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GCT)全国考试统考语文卷及答案

来源:工程硕士GCT    发布时间:2012-07-11    工程硕士GCT辅导视频    评论

32.文中“‘石壕吏’……半夜捉人”是_____的作品记叙的情景。

A.白居易 B.元九 C.杜甫 D.柳宗元

 

33.下列文中各句的修辞手法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是

A.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B.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

C.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

D.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般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

 

34.下列各句中的“是”,系判断动词用法的为

A.寂寞是一种清福。(第一段第一行)

B.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第一段第七、八行)

C.也可以说是。(第四段第一行)

D.稍异于是。(第四段第八行)

 

35.作者所说的“寂寞”是指

A.寂寞是一种值得享受的清福。

B.寂寞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渺小。

C.寂寞是不为外物所困扰,保持自我和内心宁静的一种心境。

D.寂寞是逃避现实的唯心论,是高韬隐遁。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最后一瞬间

 

谁也没想到,刑警吴一枪与他们追捕的最后一名歹徒在一片空地里狭路相逢。这之前,吴一枪已追赶逃犯一个夜晚。那里树密山高,与战友已失去联系的他只能孤军作战。

 

黎明时分,在林子间相距不足百米歇息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站住”。吴一枪心里明白,刚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浑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吴一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的枪对准他。歹徒脸上挂着绝处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枪神,可惜你没子弹了……”

 

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别说只有20米左右这么近的距离,凭手中这支用了几年的64式手枪,只要在最大射程50米以内任何点上,他都可以毫无疑义地撂倒对方。要不怎么是吴一枪呢!就连罪犯们都称他“枪神”。谁要是与他遭遇,一般是不敢对射的。

 

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轻声说:“你很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准头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两次对空鸣枪,两次开枪打伤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五次鸣枪,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并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睛。

 

“是吗?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吴一枪轻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7.62毫米枪眼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不可能!别骗人啦……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现场击毙的罪犯!”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这句话刚出口,吴一枪感到对方全身明显地打了一个激灵。

 

歹徒紧盯着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人举枪的影子。

 

“一!”吴一枪纹丝不动,只是双眼匕首般刺向对方。此时,他把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自己那双并不算大的眼睛上。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平时训练要“准”,实战则要“快”,这是一条铁律,必须出枪快、发射快。对射时,聚精会神、枪人合一。而这些对于吴一枪来说,是有过血的教训的。那次缉毒战,因为心想身后有记者,就想把枪打得漂亮,甚至动作也潇洒一些,在甩手射中屋顶一名歹徒的小腿的同时,稍一迟疑,对方枪响之后,一位老刑警为掩护他而中弹扑倒在他的肩头……

 

“……二!”声音洪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了林间,这是警察与一名逃犯共同在演绎着一次空前的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其实,吴一枪只是嘴角稍微一动,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存在自己的脸上了。同时,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一粒汗珠清晰地从鬓角滑过脏乱的脸颊。

 

“三!”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的空地的一刹那,_______地大喝一声,声震长空。

 

“叭……”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在他发出“三”的同时,歹徒竟然再次打了一个激灵,扣动扳机时,子弹打飞了。

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翻过歹徒那沾着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查发现,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病变的心脏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破了……

 

(奚同发《最后一瞬间》,载于《梅州日报》2006726日)

 

36.对题目“最后一瞬间”理解错误的是

A.正义战胜邪恶的最后较量

B.吴一枪开枪的最后一瞬间

C.吴一枪刑警生涯的最后一瞬间

D.吴一枪战胜歹徒的最后一瞬间

 

37.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最贴切的是

A.铿锵洪亮 B.威武雄壮  C.斩钉截铁 D.英姿飒爽

 

38.下列文中描述,不能表明歹徒在吴一枪的空枪面前胆战心惊的描述是

A.歹徒打了一个激灵 B.歹徒紧盯着吴一枪

C.歹徒已没了呼吸 D.歹徒的苦胆也破了

 

39.对“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A.是对那次“血的教训”的弥补

B.进一步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40.歹徒的死亡不是因为

A.大脑过度紧张 B.心脏不能供血

C.苦胆破了 D.子弹打飞了

 

(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在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了许仙;青蛇化作丫鬟,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做《义妖传》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上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了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这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俶塔”,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义妖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那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鲁迅《论雷锋塔的倒掉》,选自《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1.文中成语“荼毒生灵”中的“荼”念作

Achá Btiǎn

Ctú Dshū

 

42.根据这篇短文,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白蛇是一个善良、勇敢、对爱情坚贞的女性,是受法海镇压的被压迫者。

