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企业法律顾问考试企业管理知识及习题:第一章(2)

来源:法律顾问    发布时间:2012-04-07    法律顾问视频    评论

第二节 管理职能

六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与协调。
1.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2004)
A.计划和组织
B.领导和激励
C.战略和规划
D.控制和协调
【答疑编号11010201】
答案:BCD

一、计划(大纲新增考点)
含义:广义计划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就是指制定计划。
(一)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
2.主导性: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管理的其他职能都只有在计划工作确定了目标之后才能进行。
3.普遍性:各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都有计划指导。
4.效率性:计划所耗费的资源和所取得的成效。
(二)企业计划的种类
(1)按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宗旨、目标、策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
第一,宗旨。活动的目的,基本要求。
第二,目标。具体规定了组织及其各个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是计划的终点,也是组织工作、人员配备等活动的结果。
第三,策略。是指对组织确定的长期目标,考虑如何采取行动,分配资源,以达到目标。
第四,政策。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和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鼓励什么和限制什么。
第五,程序。处理重复发生的方法、步骤。办事手续,行动指南。
第六,规则。允许不允许作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区分规则、政策和程序。规则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顺序,程序是一系列规则的总和。政策要指导决策。如出差报销。
第七,规划。综合性的计划。是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资源以及其他要素的复合体。
第八,预算。是一份数字表明预期结果的报表。数字体的规划。财务收支预算。
(2)按企业管理职能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人员培训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
(3)按计划的内容分类
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专项计划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定的计划,如新产品试制计划,基本建设计划等。
综合计划是对组织活动作出的整体安排,如生产计划等。
(4)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一般是战略性计划。较长时间的目标。
短期计划一般是年度计划,根据中长期计划规定的目标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对计划年度的各项活动所作出的总体安排。中期介于两者之间。
(三)计划工作的程序
1.估量机会
计划之前要做的工作,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的估计。是对可能取得的成果的机会成本分析。如新产品开发计划。
2.确定目标
确定整个企业的目标,确定下属单位的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效果。
3.确定计划的前提
计划的环境,或者执行的环境。选择关键性的、有战略意义的、对执行计划最有影响的因素进行预测。
4.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选择的时候,不是找可供选择的方案,而是减少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评估,权衡。
6.选择方案
决策的关键。有时会发现同时有两个可取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定出首先采用哪个方案,将另一个方案也进行细化和完善,并作为后备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派生计划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做出决策之后,就要制定派生计划。总计划要靠派生计划来扶持。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在完成上述各个步骤之后,最后一项工作便是把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

二、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与类型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静态方面看,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他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这一网络可以把分工的范围、程度、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和关系、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等用部门和成次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组织的框架体系。
从动态方面看,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变革,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科学的组织起来,使每个成员都能接受领导、协调行动,从而产生新的、大于个人和小集体功能简单加总的整体职能。
例如,在管理学中,组织的含义从静态方面理解,是指( )。(2005)
A.组织变革
B.组织目标
C.组织结构
D.组织原则
【答疑编号11010202】
答案:C
组织的类型,一般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组织中体现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感情的团体。
(二)划分组织部门的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出发点和归宿点。市场、财务、人事。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权力是责任的基础,责任是权力的约束,利益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愿意接受权力和承担责任。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现代企业,专业性强,要求配合。
4.管理幅度原则: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同管理层次成反比,要考虑有效,考虑管理者的个人精力、知识、经验条件的限制。
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利制衡原则:一个下属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权力需要监督。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集权保证统一指挥,分权调动下属积极性。
(三)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需要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不需要记忆这个概念)
1.人员配备的任务
(1)物色合适的人选。首要任务,各部门,各岗位有各自的分工,要求不同能力,知识的人与之相匹配。
(2)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把具备不同素质、能力和特长的人员分别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
(3)充分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掘每个成员的内在潜力。
2.人员配备的程序
(1)制定用人计划,使用人计划的数量、层次和结构符合组织的目标任务和组织机构设置的要求。
(2)确定人员的来源,即确定是从外部招聘还是从内部重新调配人员。
(3)对应聘人员根据岗位标准要求进行考察,确定备选人员。
(4)确定人员,必要时进行上岗前培训,以确保人选适用于组织需要。
(5)将所定人选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
(6)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评,并据此决定员工的续聘、调动、升迁、降职或辞退。
3.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以组织需要,保证经济效益提高,不是为了解决职工就业。
(2)任人唯贤原则:人事选聘方面,大公无私,不能任人唯亲,公平,重视和使用真才实学的人。
(3)因事择人原则:以职位的空缺和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
(4)量才使用原则:根据能力大小安排岗位。
(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标准,程序。
下列选项中,( )不是企业人员配备工作应遵循的原则。(2005)`
A.社会效益原则
B.任人唯贤原则
C.因事择人原则
D.规范化原则
【答疑编号11010203】
答案:A
人员配备是保证企业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工作,其任务包括( )。(2005)
A.物色合适的人选
B.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
C.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
D.不断壮大职工队伍
【答疑编号11010204】
答案:ABC

