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GRE数学经验:多练习,求完美

来源:GRE考试    发布时间:2013-01-03    GRE考试辅导视频    评论

  11.19的GRE已经过去了,对于我来说,那段为GRE而醉生梦死的日子永远的结束了,现在,那根绷紧到极致的弦突然松了下来,我还有有些没适应过来,对那段日子还是充满了怀念。我在今年二月份报名上了新东方,学GRE,之前有关GRE的一点没弄,红宝没看,四月中旬AW,然后6G—最后一场老G,死的很惨,V—480,Q—700,那个Q的成绩,都觉得自己没脸做中国人了--尤其,作为一个985工科院校的苦逼男,整天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勒让德、贝塞尔函数打交道的人,实在是颜面丢尽。6G出分时,那叫一个透心凉,当时都决定放弃出国的打算,转而保研,我在假期8月份都在联系导师了,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彻底的轻松下来了。只是6G之前曾报了TOFEL考试,不想浪费那一千多块钱,所以决定假期中再专心搞搞托福。为了托福,我专心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假期,全部精力都投在这上面,并且是二战),然后就是9.25的托福,当时我已经写了保研的申请,后来托福的感觉还不错,考后2天,成绩还没出,保研就要最终决定了,我匆匆茫茫向学校递交了弃保的承诺书,因为内心里还是不太愿意留在国内,决定赌一把。就在交弃保承诺书的同时时,我报了11.19的GRE。从10.1开始,我就全心全意搞了一个多月,然后就到了11.19。先说一下网上给出的成绩吧,V—152,Q—165,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但是它至少可以用了。

  好了,言归正传,我谈谈自己对GRE的感悟--我的经验与教训。

  首先说Verbal Reasoning。GRE之所以那么令人闹心,是因为有两大拦路虎--词汇和阅读。

  词汇:量大,难记,易忘,易混。我的解决办法是,初次接触时,背红宝书,因为那时候的词汇量实在太小了,即使有托福的基础。每一个考G的人都必须接受红宝书的洗礼,熬住它的折磨,虽然它对一些词的示义并不精准,但它仍是不可替代的。背单词的方法我推荐杨鹏的17天中讲的,虽说他的有些太理想化,操作难度很大,但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基本方法还是沿用他的。这是打下词汇基础的阶段,很重要,大概一个月之后,词汇已经暴增,但是记的还不熟、不准,需要继续温习。到考前2个月,重点应放在琦叔的3000上,因为3000收词都是主考的重点词汇,并且示义精确,每个词的不同意思出现的次序合理,不像红宝,有很多主考的意思放在后面,前面出现的又不是它真正想考的。另外,杨子江总结的那些词对也是精髓,要好好背,做过陈圣元填空的应该不难看出来,他那些词对就是从那些题目中抽出来的。

