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选考试社会热点:多措并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来源:党政公选    发布时间:2012-12-17    党政公选辅导视频    评论

  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通过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黑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了要素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变化方面的内容,而且还突出强调了在发展中要更加重视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为我省努力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尽管我省在“十一五”时期经济总量继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整体上仍然处在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非“创新驱动”阶段,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十二五”期间必将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省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破解,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和完善,科技进步、人才优势没能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实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对外开放的层次不高,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时期不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惟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深入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切实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是要深入实施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加快构筑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巩固和提高千亿斤粮食产能基础,在这一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国家可靠的战略大粮仓。

  二是要深入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区规划。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标准,将我省大小兴安岭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确定为禁止开发区,其他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区,通过统筹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与民生改善,加强林区生态修复与保护,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林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三是要深入实施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规划。以落实中俄两国业已签署的《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为契机,以哈尔滨为基地和中心,以黑龙江省沿边对俄口岸为前沿,以全省和东北广大腹地为依托,以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吉林省珲春地区为两翼,以俄罗斯东部地区为重点,充分发挥我省对俄沿边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站”的作用,全面深入开展对俄政治、经贸、人文、安全等各领域合作,打造中俄全面合作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四是要深入实施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规划。充分发挥我省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的地缘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各国在高新科技、先进制造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互补性合作,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将我省和吉林、内蒙古的沿边优势与辽宁的沿海优势结合起来,建设国际化的产业高地和经济密集区,把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成为我省乃至我国东北北部的工业经济隆起带。

  五是要深入实施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规划。依托我省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紧紧抓住我国石油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国家大力支持煤炭、电力等能源开发及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我省东部地区能源和煤化工及其相关产业,在促进以能源、煤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的同时,不断拓展接续、替代产业,把我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和煤化工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

  六是要深入实施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以突出北国风光特色为主线,深度挖掘和整合我省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精品,构建景点景区点面结合、经贸旅游有效互动,旅游业全方位开发开放体系,把我省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经济强省。

  七是要深入实施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规划。针对我省自主科技品牌不足、管产学研结合机制不完善、产业核心竞争力薄弱的状况,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确定的主导产业,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促进高新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有效对接和有机融合,把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成为提升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区。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