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高考辅导直通车高考语文访谈文字实录

来源:高考    发布时间:2012-05-25    高考视频辅导    评论

板块四:古诗文鉴赏(含有四个能力元素:①古诗词鉴赏、②名句名篇默写、③文学常识、④文言翻译)

考查点:

古诗词鉴赏:一是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有以下三个特点:篇幅短小,一般在30字左右,适合考试时间;内容为考生能领会,切合考生能力;考查形式客观题与主观题并存。 考生备考这类题目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1.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形象,实际上包括多个方面。

(1)指诗歌中创造的人物形象。如2005年湖北卷《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写出了独自返回王宫的汉元帝凄凉孤独的形象。

(2)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如2005年全国B卷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3)指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往往并非纯自然的景物,它们常常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如辽宁两首诗中的“月黄昏”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复习诗歌的语言,要注意两点。一要理解诗歌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这些语句往往属于抒情议论句。二要对富有诗歌特色的语言进行品味。

诗歌的表达技巧,含义非常广泛。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抒情方法常用的词句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有象征、用典等;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等。

2.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评价古诗词作品,必须遵循艺术鉴赏规律。不可用阅读科技文的方法阅读古诗词。评价古诗词要读懂作品,首先要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来理解诗歌。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标题一般能揭示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提示诗歌的类别。其次,诗词曲的语言是“意象语言”,生动感性的外观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意”藏在“象”的背后。解题时要透过语言层、形象层去揭示作品的内容以及作者所持的观点态度。

此外,像名句名篇默写可以和文学常识一起记,千万不要写错字、别字,这6分决不可放弃;文言断句和翻译(5分——10分)断句时四看:一看常出现在句首句尾的虚词定句读(夫:发语词;也:居中或句末;焉:句首或句末);二看常出现句末的名词代词定句读;三看对话定句读;四看修辞定句读(排偶句、顶真等)。翻译时记住:第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二,有语境意识;第三,掌握“六字诀翻译法”即:一换:即“替换”。换一种说法是词语的翻译,把原文中的单音词扩展为双音词。二扩:扩展。是指对语意丰富的句子进行扩充翻译。三移:即移位。翻译时有些词语要移位。四增即增加。省去的成分要增加。五减:即减字。无实义的虚词、偏义或同义复词,有时可略去不翻译。铺陈排比的写法表现的类似内容,需要做适当的合并。六留:即留用。专有名词可直接放入译文中,不必再翻译。如人名、地名、朝代、官职、器物等。第四,翻译做到:信、达、雅。

复习策略:

①诗词曲鉴赏:重点抓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语言及表达技巧。每周鉴赏三首。

②默写和文学常识:热身到高考,每天读、看、背3——5篇。文学常识可采取零散记忆的方式。

③文言文断句和翻译:每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翻译一段陌生的文言文,直到高考。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