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2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来源:工程硕士GCT    发布时间:2012-07-11    工程硕士GCT辅导视频    评论

西南大学2012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招 生 简 章

  一、报考条件及招生对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注:党校学历及地方学历均不予认可。
  二、报名方式、时间和报名费
  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先按以上要求进行资格自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6月25日至7月10日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 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并在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
  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网报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至报名考试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考生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由于证件遗失或尚未办理等原因,无法在现场确认时出具上述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证件类型应选择“暂无”。在现场确认时须签署《预报名承诺书》(附件1),并于10月10日至11日持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到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修改信息。届时未兑现承诺的,将无法下载准考证,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重庆市指定报名地点 报考类别
重庆大学(A区) 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风景园林硕士
西南大学 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西南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
  网上报名时间:6月25日—7月10日
  现场确认时间:7月13日—7月16日
  报名考试费:80元
  10月17日后,考生可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下载准考证。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2012年10月28日(第一阶段GCT考试)
  考试地点:西南大学第八教学楼(考生入场考试时将核验准考证、身份证件)
  四、招生领域、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招生领域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430112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电话:023-68254001)
自定 ① GCT(外语语种限选英语或日语)
② 计算机技术综合
430113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电话:023-68254001)
自定 ① GCT(外语语种限选英语或日语)
② 计算机技术综合
430128 农业工程
(工程学院,电话:023-68250071)
自定 ① GCT(外语语种限选英语或日语)
② 农业机械化概论
430132 食品工程
(食品学院,电话:023-68250355)
自定 ① GCT(外语语种限选英语或日语)
② 食品工程综合(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导论三选一)
430130 环境工程
(资环学院,电话:023-68250582)
自定 ① GCT(外语语种限选英语或日语)
② 环境工程学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考生当年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报考。各培养单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当年报考本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达到招生单位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申请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第二阶段考试。2012年全国联考GCT考试成绩一年有效。
  第二阶段,达到我校工程硕士招生“GCT”成绩基本要求的考生按学校通知参加专业考试及相关测试,凡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需填写《2012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 可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anzhao.swu.edu.cn下载),考生于第二阶段考试前将《登记表》交到研招办。我校根据考生的“GCT”成绩、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第二阶段的考试时间预计在2012年12月中、下旬进行,请注意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通知。
  五、资格审查及录取
  对考生是否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的审查,在录取前进行。考生须将现场打印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然后按要求将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交我校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资格审查时间另行通知,请注意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信息。
  考生所在单位不同意报考、不符合报考条件、提供虚假信息或不参加资格审查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六、培养方式、培养费及学习年限
  对合格考生以委托培养方式录取,按重庆市物价局文件,生物工程领域培养费为每生每年9000元,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校内培养费为每生每年8000元,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校外培养费为每生每年11000元,软件工程领域校内培养费为每生每年9000元,软件工程领域校外培养费为每生每年12000元,其他工程领域培养费为每生每年6000元。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学校与单位合作培养,可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送培单位应保证被录取的在职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设计)工作,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从入学到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至2年。
  七、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设计)工作
  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子项目,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体现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由高等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与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高级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联合指导。
  八、学位授予、毕业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须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参加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对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设计)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部认可
  的工程硕士学位。
  九、GCT测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注:(1)考生可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页(http://yanzhao.swu.edu.cn)最新动态及专业学位栏目了解最新情况及工作动态。   
  (2)以上内容若有变化,以上级文件为准。
  咨询电话:023—68254266
  参考书目:
  1. 农业机械化概论: 《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复习指南(第二版)》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版(第十二部分 农业机械化概论)
  2. 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学》 蒋展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 何国庆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阚健全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5. 食品工艺学导论:《食品工艺学导论》马长伟、曾凡坤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6. 计算机技术综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麦中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