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答案解析

来源:公务员    发布时间:2012-12-05    公务员辅导视频    评论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B   【解析】题干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意思是,科普文章要靠作家写得好才能激起公众兴趣,而后面两句则讲到科学发展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从而促进文学的发展。这两者是互相激励作用的表现,故选B。A项和D项只反映了题干的一部分意思。C项中的“依赖”过于绝对。

2.A     【解析】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首先是D项,文章中只提到国家已经决定和“将”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显然培训还没有完全开始,因此不能使用肯定的语气;C项所表达的意思虽然正确,但是与题干不贴切,故不能选;B项虽然也是题干表达的内容,但其很显然只是一个因素而不是最终的结论。

3.C     【解析】从题干分析,题干的前两句是说明群众对于官员的监督是可能存在误区的,由此推导出(第三句和最后一句):只有把群众评议和上级评议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评议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由此可见,题干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怎样才能对官员形成有效的监督,故选C。A和B都只表达了前两句话的意思,不能选,D所表达的意思脱离了“对官员进行监督”这个主题,也不能选。

4.B     【解析】用排除法。选项A和D只是概括了题干前两句所表达的意思:结构游戏对于幼儿能力的开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题干问的是文章的主旨,所以不能选。而选项C只是从题干中得出的结论:结构游戏的作用→幼儿教师的参与才能发挥这种作用(题干)→幼儿教师要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结论),因此也不能选。因此只能选择与题干意思相近的B。

5.A     【解析】显然,题目要求寻找的是宾语“基本功训练的凭借”一词在题干中的主语。通过分析可知,B、C和D选项都只是题干中的宾语,不能用来说明同是宾语的“基本功训练的凭借”一词,题干的真正主语是“选进语文教材”的各类文章,因此选A。

6.B     【解析】选项A,题干中只说上海孩子的零花钱比北京和广州孩子的都低,但并没有说明北京和广州之间的高低,所以不能选;选项C也是同样的道理:题干中指出上海家庭的其他方面教育支出低于北京和广州,但北京和广州之间的高低也没明确表示;同样的道理D不能选;题干中说子女的总体费用方面,上海最低,自然也就低于广州,因此选B。

7.C     【解析】从题干第一句话可以得知,作者的观点是在批判“一种很流行的观点”的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可见作者的观点并不流行,因此不能选B和D;而作者的观点相对于“流行”的观点来说,虽然别具一格,比较新颖,但却不一定正确,所以不选A而选C。

8.B     【解析】这是一个考查材料谈论重点的题型。本题虽然谈到了“米开朗基罗笔下的人物”、“意大利”、“人体艺术”,但这些显然不是材料的谈论重点。而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明确指出了这段材料的谈论重点,即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体育的渊缘。

9.A     【解析】用排除法。B和D与题意无关,很容易就被排除;C项看起来是符合题意的,但是其表达的意思显然不能与“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相符,因此不能选;本题的意思是教导人们要看到生活中充满希望的一面,而不要太过在乎负面的影响,从而得到幸福,因此选A。

10.A    【解析】首句是中心句,后面只是以经济学上的概念来作比喻,进行论证。故选A。

11.C    【解析】A项题干第一句就指出,能源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缓解,供应紧张一说显然错误;B项题干中提供的数据,我国原油的消费可能突破3亿吨,而我国自己可以生产1.75亿吨左右,占了消费的一半以上,所以主要靠进口的说法错误;C项今年我国进口的石油要比去年增长30%,说明对进口的依赖性加大了,应该选;D项题干只是说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有所减少”,并没有指出会越来越少,故不选。

12.D    【解析】A、B很容易排除,C和D较难区分。但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看,第一句话实际上是论点也是主旨句,第二句话实际上是通过在理论上说明“法律需要普通人的制度化参与”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法律不能过于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这段话是针对“由专业人员担当法庭陪审员”来阐述的。所以,答案是D。这段话并没有谈“法律怎样才会得到有效遵守”的问题,所以,排除C。

