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历史学习心理与方法研究

来源:高考    发布时间:2012-05-27    高考视频辅导    评论


     就中学生对历史对象的认知程度来看,被调查的历史教师认为中学生对历史对象的认知程度因人而异。窑街煤电公司二中张宗礼老师认为:“1、中学生对正反两方面人物活动的内容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2、中学生对越是古代的历史越不愿意接受;3、中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不理解、不接受;4、中学生对农民战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难以理解”。 兰州民族中学董玉华老师认为:“中学生对战争过程、著名历史人物、历代用人制度、革新变法、重大发现等很感兴趣,认知程度比较高。对经济史中的抽象概念和制度、对宗教制度和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观点、对一些文学作品等不感兴趣”。兰州三十七中豆福生老师认为:“中学生对具体的历史时间难以记忆或记忆的准确度不高,常常会发生张冠李戴的事;对历史朝代演变的认知程度不高;对经济史内容难以理解;对历史人物的认知比较深,如诸葛亮、曹操等。”从调查情况来看,凡是中学生难以认知的历史对象均属于抽象思维范畴内的知识,因此加强中学生理性认知程度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还有一些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影响学生对不同历史对象认知程度的因素。兰州二十二中周蔚柏老师认为:“中学生的认知程度随年级变化而变化,随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不同,即因人而异;随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而变化;随历史对象、历史教材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其他历史教师都认为中学生对不同历史对象的认知程度,受年龄、年级、教师素质、课本内容等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对不同历史对象的认知程度极大地影响着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中学生使用不同难度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关于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的影响研究

  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的影响是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针对这一现实,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甘肃省部分资历较深的初中、高中历史教师中进行调查。结果如下:从我们收到的205份问卷答案中得知,无论初中、高中历史教师,均认为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个性特点有一定的影响。其中80%的初中、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20%的初中、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持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有正面和积极影响的历史教师均认为历史知识可以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个性特点。中科院兰州中学杨蕙老师认为:“首先,历史知识可以教育中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历史知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其次,历史给受教育者以经验教训,使其明确社会发展趋势。最后,历史知识能锻炼受教育者的思维,提高其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兰州电机厂中学张晓玉老师认为:“历史知识能使中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能够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兰炼二中杨莉老师从自己的教学体会中认为:“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历史知识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有些对历史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成长道路不一定都很平坦,大多都经历过一番挫折和失败的痛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事迹的了解,能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在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历史知识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铁路设计院兰州中学张迎春老师认为:“历史知识对学生的成长有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大小因人而异。通过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有以下几点影响:第一,各国历史的大轮廓和各个时代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有一定影响;第二,可以学到一种如何看待社会、人和事物的方法,了解人性的多样化和个人性格的多重性;第三,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了解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这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就会考虑得比较全面,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第四,对于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这主要是靠学生自觉地阅读历史教科书和理解历史知识后,会对人生观产生一定影响”。其余历史教师的观点和以上教师的观点基本相同。由此可见,持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有正面影响的教师均认为历史知识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特点。

  持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有负面和消极影响的教师认为,某些历史知识正在阻碍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特点的形成。如兰州铁道学院附中陈瑛老师认为:“在高一、高二的学生中,有些学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对拿破仑非常崇拜,认为他非常伟大;受此影响,这些男生立志报考军校。还有一些学生则对希特勒很崇拜,这就是负面影响”。兰州二十四中缪春花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而历史知识离他们已很遥远,一些英雄人物的英勇献身行为,不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相反他们还认为历史人物‘傻’,甚至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南京大屠杀的野蛮行为,不感到愤慨,而觉得可笑”。兰化四中陈樟老师为我们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讲‘太平天国’运动时,曾问一位我认为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你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好不好?’回答:‘当然好。’问其原因则说:‘因为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多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参加斗争后,可以不用学习,也不愁吃’”。许多历史教师以大量具体的实例证明某些历史知识正在阻碍着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向上的个性特点的形成。

  从这次“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的影响”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历史知识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多深,我们还不能以具体的数字表现出来,因为尽管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比成人单纯,但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与成人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有着明显的不同。另外,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是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的形成也受家庭、父母、社会及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影响,因此很难把历史知识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的影响与其他学科知识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的影响截然分开。另外,历史知识的传播又受历史教材内容、历史教师素质、学生学习兴趣等因素影响,因此我们也很难确定历史知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点的影响程度。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