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考试练习题-第二章政治经济学

来源:党政公选    发布时间:2012-12-17    党政公选辅导视频    评论

三、判断题

1.商品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 ( )
2.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是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 )
3.在简单商品生产中有一系列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本矛盾。( )
4.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商品的买卖脱节,商品积压。 ( ’)
5.生产关系能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 )
6.货币成为资本的条件是资本家实行等价交换。 ( )
7.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
8.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 )
9.各国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意味着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 ( )
10.原料属于劳动对象。 ( )
11.社会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 )
12.资本的本质是物。 ( )来源:www.examda.com
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劳动过程。 ( )
14.社会化再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简单再生产。 ( )
15.资本的周转次数与周转时间成正比。 ( )
16.剩余价值规律尖锐地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对抗性规律,它的一面是资本家财富的
积累,另一面则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 )
17.生产成本形成以后,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所耗费资本的增加额。 ( )
18.土地没有价值,但可以有价格,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 )
19.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 )
20.平均利润率总是趋于上升的趋势。 (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
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
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的价值是什么?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
5.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6.资本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7.什么叫简单再生产?什么叫扩大再生产?
8.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

五、论述题

1.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3.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各是什么?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其表现形式在当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