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高考时政热点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来源:高考    发布时间:2012-05-27    高考视频辅导    评论

  5、广东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广东率先实行对外开放,形成了以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为“窗口”,以广州、湛江两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前沿,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对外开放的格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已由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缓慢的边题省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生产力水平较高、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广东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发挥本省的比较优势,确立了分类指导方针和不同政策措施,力争2005年广州、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西两翼地区达到宽裕小康水平,山区全面实现小康;2010年,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2021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过程中,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是怎样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统筹本省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广东的。

  参考: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件和客观件。广东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过程中,既注重省情,对事物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并注重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正是坚持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广东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全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确立了省内区域协调发展的分类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而进步。这是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结果。

  (3)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确立了本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制定切实对行的不同发展目标,提高了实际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4)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广东省委、省政府既注重统筹全省经济的全而协调发展,又突出重点地区率先发展,以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正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体现。(注:如果仅从某一要点论述,且阐述深刻、条理清楚、言之有理,可在本要点分值的基础上,酌情加分。

  6.材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核心是“和为贵”。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下社会的“不同”多起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然而,和谐于共生共长,不同于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材料二:利益分配不公是危害社会和谐的最突出问题。在国际上,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就是因为GDP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贫富落差,由此导致人际对立对抗、社会动荡动乱。“拉美陷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以此为鉴。

  材料三: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⑴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的方法?

  ⑵选用问题⑴中的某一方法,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⑶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常识说明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意义。

  参考答案

  ⑴体现了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矛盾分析的方法。

  ⑵①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要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又应该允许个人有不同的具体价值选择。和而不同,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②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必须注意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

  ③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当前,应重点解决好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大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考生可运用任何一种矛盾分析的方法回答问题。表述与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观点正确,结合材料紧密,条理清楚,均可)

  ⑶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利于很好地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一页345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