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工程硕士GCT逻辑辅导:逻辑应试问题下

来源:工程硕士GCT    发布时间:2012-07-11    工程硕士GCT辅导视频    评论

  第十七个问题

  如何理解"能"和"最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支持上述论证?"

  这一提问方式可用于单选题,也可以用于复选题。用于单选题时,在诸选项中,只有一个支持题干。解答这类试题可运用排除法。用于复选题时,可以有不只一个复选项支持题干,解答这类试题时,排除不支持题干的复选项,全部选择支持题干的复选项,不必在排除后的复选项间进行支持力度的比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这一提问方式只用于单选题。这一提问方式说明,在诸选项中,可以不只一个支持题干的论证。解答这类试题,在排除不能支持题干的选项后,如果能够支持题干的选项不只一个,那还需在它们之间进行支持力度的比较,选择支持力度最大的作为答案。

  注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以此种方式提问的试题,在诸选项中,可以不只一个支持题干的论证。这里所说的"可以不只一个",并不排斥"只有一个"。很多以此种方式提问的试题,在诸选项中,事实上只有一个支持题干的论证。

  [例]

  在美国,实行死刑的州,其犯罪率要比不实行死刑的州低。因此,死刑能够减少犯罪。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质疑上述推断?

  A.犯罪的少年,较之守法的少年更多出自无父亲的家庭。因此,失去了父亲能够引发少年犯罪。

  B.美国的法律规定了在犯罪地起诉并按其法律裁决,许多罪犯因此经常流窜犯罪。

  C.在最近几年,美国民间呼吁废除死刑的力量在不断减弱,一些政治人物也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在竞选中承诺废除死刑了。

  D.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监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酝酿进一步犯罪的温室。

  解析:正确答案B。

  如果B项真,则可以认为,许多罪犯,为了躲避死刑的风险,宁愿采取流窜作案的方式,选择不实行死刑的州作案。这样,虽然实行死刑的州犯罪率因此下降,但全美国的犯罪率并没有下降。所以不能由此得出死刑能够减少犯罪的结论。

  其余各项均不能质疑题干的推断。■

  该题的提问方式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 这是一道单选题。

  [例]

  去年,冈比亚从第三世界国际基金会得到了25亿美元的贷款, 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今年,冈比亚向第三世界国际基金会提出两倍于去年的贷款要求,它的领导人并因此期待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增加10%。但专家们认为, 即使上述贷款要求得到满足,冈比亚领导人的期待也很可能落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支持专家们的意见?

  Ⅰ.去年该国5%的GNP增长率主要得益于农业大丰收,而这又主要是难得的风调雨顺所致。

  Ⅱ.冈比亚的经济还未强大到足以吸收每年30亿美元的外来资金。

  Ⅲ.冈比亚不具有足够的重工业基础以支持每年6%以上GNP增长率。

  A.  仅Ⅰ和Ⅱ。  B.  仅Ⅰ和Ⅲ。

  C.  仅Ⅱ和Ⅲ      D.Ⅰ、Ⅱ和Ⅲ。

  答案是D。

  该题的提问方式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

  这是一道复选题。

  [例]

  今年春节期间,B市没有一个市民因为燃放烟花炮竹而受到警方拘禁或传讯。这说明,B市关于严禁燃放烟花炮竹的法令得到了完全的实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

  A.大年初一凌晨,市民老张家的玻璃窗被邻居燃放的炮竹震碎。

  B.警方得到可靠举报,春节前夕,B市的几个地下窝点生产了大量的烟花炮竹。

  C.春节期间,警方收到十几个关于有人燃放烟花炮竹的电话举报。

  D.春节期间,B市多处出现火警。

  解析:答案是A。

  B市关于严禁燃放烟花炮竹的法令得到了完全的实施,意味着B市没有一个人违禁燃放烟花。题干由B市没有一个市民因为燃放烟花炮竹而受到警方拘禁或传讯,就得出结论,B市关于严禁燃放烟花炮竹的法令得到了完全的实施。这个论证可被质疑的地方显然很多。

  各选项的断定如果为真,都能对题干的论证提出质疑,但力度最大的是A,因为它断定的情况构成了对题干结论的直接否定。其余各项的力度都不如A。例如,D项断定的火警,不一定是燃放烟花所致;C项断定的电话举报,不一定属实;B项断定的地下窝点生产的烟花炮竹,不一定就销售出去;销售出去,也不一定燃放。

  该题的提问方式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这自然只能是一道单选题。

  第十八个问题

  什么是可行的解题一般要领?