13.C    【解析】给贫困工人们最低工资,从报酬上降低了工人们的生产力,让雇主认为报酬低的工人生产能力也低,而不愿意雇用他们,使得他们失业的情况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应选C。

14.D    【解析】题干的着眼点是强调缆车的发明摧毁了人间天险,限制了人们的探求活动。A、B、C项都只指出缆车的优点,而忽略了它的弊端,因而不能选。

15.A    【解析】本段前后两句话在结构上是因果关系,即由于从历史角度看,世俗化后的儒家思想缺乏道德底线,所以,应当建立道德底线,A项正是主旨。

16.D    【解析】本题是要求对本段材料的基本内涵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判断材料的核心意义。从材料来看,员工之间相同的地方都是“正式的员工”,不同的地方是进单位时间早晚、与企业签订合同的长短。A项说身分有的是“编内职工”,有的是“非正式人员”,是有不同的。B项说没有差别是待遇,显然这点材料中没有提及,不能推出来,也就不能选。而且从常识也可以知道,不同性质的员工的工资必然是不同的,一个企业不可能都是一种性质的员工,当然这点是凭常识的推断,考试中不能依赖常识,只能从材料本身的内容去推理,本题的材料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含义,我们就不能自作主张。选项C是讲权利,材料根本就没有涉及,无从判断,也不能选。选项D与企业的关系,材料中已经讲到“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故选D。

17.D    【解析】从对联不难看出,它强调在“忙”的过程中要“偷闲”,在“苦”的过程中要“作乐”,即要将工作和娱乐结合起来,应选D。A项并不是这幅对联的落脚点,所以不选;B、C虽与题干有联系,但不如D贴切,所以也不选。

18.C    【解析】题干主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司法程序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影响,而对公民权利造成伤害,并且这种伤害缺少必要的保障和弥补机制。A只是造成执法侵权的原因,不能选;B、D则只是通过题干而推导出来的结论,并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能选。

19.C    【解析】本段话第一句是说“早餐吃冷饮伤害‘胃气’”,第二句是说为什么会伤害,第三句是说应该吃什么。可见,最后一句才是本段的中心,即夏天早餐究竟是应该吃冷饮还是热食。故选C。

20.B    【解析】从文意可以判断,是讲能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不宜搞“光彩工程”。A不能选,因为文意只是说在当前缺电的情况下,不能搞“光彩工程”,至于以后能源不紧张的时候,光彩工程是否有益,材料根本就没有涉及,大前提一定要搞清楚,所以A项是错误的。C、D两项所犯错误是相同的,因为上海的情况只是材料中用来说明观点的一个例子,而不是材料的主旨,因此答案很清楚是B。

21.C    【解析】题干的重点是说明在手机之间传播的蠕虫病毒第一次被编写出来。A项没有说明这种病毒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特性,B项没有确切指出“贡献”的内容,D项也未说明题干所表达的意思,所以不选。

22.B    【解析】文中只是指明心情对于血压有影响,但不一定就是决定因素,所以A项不选。C项心情的好坏只是血压和氧化作用变化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因此这种说法错误。同理D的论断也不正确。

23.B    【解析】排除法。A项由于电塔工程在“要建”的时候就进入了听证程序,可见还没能正式开工;C项从“一片反对的声浪”就可以推导出这一工程受到大多数公民的反对;D项文中提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可见受到威胁的不仅仅是颐和园。这三项都可以推断出来,只能选B。

24.D    【解析】A项文中指出所在国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B项世界遗产的价值第一层就是科学研究,所以推论正确;C项文中提出对于遗产的保护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推论也正确。

25.D    【解析】题干中已经详细的指出了成功的美容给女性带来的变化,用“与此同时”这一带有转折意味的词语,显然是要对其负面的影响作出论述,因而要选D。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26.C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后一项比前一项分别为2,3,4,5,所以答案为240。

27.D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后一项比前一项分别为1,2,3,4,所以答案为24。

28.C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组合数列(数列间隔组合)。二级等差数列1,3,7,13和二级等差数列3,5,9,15的间隔组合,所以答案应为21,23。

