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史复习大纲

来源:注册建筑师    发布时间:2013-04-03    注册建筑师辅导视频    评论


    3.密斯。凡德罗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流动空间。Flowing space  现代建筑以空间为主题,这个理论的 提出是对现代建筑的重要贡献,它打破封闭空间,在空间的流动中体验功能平面。代表作: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主要特点是隔墙有玻璃的和大理石两种,位置灵活,形成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室内和室外互相穿插。形体处理简单,没有任何线脚,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之间不作过渡性处理。简单明确,干净利索。突出材料的固有颜色,纹理和质感。
       。通用空间。Total space。范思沃思住宅。完全是一个长方形的 玻璃盒子,中间有一个小的封闭空间,其他地方全部是开敞的,白色钢铁构架,巨大的 玻璃幕墙。简单到无法复加的地步。是密斯“少就是多”的 完美体现。也是他国际主义风格达到一个新高度的 标志。国际主义风格的 另一个  体现——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 布朗楼。黑色玻璃幕墙。
       。摩天大楼。与约翰逊在纽约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是国际主义风格的顶峰。1)大楼前宽敞的 广场2)外部金属结构,黑色青铜垂直线条,显得格调高雅,与众不同3)顶层是 设备层,除此以外开间和窗的尺寸均相同,外形简单。
       。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最经济的 原则,最简洁的 构造,最简单的结构体系,最简约的 空间形式(通用空间)
       。技术精美。密斯在60年代把自己的设计形式提高到精益求精的 高度。比较重要的有芝加哥联邦政府大楼,联邦德国的 柏林新国家艺术博物馆。整个建筑空旷单一,仅仅是一个 大屋顶下的巨大方形空间而已,钢铁构架和巨大的玻璃幕墙,简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 当时世界建筑界顶礼膜拜的圣殿。
       密斯垄断了世界建筑的 面貌20年之久,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密斯的 设计和国际主义风格是工业化时代的 必然产物。集中的表现了 工业化的 特征,任何拿后工业化的 价值和审美标准唉批判他的方式,都是毫无意义的。密斯是 他的时代最典型三建筑代表。
4赖特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十年代)  草原式住宅    罗伯茨住宅    威利茨住宅
  草原是指住宅设计与美国西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结合的 意思。
平面常做成十字型,以壁炉为中心,把起居室,书房,餐室都围绕壁炉布置,卧室常放在楼上。室内空间尽量做到既分割又联成一片,并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净高。体积的 构图形式室层高较低,出檐比较大,室内光线比较 黯淡。体积构图是高低不同的 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深远的挑檐和层层叠叠三 水平阳台与花台组成的水平线条,以垂直的烟囱统一起来,打破单调的水平线条。外部材料上质地以及深色的 木框架和白色粉墙形成强烈对比。
    罗伯茨住宅    建筑片面是 惯用的十字型,大火炉在它的 中央。室内采用两种不同的层高,天花根据屋顶的自然坡度灵活处理。室内空间丰富。外形上互相穿插的 水平屋檐,衬托出一副生动活泼的 图景。和自然环境结合紧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机建筑论   将美国自己的 理论与沙里文的 有机思想结合
 流水别墅   宾夕法尼亚州的 郊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楼板连同边上的栏杆好像一个托盘,支撑在墙和柱墩上。各层的 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能力,向各个方向远远的悬伸出来。用墙和玻璃围合不同空间,或开敞,或封闭。建筑外形上最突出的是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的石墙,组成横竖交错的构图。整个建筑在 颜色和质感上均有对比。另外,它最成功的 地方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 紧密结合。体现了建筑的本质。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几何手法抽象  古根汉姆美术馆
体形特殊,上大下小的螺旋型。美术作品沿坡道陈列,观众循着坡道边上边看。在 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的。一层流入一层,代替了通常的 那种待办的 楼层重叠,处处能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 统一。。但这些与美术馆的 功能性质相违背。所以,它是赖特的 纪念碑,而不是成功的博物馆建筑。
※ 有关赖特与现代派国际式的 联系:赖特的 背景是美国,而现代派的背景是整个欧洲。欧洲以法国革命和英国的 工业革命为背景,而美国以美国内战为背景。所以他们的 经济基础是不一样的。而且在 服务对象上,欧洲面对的是整个广大民众,而赖特为代表的 美国是面对中产阶级的。
※ 有关密斯的流通空间和赖特的 流通空间:密斯是在空间的隔断上做文章,强调“平面”上的流通,而赖特强调空间上的流通。
五,现代建筑多元化阶段
1. 创作倾向(时间,地域或国家,主要观点或设计原则)
1) 讲求技术精美  密斯  讲求技术精美喜欢纪念性,大开间 及对称性
2) 粗野主义 (brutalism) 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 经常采用混凝土,把最毛糙的地方暴露出来,及其夸大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他们冷酷的碰撞在一起。 
  柯布西耶——“粗糙的混凝土,沉重的 构件和他们的粗鲁组合”
                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大楼
