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回顾:第1章

来源:法律顾问    发布时间:2012-04-07    法律顾问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多项选择题

    综合法律知识历年真题回顾: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2008,1)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是法律的( )作用。
    A.指引
    B.评价
    C.预测
    D.教育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察的考点是法律的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合法或不合法的作用。法律通过评价作用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选择,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因此,法律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则,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非评价人的行为的唯一标准,道德规范、社团规章、乡规民俗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A.411的行为有评价作用。但法律的评价作用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法律以社会价值观念及价值观念体系为基础,以法律的规范性、普遍性、统一性、强制性和严格性的标准来评价人们行为,因而其评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客观性;二是法律的评价标准相对于其他评价而言,是国家的一种最低要求。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2.(2008,2)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包括可为、应为和勿为三种模式
    C.法律规范中的假定包括行为主体的条件和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
    D.将法律规范的三个构成要素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的现象较为常见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察的考点是法律规范及其结构。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印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又称为行为条件,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部分,它把规范的作用与一定事实状态联系起来,指出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便生效,包括行为主体的条件和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根据行为要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在立法实践中,将一个逻辑性规范的三个构成因素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中的现象很少。正确答案是D。
    【答案】 D
    3.(2008,3)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则应当报请( )裁决。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效力的裁决。《立法法》第85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第86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对,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4.(2008,4)无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体是( )。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各委员会
    D.30人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法律案的提案主体。《立法法》第l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第13条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国务院各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内设机构无权以自己的名义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5.(2008,5)下列关于我国法律主体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关系主体是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者
    B.元国籍人不能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C.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D.非法人团体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即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和国家。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1)自然人,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2)法人,包括企业法人、国家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3)非法人团体,如集团诉讼的当事人。(4)国家,国家是国际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关系的主体。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6.(2008,6)根据承担法律责任的身份和名义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
    A.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B.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C.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D.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违宪责任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责任的种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法律责任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违宪法律责任;根据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根据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身份和名义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根据承担责任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所谓职务责任是指行为人以公务的身份或名义进行活动而违法时,由其所属的机关和组织来承担的法律责任。所谓个人责任是指行为人以个人的身份或名义进行活动而违法时,由其个人来承担的法律责任。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7.(2007,1)法律( )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作用。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教育作用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法律调整的影响和法的思想影响。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法律的社会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其中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合法或不合法的作用。法律通过评价作用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选择,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正确答案是8。
    【答案】B
    8.(2007,2)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 )裁决。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国务院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的效力的裁决。《立法法》第86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3)部门规章之问、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正确答案是8。
    【答案】B
    9.(2007,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案,要由( )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案的通过。通过法律案,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表决来决定法律草案能否成为正式法律的活动。这是立法程序的第二阶段,也是立法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它决定着一部法律草案能否最终成为正式法律。根据《立法法》第22条和第40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案,是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正确答案是8。
    【答案】B
    10.(2007,4)关于法规汇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法规汇编具有系统性
    B.法规汇编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C.法规汇编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民间的
    D.法规汇编可以创造新法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规汇编。法规汇编属于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方式之一,又称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文件依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做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其特点是:一是具有系统性,即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部门法分类或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等标准,将规范性文件汇编成一定的系统。二是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因此不属于法的创制活动。三是法规汇编既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非官方的。所以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1.(2007,5)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部分或全部免除法律责任属于( )。
    A.不诉免责
    B.时效免责
    C.补救免责
    D.议定免责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即通常所说的免责。免责以存在法律责任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是由于某些法律的规定,违法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中,免责的条件和情况主要有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和立功免责、补救免责、协议或议定免贡。其中的议定免责即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这种免责仅适用于民事活动。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2.(2006,1)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自治州条例报( )。
    A.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B.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备案后生效
    C.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的法律渊源,《立法法》关于法律、法规以及自治条例等不同法律渊源的生效要件的规定。《立法法》第6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13.(2006,3)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令予以公布,主席令载明的事项不包括( )。