29.B    【解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的差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1,3,9,27,所以答案为41。

30.C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三项求和数列的形式。即0+1+1=2,1+1+2=4,1+2+4=7,2+4+7=13,所以答案应为4+7+13=24。

31.A    【解析】这是一个平方数列的变式,原数列分别为1,2,4,7,11的平方,而1,2,4,7,11是一个典型的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分别为1,2,3,4,则接下来应为5,所以1,2,4,7,11后应为16,则答案为162即256。

32.C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组合数列(数列间隔组合),各项分别为12+1,22-1,32+1,42-1,52+1,所以,未知项应为62-1=35。

33.C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三级等差数列。一级做差得到二级数列9,21,39,63,二级做差得到三级数列12,18,24,30,这显然是一个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三级最后一项应为30,二级最后一项应为93,所以一级最后一项应为133+93=226。

34.A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平方数列变式,从第二项开始,每项的平方减去前一项得到后一项,即22-1=3,32-2=7,72-3=46,所以答案应为462-7=2109。

35.C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三级等差数列的变式。显然,一级做差得到二级1,2,5,14,41,二级做差得到三级1,3,9,27,显然三级是一个等比数列,最后一项应为81,则二级最后一项应为41+81=122,则一级最后一项应为63+122=185。

二、数学运算

36.D    【解析】选取中间值法,所有这些数都接近-=-=-=,显然大于。所以,最大的一个应为

37.A    【解析】原式=(2.1×4×2.5+9.7)÷(1.05÷1.5+8.4÷0.28)=(21+9.7)÷(0.7+30)=30.7÷30.7=1。

38.A    【解析】由9x的尾数变化的相关知识点,可知9x的尾数是以4为周期进行变化的。而19991998的尾数是由91998的尾数来确定的,1998÷4=499余2,所以91998的尾数与92尾数相同,即为1。

39.C    【解析】要使邮票最少,则要尽量多的使用大面额邮票,所以要达到总价值,2角的邮票要使用4张,1角的邮票要使用1张,8分的邮票要4张,这样使总价值正好为1元2角2分,所以要用9张。

40.A      【解析】可以设现有城镇人口为X万,那么农村人口为70-X,得出等式4%X+5.4%(70-X)=70×4.8%,解出结果为30。

41.C     【解析】2003年7月1日至2005年7月1日相差天数为731天,每星期为7天,731÷7=104还余下3天。所以在周二的基础上加三天,为周五。故选C。

42.C    【解析】当甲跑一圈时,乙比甲多跑圈,丙比甲少跑圈,由此可知乙、甲、丙的速度比为即为8∶7∶6。根据路程公式,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路程比等于速度比,所以当乙跑800米时,甲跑700米,丙跑600米。所以,甲在丙前100米。

43.B    【解析】设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分别为X和Y,由于时间相同,所以得出等式,得出结论选B。

44.C    【解析】设围成三角形时每边硬币数为X枚,则可根据硬币总数相等列方程

3(X-1)=4(X-5-1)解得X=21,则硬币总数为3×(21-1)=60枚,面值=60×5分=300分=3元。

45.A    【解析】设A=喜欢看球赛的人(58),B=喜欢看戏剧的人(38),C=喜欢看电影的人(52)

A∩B=既喜欢看球赛的人又喜欢看戏剧的人(18)

B∩C=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人(16)

A∩B∩C=三种都喜欢看的人(12)

A∪B∪C=看球赛和电影、戏剧至少喜欢一种(100)

根据公式:A+B+C=A∪B∪C+A∩B+B∩C+C∩A-A∩

B∩C

则C∩A=A+B+C-(A∪B∪C+A∩B+B∩C-A∩B∩C)

=148-(100+18+16-12)=26

所以,只喜欢看电影的人=C-B∩C-C∩A+A∩B∩C=52-16-26+12=22

46.D    【解析】以标准时间为准,过第1个小时,快钟比标准时间多走2分钟,慢钟比标准时间少走3分钟,两者与标准时间的差的比为1∶3,过第2个小时,快钟比标准时间多走2分钟,慢钟比标准时间少走6分钟,两者与标准时间的差的比为2∶6=1∶3。依此类推,快钟与标准时间的差∶慢钟与标准时间的差=1∶3,当快钟10点整,慢钟9点整时,如按1∶3的比例进行时间划分,则标准时间应为9点45分。

