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的新起点

来源:环保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3-04-25    环保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做一个低碳选择

  “请选择您的出行方式。”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一道选择题摆在每位游客面前:自驾车,公交车,还是地铁?

  在游客略有犹豫之时,墙上给出了提示:每行驶10公里,自驾车人均碳排放量约2.25克,公交车人均碳排放量约0.13克,轨道交通人均碳排放量约0.02克。

  来自荷兰的库淮南说,生动形象的展示,让每位游客在学习、思考、选择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低碳理念,并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上海世博会为什么如此关注人们的出行方式?据上海世博局预计,世博会期间,中外游客出行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占到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因此,低碳出行就成为低碳世博的重点,也是引导游客参与低碳世博最为直接的切入点。

  据了解,现在上海拥有超过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公交巴士网络,有超过1000辆新能源汽车投运。其中,上海世博园区内有500辆大巴运送客人,这些车辆都是采用节能、低碳、绿色的燃料电池、超级电容车、纯电容车。世博园外,服务世博的出租车采用的是混合动力。

  可以说,从游客离开家门或酒店的那一刻起,上海世博会就为游客精心设下了一道选择题。在答题的过程中,游客不仅从世博会的展示中感受低碳,而且自己就是低碳生活的亲历者、实践者。

  看一套低碳展示

  对普通游客来说,低碳或许还是个新鲜概念,如何把低碳与生活衔接起来,还是个有待破解的问题。上海世博会通过展示一套精心设计的低碳生活方式,生动地解答了游客心中的疑问。

  比如,穿旧的衣服怎么办?在德国馆里,这个问题有了答案。看上去,德国馆工作人员身穿的白色T恤与普通棉质衣料没什么区别,当它穿旧后,差别就显示出来。一旦接触到相应的细菌环境,这种T恤会一块块分解,16个星期后变成为一堆粉末,可作养料为树木施肥。

  比如,空调的风从哪里来?伦敦零碳馆的空调系统由太阳能、风能以及地源热能等联合驱动,房顶上的20多个风帽可将新鲜空气输入每个房间。

  再比如,西班牙馆用藤条材料制作外墙既环保又传统;世界气象馆的墙体外层如人的皮肤,防风、防雨、透气;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能发电,能天然降解……

  国内展馆也不逊色。浙江宁波滕头村是全球惟一入选上海世博会的乡村实践案例。“滕头馆”以竹、瓦做建筑材料,体现出纯朴的自然生态及浓郁的乡土气息。来自北京的张申说,他最喜欢“滕头馆”的内外墙设计,外墙回收利用了旧时的废弃砖瓦,突显环保意识,内墙采用了竹片贴在水泥墙上的做法,设计独具匠心。

  不论展示出的是环保技术还是低碳实践,都在描绘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眼下,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问题正日益成为阻碍城市科学发展的瓶颈。有人算过一笔账:消耗一张A4纸会产生12.67克的碳排放;消耗一瓶600毫升饮用水,碳排放为101.3克;消耗1立方米天然气,碳排放高达3.12千克……面对现实,每个人都必须做出低碳努力,这正是上海世博会低碳理念的精髓所在。

  学一套低碳技能

  购买上海世博会门票时,游客的手机就会收到“低碳世博小贴士”;到达上海后,游客购买使用的是“世博绿色出行交通卡”;进入园区后,游客使用的是短信或彩信版的“世博参观指南手册”……

  在上海世博会上,游客可以轻松地实践低碳生活。比如,在万科馆里,游客做完有关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后,也就知晓了以垃圾分类减量为主要内容的“零公里行动”。游客张先生说,垃圾分类随手可做,既是自己对环境负责的具体体现,更是人们践行低碳、创造新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上海世博会上,游客不仅能学习低碳理念、观看低碳展示,还可参与低碳实践。游客可以使用手机或者网上的“绿色出行碳计算器”计算自己观看世博过程中的碳排放,可以直接上网购买“碳指标”,可以购买“含碳指标绿色出行交通卡”及其他“含碳指标世博纪念品”,还可以直接参与种树等降碳活动。

  可以预计,上海世博会将是低碳生活的一个崭新起点,人们正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