  阅读:文章晦涩,句子难懂,选项长,迷惑性大,正确选项与陷阱的相似性高。入门阶段,建议先认真研习杨继的GRE阅读的第一部分,(或者直接上手做NO题、国内题,做个十几套,时间、正确率不管,对阅读有个大致感觉后再看也可)从开始就树立对阅读的正确理解,做阅读的始终都应该贯穿着杨继的精神,这本书确实是经典中的经典。杨鹏的难句是GRE阅读的另一部经典之作,看这本书时,我自始至终都都饱含着对杨鹏老师的深深的敬佩,他的经历给我很大的鼓舞,在我被GRE折磨的体无完肤,沮丧到极点的时候让我振作。难句的主要作用是让我们熟悉GRE句子的编写方式,以至于在做阅读时不会感到头昏脑胀;他的意群训练不仅让我们的阅读效率提高,还增强了阅读完整性,有益于理解句子。难句作为阅读的基本功训练是极好的,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水平,消除对阅读的恐惧感,更重要的是,对填空、数学也有很大帮助--题干读的快了。GRE难句建议先做完NO题和国内题再练,这样会更有目的性,效果更明显。一开始接触GRE时也可以连难句,并训练意群,但是建议读GMAT的句子,而不读GRE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做到GRE阅读时有失真的感觉。难句是一本好书,但它还是有明显的缺点的。它太过于注重纯阅读的技术性,而把单句阅读与文章理解割裂开了。举例说明: (018)The physicist rightlydreads precise argument,since anargument that is convincing only if it is precise loses all its force if theassumptions on which it is based are slightly changed,whereas an argument that is convincing thoughimprecise may well be stable under small perturbations of its underlyingassumptions.本句不用硬读,更不用管主句加上从句加在一起一共有几个。Whereas前面的较难,未必一眼就看的清,但whereas后面是说,an argument that isconvincing though imprecise may well be stable under small perturbations of itsunderlying assumptions,这个很好懂,那么读完whereas后的,自然可猜出前面是说an argument that isconvincing though precise cannot be stable under small perturbations of itsunderlying assumptions,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句并不算难,远远不会是5+的难度。(046)Unless they succeed,the yield gains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will belargely lost even if the genes in legumes that equip those plants to enter intoa symbiosis with nitrogen fixers are identified and isolated,and even if the transfer of those gene complexes,once they are found,becomes possible.本句2个even if后接的分句都较难,结构较复杂,专业名词多,但真正做阅读时,我们不一定要搞懂它,这句话的核心是说theyield gains of the Green Revolution will be largely lost,后面的even if只不过是用来让步,并不是阅读的重点,其目的是着重强调GreenRevolution可能会失败。打个比方:GRE阅读很难、容易做错,even if你的阅读水平很高,andeven if你读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题。这个句子核心意思是说GRE阅读很难、容易做错,两个even if只不过是用来佐证这个主题,所以不必读的特别精细。再举一例:(099)Although it has been possibleto infer from the goods and services actually produced what manufactures andservicing trades thought their customers wanted,only a study of relevant personal documents writtenby actual consumers will provide a precise picture of who wanted what.由although引导的第一个分句较复杂,主要是倒装,infer A from B变成infer from B A,但真不是重点,重点是onlya study of relevant personal documents written by actual consumers will providea precise picture of who wanted what,这句很明了,不难理解,although的那个分句读不懂没关系,它只是铺垫而已,或者读although句时,带上一种取非的观念,它说是possible toinfer from…,应该想到它重点是要讲这是不可行的。讲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读难句时,应该认认真真,要都读懂,这是阅读的内功修炼,而真正做题时却不必要,并且在那么有限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全懂。所以我认为,平时训练难句时,不但要读懂,读懂后还必须想一想,哪些是重点,哪些不读懂也行,哪些可以直接跳过。我猜想,有时候分句特别难懂,ETS的意思或许根本就没想让你读懂,而是让我们从其他分句推断出它的意思,我们又何必非懂不可呢?再说一下杨鹏老师的集中突破法。这个方法是很好的,时候后期突破时用,只要坚持下来,必然会有巨大飞跃,只可惜我当时因为时间太紧了,没有完全做下来,但也提高了不少。建议照着做,认认真真分析,虽然很痛苦,但坚持下来,必有很大收获。我补充一点,在分析时,还应该想想,读文章时,哪些要详读,哪些可略读,哪些可直接跳过。关于抽象词,建议大家好好总结,应该很有用的,我没弄,是因为没时间。关于逻辑单题,这是新GRE里增加的,做陈虎平的逻辑10套就行。以前才开始时,逻辑题不会做,都有点想放弃了,因为它比重不大,后来我只是做了一下陈虎平的逻辑10套中的前4套就有些感觉了,其实逻辑题不难,难句的火候到一定程度的话,这东西不足为惧。关于填空,我觉得自己做的比较失败了,没有太多经验。当时准备6G时,看的是陈圣元的填空,他的书确实是经典,即使是新G,也值得好好研究,因为很多思想方法还是不变的。准备新G时,我就做了普林斯顿1014的drill,新东方绿皮一点儿没做,现在看来,可能错了。关于AW,应该投入尽量少的时间,作为工科专业,3.5足够。Argument强烈建议placebo的简单粗暴就能写好argument,我这次新G,整个AW就用了2天时间准备,argument的模板基本上是参考placebo的模板改出来的;issue则是参考考托福时戴云教主的句型,我个人感觉还不错。修锐和张雷东的北美范文是很好的书,时间充裕的话,建议好好研究,整个AW的准备周期建议不要超过1个月,战线不要拉太长,重点是Verbal和Quantitative。