47.B    【解析】设扶梯的速度为X级/秒。则根据两种情况下扶梯级数相等,可列方程(X+2)×40=(X+3/2)×50,解得X=0.5级/秒.则扶梯级有(0.5+2)×40=100级。

48.C    【解析】这是一个排列组合题。由题可知,三个数要么都为偶数,要么至少有两个奇数,三个奇数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计算公式为:P25+P34=5×4+4×3×2=20+24=44。

49.B    【解析】设甲为X岁,乙为Y岁,则方程组为

Y-(X-Y)=4

解得X=46,Y=25。

X+(X-Y)=67

50.C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10人是东欧人,要想使东欧代表占欧美代表的以上,则欧美代表人数必须小于15,也即为10、11、12、13、14。

当欧美代表人数为10人时,此时代表总人数最少为10+6=16人,而欧美代表无法达到与会代表的以上(即10.7人以上),所以当欧美代表人数为10人时不符合要求;

当欧美代表人数为11人时,此时代表总人数最少为11+6=17人,而欧美代表无法达到与会代表的以上(即11.4人以上),所以当欧美代表人数为11人时不符合要求;

当欧美代表人数为12人时,此时代表总人数最少为12+6=18人,而欧美代表达到与会代表的(即12人),但不在以上,所以欧美代表人数为12人时也不满足要求;

当欧美代表人数为13人时,此时代表总人数最少为13+6=19人,而欧美代表达到与会代表的(即12.6人)以上,所以欧美代表人数为13人时满足要求,而此时与会代表的总人数为19;

当欧美代表人数为14人时,此时代表总人数最少为14+6=20人,而欧美代表达到与会代表的(即13.2人)以上,所以欧美代表人数为14人时满足要求,而此时与会代表的总人数为20;

综上,19和20都是正确的答案,选项中只有19一个,所以选择C。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51.D    【解析】前四个图形有两个特点:一是都是大图形中套小图形,二是小图形有部分与大图形相重合,由此观察选项,只有D符合。

52.C    【解析】前四个图形的特点:都是两个图形相叠加,且重合的部分被上面的图形所覆盖,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C项。

53.B    【解析】前四个图形,每个图形中都包含一个圆,由此可以断定第五个图形中也是要包含圆的图案。

54.A    【解析】前四个图形中的边数分别是3、4、5、6条,组成一个等差数列,所以第五个图形应该有7条边,按此规律要选A。

55.D    【解析】观察左图可知为左右对称。右图前两个为翻转后的对称图形,故选D。

56.D    【解析】第一套图形,由内外两个图形组成,且两个图形形状相似。第二套图形,每一个都由相同的三个图形组成,且有两个图形对称,因此选D。

57.A    【解析】由第一组图可以知道,每个图形都是由互不相同的两个图形组成的,而第二组图中的前两个图形都是由三个不同图案重叠而成,所以第三个图形也应该是有三个不同图案重叠而成的,由此可以排除B、C、D。

58.D    【解析】首先,纸板只有两个面是有竖线的,而且这两个面不相邻,所以A、B、C排除。

59.A    【解析】首先,纸板的两阴影部分在折叠后是不可能连在一起的,B、C排除,而D中小阴影块的位置显然错误,因此也不能选。

60.B    【解析】从纸板可以看出,两个阴影正方形的位置只能是相对的,所以A、C、D可以排除。

二、定义判断

61.B    【解析】本题实质是区分“工作扩大化”与“工作丰富化”,而二者区分的关键是“横向的工作多样化”与“纵向的更大的控制权”。A答案是在横向部门上进行变化;B答案是在横向岗位上进行变化;D答案是在一个职位的权利范围内做更丰富的事情,显然A、C、D都属工作扩大化。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为B,只有B答案,从原来只负责分捡增加到也负责分送,是纵向的变化。