B.法海是一个道貌岸然、不守本分、虚伪卑鄙的封建卫道者。

C.雷锋塔是一座不义的“镇压的塔”。

D.雷锋塔的事情,作者都忘记了。

 

43.作者对“蟹和尚”这一民间想象的法海形象的态度是

A.嘲谑 B.喜欢 C.可怜 D.无所谓

 

44.根据这篇短文,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最贴切的是

A.对传统秩序的不满意

B.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同情

C.对一切非人道束缚的反感

D.对一切堂皇叙事的痛恨

 

45.这篇短文的风格是

A.愤怒批判 B.即兴嘲讽  C.客观中立 D.怡然自得

 

(四)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包括一些海洋学科普作家在内的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在大海深处的巨大压力之下,人体会被压扁。实际上,情况似乎并非如此。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本身也是由水组成的,而水―用牛津大学弗郎西丝·阿什克罗夫特的话来说-“_____,因此人体仍会保持与周围的水一样的压力,不会被压死。麻烦的倒是体内的气体,尤其是肺内的气体。那里的气体确实会被压缩,但压缩到什么程度才会被致命,这还不知道。知道最近,人们还认为,要是潜到100米左右的深处,肺脏会内爆,胸壁会爆裂,他或她就会痛苦地死去,但裸潜者反复证明,情况恰好相反。据阿什克罗夫特所,似乎“人可以比预想的更要像鲸和海豚”。

 

然而,许多别的方面可能出问题。在使用潜水衣——即用长管子连接水面的那种装备——的年代,潜水员有时候会经历一种可怕的现象,名叫“挤压”。这种情况发生在水面气泵失灵,造成潜水衣灾难性地失压的时候,倒霉的潜水员真的会被吸进面具和管子。等到被拖出水面,“衣服里剩下的几乎只有他的骨头和一点儿血肉模糊的东西”,生物学家J.B.S.霍尔丹在1947年写道,惟恐有人不信,他接着说,“这种事真的发生过。”

 

然而,在大海深处真正可怕的是得弯腰病(减压病)——倒不是因为这种病不舒服(虽然不舒服是肯定的),而是因为发生的可能性大得多。我们呼吸的空气里有80%是氮。要是将人体至于压力之下,那个氮会变成小气泡,在血液和组织里到处移动。要是压力变化太大——比如潜水员上升太快——体内的气泡就会泛起泡沫,犹如刚刚打开的香槟酒瓶那样,堵塞了细小的血管,造成细胞失氧,是病人痛得直不起腰。这就是“弯腰病”这个名字的由来。

 

自古以来,弯腰病一直是潜水采海绵人和潜水采集珍珠人的职业病,但是19世纪以前没有引起西方世界的重视;而且,还包括那些不湿身体(至少不会湿得很厉害,一般不会湿到脚踝以上)的人。他们失沉箱工人。沉箱是密封的干室,建在河床,用于建造桥墩。沉箱里充满了压缩空气;当工人们在人造压力的条件下工作很长时间走出来的时候,他们会经历轻微的症状,比如皮肤刺痛或发痒。但是,无法预料的是,少数人会持续关节痛,偶尔痛得倒在地上,有时候再也爬不起来。

 

(比尔·布莱森《孤独的行星》选自《万物简史》,接力出版社,2005

 

46.根据上下文,文中“______”处阿什克罗夫特的话最有可能是

A.实际上是会变形的

B.实际上是压不扁的

C.实际上是会被压扁的

D.实际上是可以对外产生压力的

 

47.下列最能反映出“人可以比预想的更要像鲸和海豚”的选项是

A.人体在100米左右的深水中可以保持与周围的水一样的压力,不会被压死。

B.人类在100米左右深海潜水可以不依赖氧气的供给。

C.人类在100米左右深海潜水可以不依赖潜水衣的保护。

D.人类可以像鲸和海豚一样适应压力的突然变化。

 

48.文中第二段“挤压”灾难发生的原因是

A.潜水衣破裂

B.气泵停止对潜水员输送氧气

C.空气猛地离开潜水衣

D.深水中的高压导致潜水衣的变形使人体被挤压

 

49.根据本文,下列属于造成“减压病”的原因的是

A.深水的高压使人的肌体无法忍受

B.深水中的高压使人的肺脏内爆,胸壁破裂

C.潜水员上升太快导致压力的突然变化

D.潜水员在深水中会经历可怕的“挤压”

 

50.在潜水过程中,不能避免“减压病”发生的

A.离开高压环境 B.消除气压变化
A.逐步回到水面 D.吸入不含氮气的氧气

 

答案:

1-10  CCABD  DBBAB  11-20  DDCDB  ABDCC  21-30  ACBCD  CCDBB  31-40  BCAAC  CCBCD  41-50  CDACB  BADCA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