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试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划分3类别

来源:事业单位    发布时间:2012-12-09    党政公选辅导视频    评论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全市6000多个事业单位和10多万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桂林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上获悉,事业单位改革被列入机构编制部门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和切入点。从今年起,我市将按照社会功能逐步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事公益服务的三大类别。

  对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统筹考虑机构职能的优化整合,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完善过渡政策,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换运行机制,使其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市场主体;对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激发其生机与活力,强化公益属性。

  事业单位改革将通过选择一些基础好、服务面广的事业单位,做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此外,今年底前,我市还将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重点是重新对事业单位的机构、主要职责、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要素进行明确,为下一步分类改革打好基础。

  会议强调,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期间,原则上不增加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并严禁借改革之机提高机构规格、扩大机构规模、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干部,维护好单位的工作秩序。

  延伸阅读

   2011年,我市已完成了市直46个部门的“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机构设置,科学合理地调整了编制。其中,对工业与信息化、人事与劳动社会保障等职能进行了整合,将市扶贫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市金融办、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调整为市政府管理的部门机构。通过改革,新组建部门5个,调整规范部门4个,撤销部门1个,部门更名1个,由政府工作机构改为事业机构2个。另外,还撤销了2个挂牌局牌子,清理规范了原在部门内设置的6个市级议事协调机构。政府部门行政编制比改革前减少54名,内设机构减少5个,科级领导职数减少20个,规范科室名称137个。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