    A.法律的制定机关
    B.法律的通过日期
    C.法律的实施日期
    D.法律的效力范围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的公布。《立法法》第2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第41条规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第52条规定,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法律的公布就是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用一定方式和形式公之于众。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4.(2006,4)国务院对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属广义的( )。
    A.司法解释
    B.立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政治解释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解释的种类。按照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两种。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或者官方解释,是指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的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正式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所谓行政解释就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处理其职权范围内的行政事务时,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进行的解释。备选项中的政治解释属于干扰项,并不存在这种解释类型。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
    15.(2009,6)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这一分类的划分依据是( )。
    A.违法性质和危害的不同
    B.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
    C.行为人身份和名义的不同
    D.承担责任内容的不同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责任的划分。依据第6题解析,本题选D。
    【答案】D
    16.(2006,6)在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立法解释
    B.法的废止
    C.法的整理
    D.法律公布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制定的阶段。法律制定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阶段,即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和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又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后续阶段。而法律公布则属于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只有在法律已经确立后才涉及对之的完善。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7.(2006,7)下列事项中,可以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先行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
    A.犯罪与刑罚
    B.司法制度
    C.民事基本法律
    D.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我国的立法体制及各级机关的立法权限。《立法法》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6)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9)诉讼和仲裁制度;(10)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立法法》第9条规定,本法第8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18.(2006,8)下列不同性质的法律中,属于公法的是( )。
    A.民法
    B.证券法
    C.行政法
    D.婚姻法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的分类。从一定角度或者根据一定标准可以将法律规范或法律制度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种类。其中公法-5私法这对范畴就是这种分类的结果之一。一般认为,凡是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具有管理与服从的性质,以国家或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或双方的法律,即为公法。如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和职责的法律。凡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具有平等的性质,以地位平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即为私法。如规定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19.(2006,9)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 )规范。(有改动)
    A.授权性、义务性和权义复合性
    B.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
    C.确定性、准用性和委托性
    D.强制性、义务性和任意性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规范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规范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三类。不同类型的规范对于主体的要求不同。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20.(2006,10)我国法律实践中,对法律适用的要求不包括( )。
    A.正确
    B.及时
    C.合理
    D.民主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适用。在我国长期的法律实践中,还概括出对法律适用的要求,即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和公正。这些要求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密切相联系,是这一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21.(2005,1)根据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 )。
    A.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B.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C.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D.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责任的分类,此知识点在历年中多有涉及,考生务必掌握其分类划分。法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种类:(1)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违宪法律责任。(2)根据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3)根据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身份和名义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4)根据承担责任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22.(2009,4)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体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全国人大主席团主席
    C.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D.5名以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的主体。依据第4题的解析,本题选C。
    【答案】C
    23.(2005,3)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A.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行政规章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法律渊源的种类。行政法规是由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法律效力和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24.(2005,4)特别行政区有关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法律规范,不得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并且应当报( )。
    A.全国人大批准
    B.全国人大备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批准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法律渊源的种类。特别行政区的法是指适用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为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法。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法是指由特别行政区的有关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类法律不得与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相抵触,并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l7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25.(2009,2)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是法律的( )。
    A.调整方式
    B.调整对象
    C.制定先后
    D.效力高低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有两个方面,首要标准是调整对象,次要标准是调整方式或调整手段。故本题选B。
    【答案】B
    26.(2005,6)以下选项中,( )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
    B.合同法
    C.仲裁法
    D.民事诉讼法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的法律体系。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九大基本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部门、行政法部门、刑法部门、民商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部门、军事法部门、程序法部门。不同法律部门之内又有具体的法律。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27.(2005,7)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延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 )。
    A.行为、处理和制裁
    B.假定、处理和执行
    C.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D.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裁决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规范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包括三个要素:(1)假定又称行为条件,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部分。(2)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范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3)制裁,又称法律后果,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的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或引起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这里的制裁区别于法律裁决。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
