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考判断推理之真假判断中的矛盾关系

来源:公务员    发布时间:2012-12-04    公务员辅导视频    评论


  在判断推理的逻辑判断模块中,真假判断是其中常常考察的一类题目,真假判断的题目特点在于题目中给出的诸多条件的真假是不确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利用题目已知内容尽心下一步的推理,就必须先对题目中以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只有明确已有命题的真假,才能化未知为已知,从而进行推理,矛盾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这里公务员考试研究专家以一道题目进行深入分析:
  例: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
  A. 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 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 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 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这是一道简单的真假判断题,我们要通过这样一道题来总结矛盾关系在这类题目中的具体应用。首先我们要先了解矛盾关系的特点:如果两个命题间存在矛盾关系即两者间互为否命题,那么两个命题必须一真一假,而且只能一真一假:若原命题为真,则矛盾命题必为假,反之,若原命题为假,则矛盾问题为真。
  对本题而言,通过甲、乙、丙、丁四人的表述,可以发现乙和丁之间是一组矛盾关系,那么二者之间必定一真一假因此,四人之中唯一的假话,必定在二者之间。此时需要考生注意到的问题就是,一旦确定了真话或假话的范围,那么其余表述的真假就一同确定了,如本题,甲、丙的表述就一定为真话,所以丙是案犯,且丁是主犯,因此此题选B。
  通过此题,考生应该意识到矛盾关系在真假判断题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题目当中如何快速、准确的定位矛盾关系,就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矛盾关系的特点之一就是主体一定要保持一致,只有主体一致的命题,才可能形成矛盾项。
  考生也应该注意总结一些在考试中常见、常考的矛盾关系,如"A或B"的否命题是"非A且非B","A且B"的否命题是"非A或非B","所有的S都是P"的矛盾命题是"有的S不是P"等。将这些常用的矛盾命题进行实记,对于提高考生对题目的敏感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考生的应试效率,从容应对真假判断类的题目。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