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10年经济与民商知识历年真题(第十章)

来源:法律顾问    发布时间:2012-04-07    法律顾问视频    评论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真题试题】 (2010年多项选择第66题)

      A.只要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必须作出禁止的决定

      B.反垄断执法机构对经营者集中作出不予禁止决定时,可以附加限制性条件

      C.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

      D.对于内资企业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制度。《反垄断法》第28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第29条规定:“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第30条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将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或者对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决定,及时向社会公布。”第31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由此可知,选项BC是正确答案。

      【真题试题】 (2010年多项选择第68题)

      3.根据《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监督检查工作主要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

      B.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是抽查

      C.消费者反映有质量问题的商品纳入抽查的产品范围

      D.县级人民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发布产品质量状况公告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产品质量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第24条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其监督抽查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公告。”据此可知,选项ABC正确。

      【真题试题】 (2009年多项选择第68题)

      4.下列行为中,属于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

      A.某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鲜活商品

      B.某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积压商品

      C.某经营者因转产原因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D.某经营者出于与竞争对手争夺份额的考虑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低价销售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一)销售鲜活商品;(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三)季节性降价;(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据此可知,选项ABC正确。

      【真题试题】 (2009年多项选择第69题)

      5.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的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消费者人格

      权利的是(  )。

      A.对消费者进行诽谤

      B.拒绝将商品卖给消费者

      C.限制消费者人身自由

      D.搜查消费者随身携带的行李箱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第43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据此可知,选项ACD是正确答案。

      【真题试题】 (2009年多项选择第70题)

      6.根据《招投标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中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评标中必须按照价格最低标准确定中标人

      B.评审委员会不得确定投标价格低于成本价的投标者中标

      C.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可以主动放弃中标项目而无须承担责任

      D.招标人和投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订立书面合同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招标投标中的中标规则。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6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故D正确。第40条,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故A错。第45条,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法律|教育|网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故C错。第41条,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故B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

      【真题试题】 (2008年多项选择第66题)

      7.下列情形中,属于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的有(  )。

      A.经营者通过电视广告对其产品质量、性能作虚假宣传

      B.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C.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名称

      D.经营者在商品上伪造认证标志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欺骗性市场交易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据此可知,选项BCD为正确答案。

      【真题试题】(2008年多项选择第68题)

      8.2008年5月,李某在某大型展销会的8号柜台购买了甲公司组装生产、乙公司提供部分零部件的彩电一台。一个月后,彩电在使用中发生爆炸,造成李某的儿子受伤。

      李某欲向销售者索赔,但发现展销会早已结束,8号柜台不复存在。于是李某找到展销会的举办者丙公司,丙公司拒绝承担责任,但根据记录查到当时展销会上的8号柜台是丁公司销售彩电的柜台。此案中,李某有权向其请求赔偿的有(  )。

      A.甲公司

      B.乙公司

      C.丙公司

      D.丁公司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民事责任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第2款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第38条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据此可知,选项ACD为正确答案。

      【真题试题】 (2008年多项选择第69题)

      9.李某经营个体商店亏损达数千元,于是决定停止营业。赵某遂将李某店铺租下,同时租用李某的营业执照,经营各种商品和饮料。后消费者王某在该店中购买到变质商品,为此发生纠纷,王某准备随时诉讼解决。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王某只能以赵某为被告起诉

      B.王某只能以李某为被告起诉

      C.王某可以以赵某为被告起诉,也可以以李某为被告起诉

      D.王某可以以赵某和李某为共同被告起诉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承担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7条规定:“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据此可知,选项CD为正确答案。

      【真题试题】(2007年多项选择第66题)

      10.煤气公司要求用户购买其推荐的燃气灶,该行为属于(  )。

      A.搭售行为

      B.强制交易行为

      C.垄断行为

      D.不正当竞争行为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据此可知,煤气公司的行为属于强制他人从事特定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选项BD是正确答案。

      【真题试题】 (2007年多项选择第67题)

      11.《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有(  )。

      A.依据该法进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

      B.不得从事该法所禁止的各项行为

      C.产品标识及产品的包装要符合该法的规定

      D.产品内在质量要符合该法的规定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质量法》第26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第27条第1款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第28条规定:“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储运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第29条规定:“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第30条规定:“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第31条规定:“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第32条规定:“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根据上述规定可知,选项BCD为正确答案。

      【真题试题】 (2007年多项选择第68题)

      12.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往往是相对应的,即前者享有的权利是后者应承担的义务,属于这种情况的消费者权利有(  )。

      A.公平交易权

      B.监督批评权

      C.依法结社权

      D.保障安全权

      【真题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18条第1款:“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可见,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对应着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可见,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对应着经营者的公平交易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5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丁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第17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可见,消费者的监督批评权对应着经营者的接受监督义务。因此,选项ABD正确。

      【真题试题】 (2007年多项选择第69题)

      13.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公开原则要求(  )。

      A.进行招标活动的信息要公开

      B.招投标文件要公开

      C.开标的程序要公开

      D.评价的标准和程序以及中标的结果夏公开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原则。《招投标法》第5条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其中,公开原则包括:进行招标活动的信息要公开;开标的程序要公开;评标的标准和程序要公开;中标的结果要公开。据此可知,选项ACD正确。

      历年真题:

      07-2010年经济与民商知识真题汇总

      08-2010年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真题试题

      试题推荐:

      2010年企业法律顾问考试《民商与经济法》律模拟冲刺试题(6套)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