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护士资格证儿科护理:小儿造血特点

来源:护士考试    发布时间:2013-02-10    护士考试辅导视频    评论

  小儿造血分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一)胚胎期造血

  又可分为3个阶段。

  1.中胚叶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之后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主要是原始有核红细胞。在胚胎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

  2.肝(脾)造血期肝造血约从胚胎8周开始,第5个月达高峰期,以后逐渐减退,出生后4~5d完全停止。肝造血先是产生有核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和巨核细胞。脾造血发生于人胚第10周,以红系占优势,稍后,粒系造血相当活跃,第12周时,出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出生后,脾脏成为终生制造淋巴细胞器官。

  3.骨髓造血期 胚胎5个月起骨髓成为制造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主要场所,出生2~5周后,骨髓是惟一的造血场所。

  (二)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是胚胎造血的继续。骨髓是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5~7岁时长骨骨干开始出现黄髓,l8岁时红骨髓仅限于在脊柱、胸骨、肋骨、颅骨、锁骨、肩胛骨、骨盆及长骨近端。但黄髓仍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当需要增加造血时,它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小儿在出生后头几年缺少黄髓,造血的代偿潜力低,造血需要增加时,就会出现髓外造血。

  2.骨髓外造血 婴儿期发生严重感染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较易出现髓外造血,肝细胞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幼稚中性粒细胞。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