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学校、老师及家长的鼓励

来源:高考    发布时间:2012-05-25    高考视频辅导    评论

  近日,关于孩子报考志愿的事我经常上网查询,同时与周围一些家长探讨。对我而言,有许多启发,也有许多深思的问题。其中,我感触最深的问题是孩子需要学校、老师及家长的鼓励。
 
  儿子的报考志愿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一开始是关于文理分班问题,根据我们家长的经验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上文科班,而是选择了理科班。三年的事实证明,我们家长的选择是正确的,儿子也逐渐认可了家长选择的前瞻性。
 
  之后就是选择儿子高考后具体的专业分类了。如果儿子子承父业学机电类的专业就比较简单了,就像我在博文《子承父业——上大学选专业的一种趋势》(http://blog.sina.com.cn/u/49c1b0ca010005as)写到——
 
  臂非加长也,善假于物也。分析一下,这里有有利的一面,最起码父母在这些专业领域熟悉,能够给孩子予以具体指导或帮助;另一方面,父母的老师、同学等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优势,能够提供本专业的最新信息或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
 
  如此,儿子就能在很高的起点上学习,有一个家族的继承性,家长可继续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但儿子不赞成子承父业这个选择。理由是他的文科基础好,理综不好,不能学有关物理方面的,心里有阴影。他强调不学文科至少要学一个文理交叉的学科。同事的孩子也是如此,目前说不出学什么专业,但指出不能学有关物理的。在我的周围,也有其他同事的孩子因为物理成绩上        不去,改学文科的。看来物理真是把一些孩子“影住”了。
 
  儿子在高中三年,物理一科一直是他的“软肋”,成绩达不到班级平均线。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还是教物理的,让儿子感到很没有面子,自尊心严重受挫。一次,我参加家长会时了解到,物理一科大部分孩子成绩不理想,学校解释为此次物理题偏难云云。
 
  为什么我们学校、老师不像王金战老师那样因材施教给一些畏惧的孩子一点自信呢!我曾在《读者》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写他们在中学时都不怕学数学。毕业若干年同学聚会时数学老师揭秘才知道,在考试时她是分类给同学们发的考试卷,所以,大家的成绩都不错,学习积极性都很高。
 
  儿子的数学一直不错,每次成绩都在110分左右。按理说,凭他的智商和意志力是能学好物理的,真的不知道他“影”在哪里,“卡点”是什么?
 
我在另一片博文《我与同事比较中外“鼓励式”教育》(http://blog.sina.com.cn/u/49c1b0ca010004j5)中提到——
  在斯洛文尼亚的大学,教师对学生的鼓励程度列到期末测评表里,是要考核的,而且很人性化。这就是中斯两国教育的不同之处,把鼓励式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宽松的环境里学习。

  我们也提出对学生(孩子)要进行“拇指”(竖大拇指)教育,反对“食指”(指责)教育,尤其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更应该如此,因人施教。通过课堂老师、课外家长的鼓励,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增加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成长起来。
 
  事实上,我们的学校、老师,包括家长在这方面真的做得很不够。儿子在理综学习上有时表现得非常不自信,甚至说出“我不爱科学”云云。问之,他竟然是以物理成绩不好说事。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