62.B    【解析】本题实质是区分组织行为塑造的四种方式,并要求对“负强化”的核心意义能准确理解,而理解“负强化”的关键是“不希望某种结果的发生”。A属于惩罚处理厌恶的结果;C属于自然消退;D属于正强化,只有B符合负强化的定义要求,所以答案为B。

63.D    【解析】A是唯物主义的论断;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以“天”为世界的本原,也不是主观唯心主义。

64.B    【解析】A项小张父母的对他的期望最终没有实现;B项李老师的期望影响到了小张,使得他的成绩有提高,因此属于自我实现预言;C项小红对父亲有期望,但没有直接对父产生影响;D项小李的期望是针对自己,而不是别人的。

65.D    【解析】A项被迫加班不属于自主决定,不能选;B项按时上下班属于正式工作要求,也不能选;C项和同事起冲突不会促进组织的有效性,故不正确。帮助同事既属于自主决定,又不属于正式工作要求,还能促进组织的有效性,故选D项。

66.D    【解析】建筑工人施工、医院接受病人、企业定期记录存货,都是有一定的规则和政策来依循的,都属于程序化的决策,只有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是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案的,因此选D。

67.C    【解析】高峰体验是指本人在追求之后达到自我实现的顶峰时所获得的感觉,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科学家获诺贝尔奖、收到理想大学通知书的感觉,都属于这种体验,而观众观看人类登上月球,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没有亲身实现这种追求,所以不能算是高峰体验。

68.B    【解析】理解“特设性修改”的关键是把握住以下两点:(1)特设性修改的目的是“使科学理论免遭被否证,不具有可否性或可检验性”;(2)特设性修改的方式是“对该理论进行修改或者增加一些新的假定”。A项中,并未对理论进行修改,也未增加新的假设,只是增加了原理论中就已经存在的本轮的数目,不符合特设性修改的方式;C、D两项中都是以新的理论取代了旧的理论,不符合特设性修改的目的。所以答案为B,既符合特设性修改的目的,又符合特设性修改的方式。

69.D    【解析】行政许可必须由市民、法人等进行申请,A不符合这一点;B网吧被吊销执照也并不是申请之后的结果;C虽有申请,但申请对象却不是行政机关,所以不算行政许可的范畴;D项既有公民的申请,又有公安部门的批准,所以属于行政许可。

70.C    【解析】本题是选择不符合条件的论断。本题的“属”是“方法”,根据此点无从选择,所有选项都是方法。“种差”是方式:“直接”;性质:表示于外;方法:口头或书面。A、B、D都不能选,符合所有的种差条件,只有C项可以选,因为不符合方法的种差,不是口头或书面的任何之一的方式。所以正确答案是C。

三、事件排序

71.B    【解析】必须要先建造陵墓,才能绘制壁画,因此C、D可以排除,而不可能建造陵墓之后马上就被盗,所以A可以排除,B的顺序是比较合理的。

72.C    【解析】病人只有患病之后,才能用药,用药无效之后,才能告状,媒体也才能进行报道,所以B、D显然不正确,而病人在刚刚用药之后不可能对药效进行鉴定,所以A也不能选。

73.B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原油得以生产的过程。(5)“阳光明媚,百花齐放”和(1)“绿叶葱葱,森林茂密”交代了一个时间背景,即春天和夏天,所以(5)一定在(1)前,因此排除C,因为有了“燃气发电,远程送电”即有了电,才会有“厂房林立,马达轰鸣”,以及接下来“钻机飞转,原油滚滚”。

74.D    【解析】本题主要讲述一场战争的情况,不难推断出,只有先征兵,才能作战,所以(5)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样A、B被排除,另外,只有“征战”之后,才能出现“残部”,所以C也可以被排除。

