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经济工作:以增长保障“就业优先”

来源:人力资源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06    人力资源考试视频    评论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备受关注。
  “全球经济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未来几年将长期低迷,这是中国明年宏观调控的现实背景,中国难以独善其身。”5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张卫国表示,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长保持平稳态势的难度增大,而“转调”需要速度替代,在推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推进“转调”,既是目前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也是着眼于长远的政策安排。因此,“十二五”开局之年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有望在明年延续。
  适时的微调也将据此展开。“比如货币政策可能会稳中有松,向中小企业倾斜,房贷类依然趋紧。”根据近日央行下调存准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汀汀判断,明年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调不会有大幅改变,但在执行上会有微调,定向支持某些行业或中小企业。
  稳增长保就业或成首要任务
  在偏紧的货币政策和系列稳物价政策的推动下,从第四季度开始,房价开始松动,CPI逐月回落,通胀态势暂缓。
  但保增长的压力随之而来:出口增长大幅回落,民间借贷风险凸显,中小企业大量倒闭。
  “不仅今年前3个季度经济呈下行趋势,明年的经济增长也不容乐观。”张卫国分析说,欧、美难以摆脱金融危机,世界体系下的中国找不到新的需求来源,明年的出口增速因此可能会继续下降;投资在4万亿的提前透支下,已经形成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消费是最有可能的增长点,不过,随着家电下乡、汽车补贴等政策到期,拉动内需开始转向完全依靠消费需求,而推动内需长期增长的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明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明显,稳增长由此会取代目前的控物价而成为明年的首要任务。
  而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张卫国表示,经济下滑已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倒闭,甚至影响到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果这种态势在明年上半年得不到缓解,会有更多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体,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量,保就业刻不容缓。
  控物价将持续调结构正当时
  不过,经济增长放缓也不全是坏事。“总的来看,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回调,符合宏观调控的方向,是宏观调控预期方向所希望、要求的。”在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部门高层人士召开的“2012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内部讨论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表示。
  “转调需要有速度替代。”在张卫国看来,既要“转调”又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推进“转调”,经济下行是必然的结果。而过去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转调”放慢,今年“保8”就是考虑了“转调”的需要。
  他认为,在目前及今后几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转“危机”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推进“转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他预测,明年的宏观调控将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力促经济结构调整。
  王汀汀也持同样观点。“我国应把握好全球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促进经济转型。”
  控物价依然是明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张卫国分析,虽然今年控物价措施渐显成效,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是不太可能的,目前CPI的回落只是高位企稳,如果国际市场没有太大变化,物价也将长期保持较高态势,中长期通胀依然是巨大的挑战。
  适时微调寻找新增长点
  虽然对于明年国际环境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坊间多有争议,但对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调控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走向,专家普遍认为没有全面放松的可能。
  今年10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央行在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又重申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11月30日,央行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此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货币政策或将稳中有松,而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会更大。
  “明年货币政策是否会宽松,现在看不出来,但大幅降息的可能没有。”王汀汀认为,考虑到中长期通胀的压力,明年的货币政策不会有较大改变,但会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微调。如货币政策稳中有松,但大幅宽松与对房地产调控相矛盾,因而房贷类明年可能继续趋紧,而考虑稳增长、保就业的需要,政策会倾向支持中小企业缓解资金需求压力。
  对于财政政策,明年可能更积极。王汀汀分析,今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先后上调,不仅增加了居民收入,而且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明年这种结构性减税力度可能更大,而且可能会在具体行业发展上提供具体的政策支持。如,今年重点支持文化产业,明年可能会重点支持农业,“在经济依靠房地产、汽车产业拉动受到种种限制后,财政政策会转向定向支持某个行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新闻推荐:

职业经理人与人沟通的十五条原则

职场交流:如何处理员工加薪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