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护理论文指导:危重病人输液安全管理

来源:护士考试    发布时间:2013-02-10    护士考试辅导视频    评论

  一、输液安全

  输液安全是指通过静脉将药液安全地输入病人的体内,在输液的整个过程中无人为的意外情况发生,病人无不良反应。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静脉给药方法,在多途径治疗中占有不容置疑的首要位置,也是治疗重症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首用治疗方法。ICU是医院危重病人集中的治疗单位,也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部分,而输液安全则是护理安全的重中之重。

  二、如何保证输液安全

  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查对、配药、换药、输液泵、管道维护、转运病人、相关性感染等。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如不加以防范,则有可能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怎样才能保证危重病人的输液安全呢?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范:

  1 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输液安全的执行者和保障者是医护人员,因此,首先须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输液安全的教育,培训安全输液的相关知识,如药物、各种仪器的使用、穿刺技术、病情观察等,使人人重视,人人参与执行;加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是防范于未然的重要举措。

  2 确保输液用具的安全性

  静脉输液时常用的输液用具有: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三通接头等。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这些用具的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等,发现已过期或外包装有裂缝等应即更换。

  3 药物的使用安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步骤参与的护士比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 溶液查对

  ICU病房的补液一般为今天摆明天的药,打印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前,必须二人核对好医嘱,确保医嘱的正确性后才能打印。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液体的质量,软包装液体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部处理;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二摇:摇动瓶身,三照:对光照看: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四倒转: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漂浮物或絮状物, 最后准确张贴补液瓶签。

  3.2配药

  补液摆好后,配药者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药物配置后放置时间越长,药效下降越明显,达不到原有的治疗效果。有文献报道:氨苄青霉素钠盐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h后葡萄糖中药物浓度降至原来的88.66%,4h后仅为原来的80.12%.

  3.3 更换药液

  更换补液时必须检查将要接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等。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接换后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对已知的二种有配伍禁忌的药液不要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易善复与凯西来,西普乐与碱性药物:氨茶碱、碳酸氢钠等会发生沉淀。药液输入后,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上所提的即我们所说的“输液三对签名制”

  4 输液泵的安全应用

  ICU危重病人输液时多采用恒速泵持续输注或滴注液体,主要用于严格控制液量和药量的输入,根据病情保证液体能按需输入。输液泵可对输液过程中的气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监测与报警以及输液完毕的报警等,但如果过分依赖输液泵监测,也会导致不安全情况的发生。因此,在使用输液泵的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和维护:输液管正确安装,软管要确保彻底地卡在检测器中;每输注一瓶补液都应设置总量,设置的总量不能超过输入液量(最好减去排气量);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或出现反复报警时暂停用该输液泵;输液泵应定期检修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5 输液管道的安全维护

  危重病人很少应用外周静脉输液,多采用中心静脉如锁骨下静脉、颈内/外静脉、股静脉等进行穿刺置管, PICC目前也广泛用于危重病人的输液。

  5.1 输液管道妥善固定

  管道固定的目的:防脱管、堵管等意外事故发生,保证输液顺利进行。敷贴固定方法:穿刺外周静脉者,穿刺成功后直接予敷贴覆盖穿刺部位固定即可;中心静脉置管者,穿刺成功后再消毒穿刺部位(消毒范围必须大于敷贴表面积),外予无菌敷贴覆盖固定,敷贴应为透明薄膜,可随时观察穿刺局部的情况,敷贴边上应标识使用或更换的时间。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常有几条静脉通路,而每一条静脉通路进入人体前几乎都要汇入到中心静脉导管,而汇入中心静脉导管多采用头皮针插在中心静脉导管的肝素帽上才能输液,头皮针妥善固定才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头皮针固定方法:一是将头皮针软管反折,胶布固定于肝素帽上;二是先固定头皮针针翼,再将软管固定于病人的皮肤上;三是用胶布先固定针翼后交叉再固定于肝素帽上。如固定不牢固,头皮针容易脱出,一方面浪费药液,另一方面容易造成锐器伤:刺伤病人和工作人员。头皮针与中心导管接口处的无菌处理:予无菌治疗巾包裹,形成相对无菌区域;治疗巾更换:一般24 h,如潮湿、污染等立即换。

  5.2 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在输液的过程中多巡视、观察各种静脉通路情况,发现异常马上处理;各种静脉管道应位于其他所有管道如胃管、呼吸机管、吸痰管、血压袖带等管道的上方,不应低于床的高度,保持相对洁净。理顺各种输液管,不可几条管道交结一起,这样输液管道容易折管、受压、扭曲等。

  6 转送病人时的输液安全

  危重病人入院时病情危重,医护人员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抢救上,当病情稍稳定,而又未清楚引起病情恶变的原因时,常需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如CT、MRI等,而这些大型检查不可能在病房完成,因此,需要将病人送到检查部门进行检查。

  6.1 做好转送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充足的物品:输液管、头皮针、注射器、抢救用物等;理顺各种静脉管道,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密、固定是否牢固?关闭输液泵,如输液管不够长可在中心静脉导管与输液管之间连接一条延长管,增加活动度,防止脱管。另:应多准备一袋液体,预备检查时间过长时予接瓶。

  6.2 转运过程中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液体滴注通畅情况、管道有无脱出、受压、折管、扭曲等,发现异常马上处理。如为瓶装输液,应注意避免振荡过激引起输液瓶的碰撞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7 预防输液相关性感染

  危重病人输液通路多、药物品种多、输液时间长,病人的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发生输液相关性感染:如发热、静脉炎、局部皮肤/血管感染、菌血症、败血症等。为避免出现以上不良情况的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严格掌握静脉置管的适应症,合理选择导管的型号与类型,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敷贴,注意导管留置时间等。 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最快捷、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输液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但只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认真把好每一关,就可保证输液安全。

  小编推荐:

  护士资格考试护理论文指导:治疗绝经前乳腺癌的临床护理

  护士资格考试护理论文指导:应用静滴缩宫素引产的护理体会

  护士资格考试护理论文指导: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去浏览一下>>201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考生考后交流及发泄区>>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考后真题及答案交流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