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河流污染与自净(4)

来源:环保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1-11-09    环保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一般情况下,在天然河流中,对于有机污染物的自净过程好氧生物降解起主要作用,生化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可从大气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得到及时补充。

  正常受污河段生物净化的好氧分解过程:首先,在水中溶解氧的参与下腐生细菌将可生化降解的胶态和溶解态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稳定的无机物,如水、二氧化碳、氨氮和磷酸盐等,进而再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将氨氮相继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这一过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其浓度降低后,大气中的氧可通过气水界面向水体中扩散进行补充,微生物也在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不断增殖,促使好氧分解过程不断进行,直至污染物完全被分解,水体得以净化为止。

  4.细菌的自然死亡过程

  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如基质减少、日光杀菌、水温及pH不适、化学毒物存在、吞食细菌的原生动物存在等),使污水中带来的细菌、病原菌、病毒等逐渐死亡,从而使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自然净化。

  如从河流中形成自净作用的场所上看,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河水与大气间的自净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水体中气态物质向大气中的扩散,如河水中的CO2、H2S等气体的释放。

  (2)河水中的自净作用污染物质在河水中的稀释、扩散、氧化、还原,或由于水中微生物作用而使污染物质发生生物化学分解,以及放射性污染物质的蜕变等等。

  (3)河水与底质间的自净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河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污染物质被河底淤泥吸附等等。

  (4)河流底质中的自净作用由于底质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底质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发生分解等。

  由此可见,河流自净作用是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的,而在实际上这些作用又常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具体研究工作中必然要有所偏重。目前在河流自净作用的研究上,多侧重于狭义的自净作用,即主要研究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由于微生物而形成的生物化学分解作用。从自净作用产生的场所上看,目前则是以研究在水中发生的自净作用为主。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