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结构工程师:岩土的分类

来源:结构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3-04-05    结构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1 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 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作为建筑物地基,除应确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外,尚应按规定划分其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
    3 岩石的坚硬程度应根据岩块的饱和和单轴抗压强度按规定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当缺乏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资料或不能进行该相试验时,可在现场通过观察定性划分,划分标准可按本规范执行。岩石的风化程度可分为为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和强风化。
    4 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规定划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可按本规范执行。
    5 碎石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碎石土可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
    6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
    7 砂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砂土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8 砂土的密实度,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
    9 粘性土为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可分为粘土、粉质粘土。
    10 粘性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11 粉土为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塑性指标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12 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粘性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
    13 红粘土为碳酸盐岩系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粘土。其液限一般大于50。红粘土经再搬运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其液限大于45的土为次生红粘土。
    14 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冲填土。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素填土为由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等组成的填土。经过压实或夯实的素填土为压实填土。杂填土为含有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冲填土为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
    15 膨胀土为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其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的粘性土。
    16 湿陷性土为侵水后产生附加沉降,其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0.015的土。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