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第一章力·重力·教案

来源:高考    发布时间:2012-05-27    高考视频辅导    评论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掌握重力的方向和大小,掌握重心的概念,会求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

  (3)知道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及物体间距离的定性关系。

  2.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与什么有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

  3.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2.“重心”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重心”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它是物体每一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而力的合成以后才学到。

  三、教具

  1.演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弹簧秤(悬挂式、台式两种)、铁块及外表相近的铝块(均用相同颜色油漆涂饰外表)、钩码(50g×10)。

  2.演示重心

  (1)重心板(直角尺状、三角板——有悬线);

  (2)起重机重心变化的CAI课件;

  (3)“欹器”——录像片;

  (4)“双锥体”及配套支架;

  (5)“铁锹”模型——纸管一端缠有金属丝,剪刀、天平。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里有两个物体,请同学来描述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最显著的不同是什么?

  用手掂一掂,或弹簧秤称量一下,发现它们不一样重。这里的“重”是我们的感受,或是测量的结果,这说明这两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同。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节:重力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