  从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分配用于逻辑应试的时间,即恰当确定逻辑部分在整个GCT考试中的用时比例。如果必要,可占用一些其它科目的时间,但要做到刻刻心中有数,不可过多占用,盲目占用。

  先答最前面的若干题。一般地说,难题不会排在最前面的若干题。

  优先答多道试题基于同一题干的试题。

  优先答题干简短的试题。

  优先答熟悉的试题。所谓熟悉,是指或者在练习中已解答过的,或者虽然没解答过,但对试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已明显了解的。

  把直觉和思考结合起来,以缩短答题时间。通过大量解题来提高敏锐的直觉。多做规范的模拟试题,有利于提高此种直觉。

  碰到难题,先放一放。

  知识-能力型试题涉及相关逻辑知识,但解题不一定要运用相关知识。对任一试题,即使是知识-能力型试题,首先把它作为能力型的来思考,除非发现有必要思考相关的逻辑知识及其运用。

  能力型试题是能力型考试逻辑试题的主要部分,一般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或技巧,解题一定从对具体试题的具体思考出发,不要从所谓的技巧模式出发。

  如果题干较长,可先读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题干。

  备考解题,既要有选择思考(为什么选择某项为答案),又要有排除思考(为什么不选择其它项为答案);实考解题,尽可能既要有选择思考,又要有排除思考,特别是对于有干扰项的试题。

  第十九个问题

  什么是必要的解题辅助方法?

  有两种解题辅助方法,一种称为欧拉图示法,另一种可称为表格法,可以明显有助于解题思路的清晰化。

  先通过例题说明。后面的相关部分有进一步的讨论。

  下例用的是欧拉图示法。

  [例]

  1-2基于以下题干:

  所有安徽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理了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安徽来京打工人员当上了门卫;有些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也当上了门卫;所有的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

  1.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则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A.所有安徽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B.没有一个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办理了暂住证。

  C.有些安徽来京打工人员是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

  D.有些门卫没有就业许可证。         (答案是C)

  2.以下哪个人的身份,不可能符合上述题干所作的断定?

  A.一个获得了就业许可证的人,但并非是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

  B.一个获得了就业许可证的人,但没有办理暂住证。

  C.一个办理了暂住证的人,但并非是安徽来京打工人员。

  D.一个办理了暂住证的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  (答案是D)

  解析:题干的条件可以下图刻划。依据下图可清晰准确地解答该题。

  就业证

  暂住证

  安徽人

  门卫

  武校学员

  [例]

  刘健、马明、张益三个男生各有一个妹妹,这天,六个人一起打乒乓球,进行的是男女混合双打,并且规定,兄妹两人不搭伴。

  第一盘对局情况是:刘健和小萍对张益和小英。

  第二盘对局情况是:张益和小红对刘健和马明的妹妹。

  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刘健和小红、马明和小英、张益和小萍各是兄妹。

  B.   刘健和小英、马明和小萍、张益和小红各是兄妹。

  C.   刘健和小萍、马明和小英、张益和小红各是兄妹。

  D.    刘健和小红、马明和小萍、张益和小英各是兄妹。

  答案是A。

  ① 第一盘对局:由刘键和小萍是搭伴,可知刘键的妹妹不是小萍;由张益和小英是搭伴,可知张益的妹妹不是小英。

  ② 第二盘对局:由张益和小红是搭伴,可知张益的妹妹不是小红;由刘键和马明的妹妹是搭伴,可知马明的妹妹不是小红。

  ③ 由张益的妹妹不是小英和小红,可知张益的妹妹是小萍;由小红不是张益和马明的妹妹,可知小红是刘健的妹妹。

  ④ 由小红是刘健的妹妹,可知小英不是刘健的妹妹。由小萍是张益的妹妹,可知小萍不是马明的妹妹。

  ⑤由小英不是张益和刘健的妹妹,可知小英是马明的妹妹。(或者:由小红和小萍马明的妹妹,可知小英是马明的妹妹。)

  可借助以下表格解题,其中,√和×分别表示是或不是兄妹关系。数字表示推断的步骤:

  小英           小红           小萍

  刘健          × ④      √ ③         ×  ①

  马明          √ ⑤      × ②         ×  ④

  张益          × ①      × ②         √  ③

  第二十个问题

  如何发现"解题之扣"  ?

  [例]

  储存在专用电脑中的某财团的商业核心机密被盗窃。该财团的三名高级雇员甲、乙、丙三人涉嫌被拘审。经审讯,查明了以下事实:

  第一,   机密是在电脑密码被破译后窃取的;破译电脑密码必须受过专门训练。

  第二,   如果甲作案,那么丙一定参与。

  第三,   乙没有受过破译电脑密码的专门训练。

  第四,   作案者就是这三人中的一人或一伙。

  从上述条件,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作案者中有甲。 B.作案者中有乙。

  C.作案者中有丙。 D.作案者中有甲和丙。

  储存在专用电脑中的某财团的商业核心机密被盗窃。该财团的三名高级雇员甲、乙、丙三人涉嫌被拘审。经审讯,查明了以下事实:

  第一,   机密是在电脑密码被破译后窃取的;破译电脑密码必须受过专门训练。

  第二,   如果甲作案,那么丙一定参与。

  第三,   乙没有受过破译电脑密码的专门训练。

  第四,   作案者就是这三人中的一人或一伙。

  从上述条件,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作案者中有甲。 B.作案者中有乙。

  C.作案者中有丙。 D.作案者中有甲和丙。

  此题之"扣"是:假设丙没作案…

  答案是C。

  假设丙没作案,则甲没作案,则作案的是乙;又乙没有受过破译电脑密码的专门训练,不具备单独作案的条件。因此,三人中无人作案,与条件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作案者中一定有丙。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