  简要总结一下,单词:前期打基础时用红宝,方法用杨鹏的17天,一次大量,多次重复。中后期琦叔的3000很重要,要好好背。阅读:杨继的是精髓,应该始终贯彻他的精神,杨鹏的是内功,一定要照他说的认真读,但从解题的角度上说,却不必那样读,要寻找更简便的方法去读,多推理,不要死读,除非迫不得已。集中突破法,研究文章时确实比较痛苦,但提升很大,建议后期使用。填空:陈圣元的还是很有价值的,要认真研究,找找感觉,后面怎么弄,我也不清楚,这个我搞的不好。整个GRE的准备周期,建议6个月左右,(不包括AW)不要太短,否则会后悔的,我就后悔了。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考试时的字体和word版的老G题目、陈虎平的36套是不一样的,考前一定要做PP,适应其字体,否则考试时可能会有负面影响。

  下面谈谈Quantitative Reasoning。大家都说这个简单,说什么是中国人基本上都800,这纯属无稽之谈。Q单单从数学的意义上来说,确实不难,把它用中文出的话,初中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能随便秒杀。然而,第一,它是英文的,这就涉及到读题的能力。要是有关键的单词不认识,再简单的题也没法做;并且,有些很简单的题,题干却很长,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读清楚,这就对阅读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是读个题目都弄得筋疲力尽,解题是很受影响的,建议多读杨鹏难句以提高能力。还有就是思维方式,大家都把QuantitativeReasoning叫做数学,其实这个叫法就有问题。在我看来,它是基于Quantitative的Reasoning,重点是放在Reasoning上,而很少有十分生硬的计算,做题时,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得出答案,而避免繁杂的计算。虽然现在有计算器,但我觉得这个东西不是十分必要,还是有些耽误时间。建议大家多练练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乘除法,不要认为自己多么牛逼,即使是我们这些学过高数、数学物理方法,成天跟数学打交道的人。其实回过头来想想,自上初中,纯数字的计算就比较少了,都是代数运算,而不是算数。我们现在的算数水平肯定不及小学时候,至少我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天天干这个,以后接触的数学越来越高深,但简单的算数却不是那么熟练了。所以说,建议多做一下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乘除法,能很快熟练起来,又花不了多少时间。这样的话,考试时遇到三位数以下的加减乘除就直接秒杀,很方便,三位数以上的乘除再用计算器,其实这种情况很少。一战时我就是太过于轻视数学,以至于考的一塌糊涂,后来痛定思痛,对数学给予一定重视。二战我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准备,数学也就把新东方绿皮比大小做了10个section,5选1的计算做了3个section,图表做了9个section,套题做了5个section,做了一套PP,就考试了。时间充裕的话,数学绿皮是值得好好做的,主要是找感觉。我最大的失误是OG上的math review没看,知识点并没完全梳理,考试时出了3、4个有关平均数、标准差计算的题,当时就有些傻眼,一开始标准差的定义老想不起来,毕竟是初中的东西了,6、7年没接触了,很是眼生。先果断做了其他题,再回头做这些,后来还是搞出来了,也不知道对了没有,估计数学扣分就扣在这上面了。我是时间太紧,确实无奈,建议后来考G的人好好安排时间,不要弄的手忙脚乱,否则总会有顾虑不周的地方。Mathreview一定要看啊!!!

  小总结一下:绝不要轻视数学,practice makes perfect! 要寻求最简便的解题方法,避免大量复杂计算,简单的加减乘除要熟练,尽量不要用计算器,知识点要详细梳理,不要遗漏,这样才是完全之策。

  最后,心态很关键,对分数的要求不要太高,否则心理压力太大,不利于发挥。分数的目标建议定在自己稍微努力一下就有希望达到的范围内(当然也不要太低),这样的话,回旋的余地较大,即使碰到难题也不会太心慌。

  在本文的最后,感谢很多热心人的无私奉献,让我收获不少,特别感谢。我的寄托之路大概到此为止了,还是有很多遗憾的,没有考出特别优秀的分数,主要是自己的安排失误。希望后来人能借鉴我的经验,更重要的是看出我失误的原因,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要做出合乎自己实际情况的安排,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还有一篇讲托福的文章,将于近期写完,感兴趣的到时候也可以了解一下。本文不敢说是什么牛逼之作,但我也付出了巨多心血,作为我对对GRE的一个纪念。

    》》更多GRE考生故事

  更多GRE资讯请访问》》》新东方网GRE频道

(实习编辑:于娜)

     我要报班》》新东方GRE课程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