75.B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勘验一件谋杀案件的现场、并经过一系列推理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过程。整个勘验过程一般先从死者开始,死者所穿衣服完好无损,但在现场拾到一块衣服碎片,证明碎片应该是嫌疑人留下的,于是碎布片成为寻找嫌疑人的线索。接下来检测碎布片,而碎布片中有油墨成分证明嫌疑人和油墨有某种关系,所以(4)要在(5)和(2)后面。这时,并不能直接证明嫌疑人就是印刷厂一名职工,因为只有加上(印刷厂一名职工)工作服前襟上有一块补丁这一情节,才能将嫌疑人聚焦在印刷厂这名职工身上,所以(3)应该在(1)之前,而不是之后,所以正确答案为B。

76.D    【解析】古浮游生物尸体的沉积,是石油形成的最前提的条件,所以(5)应该是第一位,由此可以排除A、C,有机物只有经过化学变化之后才能变成石油,所以(3)在(2)之前,B也可以排除。

77.C    【解析】这是一个史实题,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使刘备信服,拜其为军师,故选C。

78.C    【解析】商品经济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所以(3)在(1)之前,排除A、D,社会分工扩大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产生,故B也不正确。

79.C    【解析】最后形成地球生物圈,所以排除B。生命起源于(4)简单有机物,排除D。有机物体经过合成形成(3)生物大分子,产生(1)生命单体,继而产生(2)原始水生物。

80.B    【解析】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那些采取先进生产技术的工厂,提高了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淘汰了富裕的劳动力,造成了工人失业率的上升,贫富差距也由此加大。由此选B。

四、演绎推理

81.D    【解析】本题可使用排除法。要选择论述所依据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应该与题干中论述的说法一致。A项的说法与题干第一句话就矛盾,显然错误;B项题干中只说明作家的晚期小说没有严格的遵守小说结构的成规,并不意味着作家就意识不到这种成规的存在,B也不能选;C项题干中并没有说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情况,故C也是不能选的。

82.A    【解析】从题中看出,1999年之后,国产汽车的平均油效没有变化,但是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的平均油效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的减小,这只能说明进口汽车的平均油效在不断的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错误而A正确;C项从题干的第一句话可以判定,到1999年,国产汽车的平均油效是低于进口汽车的;D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到,也无法推断,因此不选。

83.D    【解析】本题的主要结论是工业部采取高效的节能措施导致了工业能源总耗用量的降低。要削弱这个结论,就要找出另外一个导致降低的理由,D项用低价替代物替代高价石油,促使石油的消耗总量的降低,刚好符合条件,所以当选。

84.D    【解析】本题是加强型题目,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把不能加强的排除掉。先弄懂题干的论述,主要是说国家放松对销售拆锁设备的限制导致盗窃案发生率上升,结论是严格限制销售该设备将减少盗窃发生率。选项A实际上削弱了题干论述,选项B是说严厉惩罚盗窃人对盗窃率没有影响,是说此种措施对降低该国盗窃率无作用,也没有加强论述;选项C说严格限制销售该设备不阻碍执法部门的使用,是无关的论述;选项D是说明以前购买的拆锁设备无法用于盗窃了,所以可以通过限制销售此设备降低盗窃率,实际上加强了题干论述。因此,选择D。

85.C    【解析】由题干可知,胆固醇水平下降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增加每天进餐的次数,第二个是每天摄入的食物总量不变,也就是说要“少吃多餐”,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多餐的同时,也“多吃”了,所以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并不能降低。根据这个推理,A、B、D项说法有误,C项正确。

86.B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要求找出导致食用油税收额下降的原因。很显然,C项可以被排除;D项用做礼物的食用油也是从市场上流通而得来的,因此也要缴纳税收,加之用作礼物的食用油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毕竟有限,故也不成为理由;B项由于使用了更大的罐子,在食用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能出产的总罐数就会减少,由于征税是按照罐数征收的,所以在这种条件下,税收就会减少;A项条件下,食用油的税收只会增多而不会减少,也不能选。

