消除这种差异的地步;

  第二,差异太大会使人生产怀疑,从而贬低信息而不是改变态度。

  2.恐惧

  (1)含义:它是指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2)随着唤起的恐惧感受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界限之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

  3.信息的呈现方式

  (1)从媒体的角度看:“大众传播 + 面对面”的访谈效果 >“单独的大众媒体”。

  (2)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书面信息的效果较好

  (3)当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书面效果最差

  (4)从单面与双面呈现信息来看

  当被说服者已处于争论之中时:“双面说服的效果” >“单面效果”

  当人们最初同意该信息时:“单面说服效果”较好。

  (三)被说服者的因素

  包括被说服者的人格、心情、卷入程度等。

  1.被说服者的人格

  (1)可说服性人格:有些人能被任何形式和内容的信息所说服,称为可说服性人格;

  (2)不可说服性人格:有些人是任何信息都难以说服,这样的人不具备可说服性。

  (3)智商与说服的关系(2007年案例分析):不大,只是在论点很难时,智商才起作用。自尊心较弱的人由于对自己的不足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容易被说服。

  2.被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现时介入较少,不愿意去进行较深入的考虑,容易被说服(2007年案例分析)。

  3.被说服者的介入程度:介入程度越深,态度改变越困难。

  4.被说服者自身免疫: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5.个体差异

  (1)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年龄。

  (2)认知需求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

  (3)自我监控高的人:容易被说服

  (4)敏感期的青少年:更容易被说服(2007年案例分析)

  (四)情境因素

  1.包括:预先警告和分散注意

  2.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

  3.当人们对该问题了解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2005年单选)

  4.分散注意: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六、偏见

  (一)认识偏见

  1.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形成的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的影响。

  2.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

  3. 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

  (二)消除偏见的可能克服方法

  1、对抗刻板印象

  2、平等接触

  3、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