    28.(2005,8)“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这一规定属于( )。
    A.情况性规范
    B.非确定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法律规范的种类。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确定性规范有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对确定性规范之分。相对确定性规范又分为必择其一的规范、任选的规范和情况性规范三种。准用性规范也属于确定性规范之一种。而非确定性规范则主要是指委任性规范。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29.(2005,9)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的立法体制。《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30.(2005,11)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 )通过。
    A.全体代表的l/2以上的多数
    B.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
    C.到会代表的l/2以上的多数
    D.到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
    【真题解析】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我国法律制定的程序。《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l/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31.(2000,1)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是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进而作用于主体的行为,这体现了法的( )职能和作用。
    A.强制
    B.社会
    C.规范
    D.指引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因此,C项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对各种违法行为施以法律制裁,从而使其具有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带有价值评判的标准,对于人们行为的合法与否具有的评判作用。两者都只是法的规范作用的具体表现,而不能取代法的规范作用,故AD项均不是最合题意的选项。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具有的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而不是指对具体主体的行为有何影响或作用,因此,B项也不合题意。
    【答案】C
    32.(2000,2)在我国,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创制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一般是指( )创制的过程。
    A.程序法
    B.实体法
    C.成文法
    D.不成文法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分类。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的法,故又称制定法。不成文法是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性文件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区分的标;隹是法的表现形式的不同。程序法是规定保证实体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人们的实体权利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权和职责的法律。两者区分的标准是法的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因此,最符合题意的为C项。
    【答案】C
    33.(2000,3)我国刑法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这项规定属于( )规范。
    A.情况性
    B.选择性
    C.授权性
    D.准用性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种类。准用性规范是指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必须参照其他规范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避免法律条文的重复。情况性规范是指规定完全由法律适用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的法律规范。选择性规范是指列举了若干种方案,允许法律适用机关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案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又称为任选的规范。授权性规范是赋予主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权利的法律规范。因此,四个选项中D项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D
    34.(2000,4)由人的行为引起,但在某种法律关系中不与人的意志相联系的事件,称之为( )。
    A.绝对事件
    B.相对事件
    C.必然事件
    D.偶然事件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事实的种类。相对事件,是指由人的行为引起的,但对于某种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而言却不与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情况。例如,因凶杀导致某人死亡,从而引起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和婚姻关系的终止,某人的死亡虽然是他人的行为(意志行为)引起的,但其对于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和婚姻关系的终止而言,却只具有事件的意义。因此,B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其余选项均不合题意。
    【答案】B
    35.(2000,5)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法律关系主体从事脑力劳动所取得的成果属于( )。
    A.法律关系客体
    B.法律关系客观条件
    C.法律关系后果
    D.法律事实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客体可以分为:物、行为以及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又称精神财富。包括法律关系主体从事脑力劳动取得的智力成果,如作品、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商标等知识产品,也包括与人身相联系的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所以,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法律关系主体从事脑力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智力成果,是法律关系客体的一种。因此,选项A为正确选项。
    【答案】 A
    36.(2002,1)下列哪个选项是以法的效力范围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 )。
    A.普通法和衡平法
    B.国际法和国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的分类。以法的效力范围为标准,可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是指在效力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即针对一般主体、一般事项,在较长时期内,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有效的法;特别法是指针对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或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有效的法。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普通法和衡平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特有的一种法的分类方法,前者是专指英国在11世纪后由王室法院的法官通过判决形式逐渐形成的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一种判例法;后者是指英国在14世纪后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而形成的一种判例法。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区分标准是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根本法和普通法的区分标准是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因此,D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 D
    37.(2002,2)《证券法》第l08条规定:“证券交易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股票、公司债券的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或者终止上市的事务,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制定”,该规定属于( )。
    A.情况性规范
    B.选择性规范
    C.准用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种类。委任性规范是指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应由某一国家机关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范。情况性规范是指规定完全由法律适用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的法律规范。准用性规范是指不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而是规定必须参照其他规范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避免法律条文的重复。选择性规范是指列举了若干种方案,允许法律适用机关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案进行适用的法律规范,又称为任选的规范。因此,四个选项中D项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D
    38.(2002,3)把法律规范划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是根据法律规范的( )所作的划分。
    A.确定性程度
    B.本身性质
    C.调整对象
    D.构成方式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种类。根据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即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主体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义务性规范是指规定主体必须作出某种积极行为的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责任。因此,B项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B
    39.(2009,5)规定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原则的职权性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权务复合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真题解析】权义复合性规范是指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所以也可以称为职权性规范。职权性规范规定主体只能依法行使权力,而不能选择放弃,否则就是失职,如行政规范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有些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也属于权义复合性规范,如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的教育权和劳动权的规定。权义复合性规范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关主体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做出一定行为,另一方面做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职责或义务。
    【答案】C
    40.(2002,5)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事件的是( )。
    A.甲、乙两单位签订一份技术转让合同
    B.丙到某商店购买了一台空调机
    C.丁因遇大雨无法履行建筑工程合同