87.A    【解析】新疆成为石油开采中心,这是库尔勒物价大涨现象出现的条件;B项当成为开采中心这一条件不存在的时候,库尔勒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并没有发生,故此项的说法不正确;C项根据选项的意思,“某一特定事件”指成为开采中心这件事,“现象”就是指物价上涨,成为开发中心之前物价没有上涨,所以成为开采中心不能引起物价上涨,这种说法明显不正确;而D项的说法过于模糊,“某种现象”、“某种解释”指代都不是很清楚,故也不选。

88.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所需要的证据是为了说明新疗法在“疗效”方面胜过传统疗法,所以证据必须是和“疗效”有关的,这样A、B可以排除;而D项所表达的“人们对新疗法的效果不满意”的意思显然与论点相悖,也被排除;题干中提到了新疗法在改善和使患者痊愈两方面的作用,而只提到传统疗法的治愈率而忽略其改善病情的能力,所以在文中可以增加,也就是C的内容。

89.D    【解析】本题主要是寻找支持论点的论据。题干中的论点是“检验司机走直线的能力是检验其是否适于驾车的最可靠的指标”,A项显然与这一论点相悖,而B项显然是违背常识的,C项的说法也明显与论点相左,所以只能选D项:血液酒精含量高仍能正常驾车→所以即使检验出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也不一定就不能正常驾车→这种检验的可参考性低,正好说明了论点。

90.C    【解析】首先看(3)由于有三种牌共20张,如果其中有两种总数超过了19,也就是达到了20张,那么另外一种牌就不存在了,这是与题干相矛盾的,由此可见(3)的说法正确,这样可以排除选项A;(1)的论述也不正确,可以举例来说明,假设三种牌的张数分别是:6、6、8,就推翻了(1)的假设,所以(1)不正确,这样B、D都可以排除了。

91.D    【解析】从题干可以知道,小李的观点主要是:由于广告厂商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将高额的广告费用转嫁到观众头上,这样奥运会的观众没有从拉的广告中得到经济利益。要削弱这种说法,就要找出与之相悖的选项。A项显然不能,B项虽然是事实,但却不能推翻小李的说法,C恰好证明了小李的观点,D由于广告支出是常量,所以广告商也不会提高商品价格,消费者自然也就能从中获益。

92.A    【解析】用户的不满不会对节约用水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所以(3)应该排除,也就是说,B、C、D三项都不能选。

93.B    【解析】题干中指出,高等院校在招收新老师时,除了具有博士学位的,还有少数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由此A项论述错误;C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题干中说明,我国高等学校中只有对新老师有博士学位的要求,事实上,大多数老的教授并没有博士学位,所以D说法错误。

94.D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动物的价值并不能简单的判定,所以A、B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同时题中只强调保护濒临灭绝动物需要高额费用,并没有说支付这些费用是不可行的,故C项错误。

95.B    【解析】题中的75个婴儿在长大后偏侧性发生变化的只有5个,说明大部分人的偏侧性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B不能从正文中推导出来。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96.B    【解析】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97.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禁止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女工。”而选项B中女工已经年满17周岁,所以并没有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98.A    【解析】我国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公民属于未成年人,A项中被迫嫁人的女儿超过了18岁,不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范围。

99.D    【解析】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对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工作进行协助。

100.D   【解析】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的各部和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可以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参见宪法第89条)。

101.D   【解析】政府采购制度就是约束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以实现公共职能的制度。《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功能,是以法律方式强制地为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的采购行为引入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灵魂和内在精神。

102.D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视“关键的事情”,还要善于处理“一般的事情”,由此推断,最应重视的是不同事情之间的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103.A   【解析】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这就要求组织的领导者既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

104.B   【解析】税率过高会抵制消费,所以C错误。如果目前税率处在拉弗曲线的40%以下的某处,则提高税率,可增加税收;相反,如果目前税率处在拉弗曲线的40%以上的某处,则降低税率,可增加税收。所以A和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

105.C   【解析】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的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通货紧缩时则相反。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本题选择C。

106.A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是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原则,也是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107.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在主体上的适用范围包括在中国从事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活动的中国法人和中国其他组织。

108.B   【解析】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刑法关于盗窃罪的概念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109.D   【解析】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副审计长公开表示,我国在今后将逐步推开绩效审计。

