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笔试资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党政公选    发布时间:2012-12-17    党政公选辅导视频    评论

  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需要相应的体制性保障,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政府管理体制。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重要战略任务,其实质已超越了经济层面,成为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的一场深刻变革。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云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进这三个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建立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良性的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三者结构优化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和持续性。增加民生支出,提高群众消费水平,不仅不会拉经济发展的后腿,反而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云南省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2010年云南省财政民生投入达1570亿元,占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9%。而同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分别增长8.1%、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9%,对2010年云南经济实现12.3%的增速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云南经济仍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大项目、大建设带动大发展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2008年云南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0.9%、45.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7%、5.0%,净流出需求不仅没有起到助推作用,反而阻碍云南本土经济的增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6.4%,拉动经济增长-11.7%。(中国经济网数据中心:《云南贸易依存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纵向看,云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加,2010年为11074.1元,同比增长8.6%。但横向比,全省人均消费支出仍较低,2009年仅列全国第20位,原因主要是收入较低降低了群众的消费能力,社会保障不完善降低了群众的消费意愿,住房、教育、医疗等的支出增加降低了群众的消费预期。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群众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使群众“收入有来源、支出无顾虑”,才能化解“不能消费、不敢消费”的窘境,增加群众即期消费,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这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必须解决民生问题。国民经济中农业、工业建筑业和商业服务业等三次产业的结构是生产力结构的直接表现,经济落后地区第三产业往往也较落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2%、46.8%、43.0%。而当年云南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5.3%、44.7%、40.0%,一产比全国高5.1%,三产比全国低3%。显然,云南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大都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范畴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不足是云南第三产业比例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的民生问题,成为云南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会培育出一个庞大的公共服务消费群体,它对改善群众的消费状态,优化我省三次产业结构无疑具有极大作用。

  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云南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依赖性很强,环境破坏成本也较高,依靠消耗资源环境、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式,无法使经济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而云南支撑经济增长的自主创新能力却较弱,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低,科技活动产出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分别列全国第20位、23位、27位、29位。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挖掘发展潜力,是我省今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正是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重要目标,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提升政府民生保障能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民生问题上,就是要实现云南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和均等化,建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和民生保障机制,提升政府民生保障能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但是,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省情,决定了民生问题解决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民生资源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制约着群众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清除现存的体制性障碍,以民富优先为导向进行深刻的政府改革和制度创新。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能的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是经济和政治领域变革的结合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应着力转变经济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克服职能“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发展的物质和制度资源,如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通过有效解决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民生问题,满足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推进实现社会正义。为此,政府需要重视民生诉求,将工作重心由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向更加关注民众福祉的提升转变,把民生问题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同时,继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完善政府服务流程,打破传统条条分割的界限,加大服务内容和服务主体的协调,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二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民生型财政。财政天然具有公共性,体现在政府投入方式和范围上,应优化财政支付结构,保证有利于民生的充分投入。财政投入应更多关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食品药品安全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事项,改变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比例较高,用于公共服务明显偏低的状况,使群众福利改善速度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基本同步,还富于民,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满足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目前,云南正在加快构建民生型财政,2011年财政民生投入较2010年还将进一步增加,省级财政教育支出比2010年年初预算增长24.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2.1%。透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省财政的民生投入倾向非常明显。今后民生投入将成为一种长效的制度安排,即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倾斜,确保人人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特别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优先向弱势群体和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基层、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有财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形成稳定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

  三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我省“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其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当前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非均衡、不协调弊端,保证所有社会成员享有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符合省情,要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标准和范围应立足现实、立足省情,不能超越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既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又想方设法、尽力而为;比较完整,要求在涉及基本民生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要发挥重要保障作用;覆盖城乡,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实现广大农民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就是在制度设计和财力保障上形成常规长效机制,保证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可持续,保证政府保障能力随着我省经济实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四是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多元的供给机制。政府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是增强公共服务多层次供给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我省,政府的财力和能力较为有限,民生支出压力较大,不可能对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完全包揽下来,政府只能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的一定标准和范围的基本公共服务。为此,有必要在对公共服务分类的基础上,突破政府一元供给的传统体制,建立社会多元主体相互补充和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业务合同出租、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委托外包等方式,鼓励和吸纳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

  五是建立民生绩效评估体系,确保民生目标的落实。民生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一方面需改变传统过分强调GDP指标的做法,将包含人文指标、环境指标、消耗的成本费用、综合发展等内容的民生基准评价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另一方面,除常规评估主体外,应扩大群众、专家等的评估人数,使其充分参与民生绩效评估。同时,还应将评估结果与干部的奖惩任免相结合,与严厉的问责制和严格的监督制度相衔接,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做好民生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就业机会的平等性、收入分配的合理性、社会保障的完善性、生活环境的安全性。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