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技术:无领导小组讨论

来源:党政公选    发布时间:2012-12-17    党政公选辅导视频    评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它通过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组(5—7人),进行一小时左右时间的与工作有关问题的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受测者应坐的位置,让受测者自行安排组织,评价者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以及自信程度、进取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性等个性特点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由此来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差别。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方法

    在评价中心技术中,用于评估和选拔管理人员的情境模拟测试有两种: (1)小组作业(group exercise):参与者处于这样一种情境,任务的圆满完成需要参与者们的密切协作。(2)个人作业(individual exercise):测试要求参与者独立完成任务,无领导小组讨论属于前者,是评价中心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对应试者进行集体测试的方法。通过给一定数目的应试者一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一定时间长度的讨论,来检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洞察力等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以及自信程度等个性特点和行为风格,以评价应试者之间的优劣。

    无领导小组讨论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发的领导者。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或者不给应试者指定特别的角色(不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或者只是给每个应试者指定一个彼此平等的角色(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但这两种类型都不指定谁是领导,也并不指定每个应试者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而是让所有受测者自行安排,自行组织,评价者只是通过安排应试者的讨论题目,观察每个应试者的表现,给应试者的各个要素评分,从而对应试者的能力、素质水平做出判断。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特点

    (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测评工具,和其他测评工具比较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能测试出笔试和单一面试所不能检测出的能力或者素质;
    能观察到应试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依据应试者的行为特征来对其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
    能够涉及到应试者的多种能力要素和个性特质;
    能使应试者在相对无意之中暴露自己各个方面的特点,因此预测真实团队中的行为有很高的效度。
    能使应试者有平等的发挥机会从而很快地表现出个体上的差异;
    能节省时间。并且能对竞争同一岗位的应试者的表现进行同时比较(横向对比);
    应用范围广,能应用于非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管理领域和其他专业领域等。

    (2)、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

    对测试题目的要求较高;
    对考官的评分技术要求较高,考官应该接受专门的培训;
    对应试者的评价易受考官各个方面特别是主观意见的影响(如偏见和误解),从而导致考官对应试者评价结果的不一致;
    应试者有存在做戏,表演或者伪装的可能性;
    指定角色的随意性,可能导致应试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
    应试者的经验可以影响其能力的真正表现。

    (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评价的依据标准主要是:
    受测者参与有效发言次数的多少;
    受测者是否有随时消除紧张气氛,说服别人,调节争议,创造一个使不大开口讲话的人也想发言的气氛的能力,并最终使众人达成一致意见;
    受测者是否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同时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并支持或肯定别人的意见,在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基础上根据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受测者能否倾听他人意见,并互相尊重,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不强行插嘴;
    受测者语言表达、分析问题、概括或归纳总结不同方面意见的能力;
    受测者反应的灵敏性、概括的准确性、发言的主动性等。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的形式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讨论题一般都是智能性的题目,从形式上来分,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开放式问题

    所谓开放式问题,是其答案的范围可以很广,很宽。主要考察应试者思考问题时是否全面,是否有针对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新的观点和见解,例如: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关于此问题,应试者可以从很多方面如领导的人格魅力、领导的才能、领导的亲和力、领导的管理取向等方面来回答,可以列出很多的优良品质,开放式问题对于评价者来说,容易出题,但是不容易对应试者进行评价,因为此类问题不太容易引起应试者之间的争辩,所考察应试者的能力范围较为有限。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