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第四节-收入分配

来源:党政公选    发布时间:2012-12-17    党政公选辅导视频    评论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形式作了新的界定:“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与此相适应,报告对现阶段分配方式的具体形式也作了新的表述:“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方式的新发展,它既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分配的基本原则,又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的特点。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

  (1)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决定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一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包括体力和智力在内的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什么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以按劳分配为主休,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者应当取得劳动成果的主要部分。我国多年来的统计数据也表明,就劳动报酬与非劳动报酬来说,劳动报酬始终占据第一位。

  四、效率与公平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未全面完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处理效率与公平两者关系时,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实行效率优先是社会主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所决定的。效率优先原则的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首先将国民收人这个“馅饼”做大。坚持效率优先,就是要打破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质量、效益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谁投资谁得益,就是按投资者投人资本所获得的利润进行分配,多出多得利,少出资少得利,不出资不得利。拉开收入差距,鼓励人们的进取精神,鼓励通过合法劳动致富: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兼顾公平就是要实现社会公平,特别是收人分配的公平,通过税收进行再分配,保持合理收入差距,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全体人民都能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

  公平与效率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公平是效率的保障,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保障长远的效率。而只有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务室,才能为实现公平提供物质条件。只讲公平不讲效率,只能实现低水准的平均主义分配;只讲效率不讲公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最终失去效率。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才能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人水平。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