  史密森夫妇   英国    认为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与密斯的讲求技术精美似乎很密合,但从经济和社会角度上来考虑,两者迥然不同。代表作品:哼斯特顿学校——钢结构。谢菲尔德大学设计方案
国际粗野主义   鲁道夫   丹下健三   
           3)典雅主义   同粗野主义并进然而在艺术上却是孑然相反的 倾向。主要流行于美国,致力于运用传统的 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 庄严感。代表人物为美国的 约翰逊,斯东和雅马萨其,又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讲究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 精美。代表作谢而顿艺术纪念馆(约翰逊),布鲁塞尔世博会美国馆(斯东)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4)地方主义: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使现代建筑中体现出地方的 特定的风格。地方主义不 等于地方传统的仿古,复旧,它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在 功能上,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 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而已。
代表作  香川县厅舍   代代木体育馆  广岛原子弹受害者纪念公园
                人情化   阿尔瓦。阿尔托   (强调有机形式,采用自然材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年级学生宿舍  
            5)个性化    “多元论”与“有机论”建筑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讲求各种“个性”与“象征”的 倾向。活跃于五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要使每一个房屋和每一场地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标准使要使各样的人一见以后难以忘情。偏重艺术的 建筑观,突出个人的人生观,经济观。
               赖特  战后作品    古根汉姆美术馆
伊朗公主的珍珠宫
               贝聿铭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夏隆     柏林爱乐音乐厅
               柯布西耶   郎乡教堂
路易斯。康    里查医学研究楼
伍重   悉尼歌剧院
小沙里宁    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2. 代表人物
1) 小沙里宁  统一中的 变化发展——有机主义功能主将
      伊利。沙里宁之子,国际建筑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大师,在国际主义风格盛行的时候,独自突破单调刻板的 密斯传统,开创乐斯堪迪纳维亚设计传统的 有机功能主义风格,丰富了现代建筑的面貌。
代表作:杰斐逊国家纪念碑  方案采用一个巨大的金属圆拱,形成了一个面对密西西比河的 拱门形式。
        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大楼  奠定他有机功能主义的 里程碑建筑
  其中央部分是总入口和中央大厅,形式是一只展翅腾飞的鸟的形状,在上扬的 翼下面,又伸出两个弯曲的翼,作为候机大楼的两个购票,候机厅。“大鸟”的 背后是两个弯曲的走廊,无论是建筑的外部还是内部,基本没有几何形态,完全以有机形式作为设计的构思。同时又保持了现代建筑的 功能化,现代建筑材料和非装饰化的基本特征,是突破了国际主义风格,走出有机形态道路的重要建筑。         
        杜勒斯国际机场  采用16个巨大的有机形状的 柱子支撑住弧形抛物型的巨大屋顶。巨大的对外落地玻璃幕墙呈曲面状,向下倾斜,能反映周围的环境。是有机形态和理性主义的完美结合。
         他的 家具设计也比较突出。马铃薯片椅子
2)斯特林   英国杰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采用现代主义与古典风格结合,并加以嘲讽式的 处理,严肃中充满勒戏謔和调侃的味道,最典型的例子式德国斯图加特的新国家艺术博物馆。该建筑位于斯图加特的 一个坡地上,一边高一边低。因此设计上充满利用地势的 特点,形成具有强烈罗马特点的建筑群。建筑采用勒花岗石和大理石为建筑 材料 ,局部采用古典主义的细节,如拱券,天井。但整体上的 古典主义又戏謔的局部处理,如扭曲的玻璃幕墙,粉红色的 巨大扶手,莫名其妙的结构细节等。现代主义,波谱风格和古典主义被塞在一起,造成古怪的效果,戏謔,冷嘲热讽的 手段处处可见。
泰特博物馆克罗尔画廊设计,更加注重古典形式的象征性效果。斯特林采用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低矮的 整体,使新建筑在 视觉上超越旧建筑,在 细节上在门口以标准的 古典主义的 轮廓开口,造成一个负形的古典三角门楣。是利用古典符号达到后现代主义形式主张的典型例子。
作品还包括意大利办公设备公司奥里维蒂公司办公大楼,斯图加特国家艺术博物馆的附属国家剧院等。

3)约翰逊   刻板中的优雅
    国际主义风格的命名人,和密斯合作西格拉母大厦。在70年代认识到国际主义的 局限性,探索发展的可能性,设计了ATT大楼的 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所以他是 国际主义风格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
    前期受密斯影响较大,基本是“少就是多”的集中体现。作品包括西格拉母大厦,约翰逊住宅等。
    ATT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   结构是现代的,但在 形式上则一反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采用传统的 材料——石头贴面,采用古典的拱券,顶部采用三角山墙,并采用具有一定游戏成分的在三角山墙中部开一个圆形缺口的方式。因此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 基本全部风格:装饰主义和 现代主义的结合,历史建筑的借鉴,折衷式的混合采用历史风格,游戏性和调侃性地对待装饰风格。
    作品还包括洛杉机“水晶大教堂”,纽约第三大道与53街交界处大楼,芝加哥南拉赛而大街190号大楼。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