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河流污染与自净(7)

来源:环保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1-11-09    环保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3.水体中细菌的衰亡

  水体中细菌的衰亡也是一种重要的自净作用,当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污染时,水中细菌数量会大量增加,但如果污染物负荷没有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就可以观察到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的现象。促使水中细菌数量减少的主要作用有:①水体的生物净化作用使水中有机物量日渐减少,细菌将因缺少食物和能源而逐渐衰亡;②水体中生长的纤毛类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等不断吞食细菌,使细菌数量减少;③其他作用,如日光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生长不利的温度、pH值等因素均可使细菌数量减少。

  通常,生活污水或与生活污水性质相近的工业废水排人河流后,在12~24h内流过的距离是细菌污染最严重的地带,以后细菌数量就会逐渐减少。如没有新的污染,三四天后细菌的数目就将少于细菌最大量的10%.

  当污染负荷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细菌污染严重的长距离河段。细菌污染的严重程度一般与有机污染的严重程度是相应的。

  受污染河道内微生物物种和数量的沿程变化情况。由图可见,此类河道可以分为五个区。

  I区位于污水排放口上游,水质清洁,溶解氧饱和,生物物种多,可发现鱼类包括观赏鱼类;

  Ⅱ区位于污水排放口附近,水质浑浊,有污泥下沉或上浮现象,溶解氧减少至饱和溶解氧量的40%,鱼类和绿藻减少,蓝绿藻蔓生,底泥中出现颤蚓虫等蠕虫;

  Ⅲ区为污染严重地区,水质变灰发黑,出现浮渣,溶解氧降至40%饱和度以下甚至零,有腐败性气体如硫化氢等产生,厌氧细菌大量繁殖,微生物物种减少,藻类减少,鱼虾死亡,蚊蝇孳生;

  Ⅳ区水质逐渐恢复,溶解氧逐渐回升,出现真菌、浮游动物,藻类增加,底栖生物中可见颤蚓、贻贝等介壳类以及昆虫的幼虫,一般鱼类复生;

  V区水质变清,生物物种恢复到污水排放口上游的状态,表明水体对有机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已经完成。

  五、水环境容量

  水体所具有的自净能力就是水环境接纳一定量污染物的能力。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正确认识和利用水环境容量对水污染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水环境容量与水体的用途和功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按照水体的用途和功能将水体分为五类,每类水体规定有不同的水质目标。显然,水体的功能愈强,对其要求的水质目标也愈高,其水环境容量必将减小。反之,当水体的水质目标不甚严格时,水环境容量可能会大一些。

  当然,水体本身的特性,如河宽、河深、流量、流速、以及其天然水质、水文特征等,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很大。污染物的特性,包括扩散性、降解性等,也都影响水环境容量。一般,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越稳定,其环境容量越小;耗氧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比难降解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大得多;而重金属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则甚微。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