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转型期农村信用社面对的主要问题

来源:农村信用社    发布时间:2012-12-06    农村信用社辅导视频    评论

  农村信用社成立至今,历经多次变革,涉及体制、机制以及经营管理模式。作为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基层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信用社变革的根本动因在于基层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现时期,随着国家连续几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支持“三农”发展,以及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文化环境得以优化。农村信用社这个基层金融机构面对的经济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从其自身来说,也进入了一个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体制上要建立健全股份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发展为现代金融机构;微观运行机制上,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是调节现行制度与现实发展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目前信用社面对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需要与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现代银行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董(理)事会到高级管理层的组织体系和监督机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能够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实现银行业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督促引领下,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成效明显,基本建立了“三会一层”,即股东大会、董(理)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但由于历史原因,这种公司治理结构尚不成熟,处于“形似神不似”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发挥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的应有效率。

  股权分散化,所有者缺位,导致内部人控制。农村信用社虽历经多次改革,但产权不清晰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有合作制之名,无合作制之实;有股份,而无“股权”,股份所有者没有或不能行使相应的权利。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实现银行化改革的目标,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但增资扩股的对象大多为信用社内部员工或其亲属,缺乏现代公司治理的观念和意识,缺乏具有战略意义的机构投资者。且这种方式下股权过于分散,致使信用社产权虚化,没有一个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经营管理层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董(理)事会与监事会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董(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职责不清,决策权与经营权难以分离,外部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缺失。

  二、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匮乏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引领下,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这从基层信用社逐年增长的存款量可窥一斑。农村居民财富的增长,必然派生出大量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农村的理财需求是被忽视的一个潜在市场。而反观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仍局限于以往的传统业务,缺乏产品创新能力和现代金融营销观念。

  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民有理财“之财”,而无理财“之力”。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将派生出更多的新的金融需求,但由于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对新兴金融产品缺乏了解,或无能力接触,这种需求上处于“潜在需求”阶段。

  第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的需求与当前金融供给主体单一之间的矛盾。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既有服务于“三农”的批发零售型商业企业,又有基于产业链条延伸的工业企业,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种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其要求提供的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也应是多层次的,如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而反观当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银行机构新设网点增长缓慢,新型金融机构难以形成有效发展,大多数基层乡镇只有信用社、邮政银行提供金融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金融需求。

  三、微观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①从信用站、协理员制度看基层信用社委托——代理机制。基层信用站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从信息经济的角度讲,其是信用社与客户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一方面,信用站吸收存款,代办存取款业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因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无力自主办理业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信用站是接受广大客户的委托,代理其与信用社发生业务往来。另一方面,信用站接受信用社的委托,协助办理各项贷款事务。农户贷款具有自己的特点,如授信个体较多,金额较小,信息成本较高,信用社充分发挥信用站源于基层、信息掌握比较充分的先天优势,可大大降低信用社作为授信方的信息劣势。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信用站在运转过程中也存有缺陷,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户投资、经营渠道增多,信用站人员受自身水平的局限,信息筛选能力弱化;信用站本质上是个信息站,是信息的收集者与出售者,但有些信用站实质上是信息的垄断者,信用社在信贷信息方面过度依赖信用站,无意识的给广大农户一种假象,好像信用站是信贷授信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信贷中介,这个环节的出现必然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

  ②从基层信用社服务质量看人事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基层信用社服务质量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有信用社面对的广大客户有关,农村小额存取款业务繁多、现金流量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服务人员少,工作压力大。另一方面在于信用社在人事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现存的规章制度动辄以罚为主,缺失执行到位的完善的考核体系和人事培训机制。现在信用社人员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员工缺乏事业的归属感,不是把信用社工作当做人生的必然选择,而更多是现阶段迫于就业市场压力和当地人才市场缺乏流动性之下的一种无奈之举,“以社为家,献身信合”一句空话而已。

  ③从信贷“三查”看现行信贷管理体制。“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是贷款流程管理的基本要求,贷款“三查”制度对保证贷款质量,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但现行贷款制度执行不力,贷款“三查”流于形式,贷前检查不实、贷中审查不严、贷后检查不力。致使信用社不能及时掌握基层经济状况的变化,管理滞后,风险积累。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