    D.戊因小事打架被治安处罚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事实的种类。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实根据其是否和主体的意志相联系,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事件是指法律规定的不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本题中,甲乙两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丙购买空调机、戊打架等作为法律事实,都是行为,唯有丁因遇大雨无法履行建筑工程合同,是丁的意志所无法控制的事件。因此,C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C
    41.(2003,1)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决定其内容的是( )。
    A.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C.该社会的基本矛盾
    D.该社会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法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而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结底又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因此,法的内容也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B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B
    42.(2003,2)法律关系是指( )。
    A.各种法律之间的关系
    B.全国法律与地方法律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执法机关的关系
    D.法律在调整主体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主体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所以,D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D
    43.(2003,3)不以承担责任者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的法律责任是( )。
    A.无过错责任
    B.连带责任
    C.个人责任
    D.财产责任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责任的种类(无过错责任)。根据法律责任的承担是否以责任承担者主观上有过错为要件,可以将其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过错责任,是指以责任承担者主观上存在过错为要件的法律责任。无过错责任是指不以责任承担者存在主观过错为要件的法律责任。公平责任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但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因此,不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损失的一种特殊法律责任。所以,A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A
    44.(2003,4)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特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需要废止、修改或者补充的专门活动,称为( )。
    A.法规汇编
    B.法典编纂
    C.法规清理
    D.法规备案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规清理的概念。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是否继续适用或是否需要修改、补充、废止的专门活动。所以,C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C
    45.(2004,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2)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4)解释法律;(5)在全国人氏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6)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7)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8)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据此,C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C
    46.(2004,2)法规汇编是( )。
    A.一种立法活动
    B.对现行法律进行集中清理、修改和加工
    C.重新确认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D.按照一定目的或标准将有关规范性文件系统排列并汇编成册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规汇编的定义。法规汇编又称法律汇编,是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一种方式,即将规范性文件依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的活动。因此,D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D
    47.(2004,3)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9条第l款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从法律规范性质的角度分析,上述规范属于( )。(有改动)
    A.义务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权义复合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授权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享有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权利的法律规范。因此,B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B
    48.(2004,4)我国《婚姻法》第l8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一条文规定了法律规范的“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
    B.这一条文规定了法律规范的“假定条件”
    C.这一条文规定了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
    D.这一条文规定了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构成。假定又称条件,是规定法律规范生效的条件的部分,即只有发生了假定规定的条件,才能适用该规范。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是规定主体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或者必须做什么的部分。制裁又称法律后果,是规定违反法律规范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的部分。法律规范的这三个构成要素既可以同时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或规范性文件中,也可以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中。我国《婚姻法》第18条中的“夫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系“假定”,“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系“行为模式”,故A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A
    49.(2004,5)法学上将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统称为(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事实的定义。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因此,C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C
    50.(2004,6)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中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这里对“当事人”的解释是( )。
    A.限制解释
    B.扩充解释
    C.字面解释
    D.系统解释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的尺度。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字面解释,是指严格按照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所进行的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限制解释,是指为了符合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作出窄于其字面含义的解释;扩充解释,是指当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狭窄时,为了符合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作出较其字面含义更宽的解释。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中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这里对“当事人”的解释是扩充解释,因为这种解释所包括的当事人的范围,较“当事人’’的字面含义——原告人和被告人更为广泛。所以,B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B
    51.(2004,7)关于法律制裁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一样,基于违法行为产生
    B.法律制裁是国家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的强制性措施
    C.法律制裁应当由国家司法机关实施
    D.法律制裁包括恢复权利性措施和惩罚性措施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制裁的实施主体。实施法律制裁的主体既包括国家司法机关,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而不限于国家司法机关。例如,行政制裁就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所以,C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C
    52.(2004,8)下列选项中,属于立法解释的是( )。
    A.在法律中另设专章或条款、附则直接进行解释,将解释的内容作为该法律的一部分
    B.通过法律执法检查报告的形式来解释法律
    C.有关国家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规范所进行的解释
    D.对审判活动如何具体适用法律而作出的指导性解释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立法解释。立法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规范所进行的解释,故C项为最合题意的选项。选项A为立法,而非立法解释;D项为司法解释中的审判解释;B项不是正式的法律解释。
    【答案】 C
    53.(2009,3)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式法律解释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票据法》的解释
    B.最高人民法院对贪污贿赂行为的解释
    C.省政府对《促进地方就业规定》这一政府规章的解释
    D.出庭辩护律师对正当防卫限度的解释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非正式解释的概念。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指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对法律规范所作的没有法律效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任意解释,是指公民、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社会组织或未经授权的国家机关,按照自己的解释.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另一种是学理解释,是指有关专家、学者在学术研究、法学著作、法学教育和法制宣传中,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
    【答案】D

    小编推荐:

    08-2011年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真题试题

    2011年企业法律顾问《综合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6套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