1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政府组织权。宪法规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其实本题还可以有另一个解题思路,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决定一些级别较低的领导人选,那么它无权决定的一定是被选答案中级别最高人员,即国务委员。

11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诉讼中的地域管辖中的专署管辖。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而房屋就属于不动产,因房屋引起的诉讼应由其所在地法院,即朝阳区法院管辖。

112.C   【解析】国务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我国宪法赋予了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性行政工作的权限,负责划分各部委、各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职责,并实施监督,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113.C   【解析】法律生效有以下几种方式:(1)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2)法律本身规定具体生效的时间;(3)由另外的专门决定规定法律生效的时间;(4)规定法律颁布后的一定时间后生效。不管以何种方式,法律都要明确规定实施日期。法的效力的指向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114.C   【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的法人分类: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中国摄影协会属于社会团体。

115.A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乡镇政权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是国家依法在农村建立的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116.C   【解析】所占的比例=×100%=×100%=34.15%。

117.A   【解析】教育学增长率=〔(79.8-52.6)÷52.6〕×100%=51.8%。经济学增长率=〔(65.9-57.3)÷57.3〕×100%=1.5%,管理学增长率=〔(193.2-139.9)÷139.9〕×100%=38.1%,医学=〔(79.5-62.6)÷62.6〕×100%=26.7%,故选A项。

118.B   【解析】本题计算方法同上题,但不必算出最终结果。

119.C   【解析】2001年在校生为7190.8千人,也就是一、二、三年级的总数,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到了2002年就成了毕业生,所以2001年三年级的学生有1337.2千人,一、二年级的学生就共有7190.8-1337.2=5853.6(千人),2001年一、二年级的学生到2002年就成为二、三年级的学生,而2002年在校生(即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总和)共9033.5千人,所以2002年的一年级生也就是新生人数为9033.5-5853.6=3179.9(千人),换算为万人,是318万人。

120.B   【解析】各学科2001年在校生除以2002年在校生,所得比值最大者即是答案。

121.A   【解析】从材料可知,京津冀的空间联系松散,而并没有说产业联系不紧密。所以选A。其他三项均可从材料中得知。

122.D   【解析】直接计算得结果:北京为37.9%,河北为61.9%,天津为36%。

123.C   【解析】2003年的投资额为5000×(1+20.9%),2004年的投资额为5000×(1+20.9%)(1+20.9%)=7308.4。

124.B   【解析】题干中指出,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乱,要强化各个区域的职能分工,必须要三个城市的共同合作。

125.C    【解析】设全国平均水平为X元,由于河北比全国低14.6%,那么就是(X-7239)÷X=14.6%,X=8476.58,同理求得结果为63.8%。

126.D   【解析】设96年的总值为X,那么由表格可以得出下列等式:X÷200=111.7,得出结论。

127.C    【解析】从表中说明可知,计算公式为:=-1,由图知,1994年:=96.9,计算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负增长,同理1996年增长10.2%,2002年增长13.7%,2003年增长11.9%。

128.C   【解析】由图可知,除了1993年和1998年外,第三产业的指数都高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29.B   【解析】设2003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X,2002年为Y,2001年为Z,那么=111.9,=113.9,由此可知=1.274,所需要计算的为-1=0.27。

130.D   【解析】本题用排除法。A项设1995年总值为X,1994年为Y,1993年为Z,则=107.6,=98.1,计算出=1.076×0.981=1.056,说明X比Y大;同理可以得出B、C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D。

131.A   【解析】由图知,超过200个小时的月份有3,4,5,6,7,8,9,11八个月。

132.C   【解析】日照最多的月份是6月,大约320个小时,最少的是1月,大约100个小时,二者的比值是3.2。

133.B   【解析】北京日照时数之和约为780个小时,哈尔滨为820个小时,上海为515个小时,拉萨为705个小时。

134.C   【解析】一月和三月相差约100个小时,二月和五月相差约80个小时,二月和七月相差约160个小时,十月和十二月相差约100个小时。

135.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份是各个城市日照时数差别最小的月份。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