三、领导
(一)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里,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具有下述特征:
(1)领导是一种活动过程,这种活动过程不是领导者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包含着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和客观环境等多种因素。
(2)领导的基本职责,是为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确立目标、制定战略、进行决策、编制规划和组织实施等。
(3)领导的主要职能,是率领、引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其下属人员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
(4)领导的本质,是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以主要领导者为核心的、团结一致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股合力。
(5)领导的工作绩效,不是只由领导者个人,而是由被领导者的群体活动的成效如何而表现出来的。
企业领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制定并落实组织目标,指导组织设计并从事人员配备,保证组织维系和正常运行。领导职能是其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
(二)领导方式的分类
按不同标准可对领导类型作不同的分类:
1.按权利控制程度可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集权型领导是,工作任务、方针、政策都由领导制定,然后布置给部属执行。
分权型领导是领导者只定目标,对部属怎么做不干涉,只问效果,不问细节。
均权型领导是分工负责,领导和下属各有各的分工。
2.按领导重心所向,可分为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
以事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强调效率。
为人为中心:注意发挥部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事并重型:既要重视人,也要重视工作。
3.按领导者的态度,可分为体谅型领导、严厉型领导。
体谅性:十分体谅,关心其生活,互相支持的友谊。
严厉型:十分严厉,重组织,轻个人。
4.按决策权力的大小,可分为专断性领导、民主型领导、自由型领导
专断性:决策权集于一身。
民主型:互相尊重,彼此信任。
自由型:有意分散领导权,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领导类型作不同的分类。按权力控制程度,可分为( )。(2004)
A.专断型领导、民主型领导
B.体谅型领导、严厉型领导
C.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D.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以人为中心的领导和人事并重的领导
【答疑编号11010205】
答案:C
(三)领导者素质
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内在要素的总和。(不用背)领导者素质包括:
1.政治素质:政治方向、立场、品德和政治思想。
2.知识素质:知识水平,业务水平。
3.能力素质:筹划、决断、组织和协调,表达。
4.身体素质。
(四)领导班子的构成(大纲没有要求)
领导班子的构成是因为领导效率不仅取决于单个领导者的素质,而且还取决于领导班子的构成是否合理。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包括:
1.年龄结构
根据实际需要把不同年龄的人员组配在一起,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2.知识结构
不同知识水平的成员的配比组合。
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
3.能力结构
第一,思想型
善于观察、推理、分析和判断。善于从全局出发,作决策。
第二,实干型
组织指挥能力突出。工作踏实、果断、顽强,实践能力和实施能力强。能很快理解领导意图,执行力强。
第三,智囊型
创造力强,见多识广,足智多谋。善于想办法,出主意,提方案。
第四,组织型
人际关系能力和用人能力突出,善于识别和使用干部,协调矛盾。
(五)领导艺术与方法
1.领导决策的艺术
包括:第一,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艺术; “知己知彼”,心里“有底”。
第二,对不同的决策问题采取不同方法的艺术;程序性的,短期化的,经验判断。战略性的,集体决策。
第三,尽量实现经营决策的程序化。
科学程序,比如确定目标,找方案,论证,选择,反馈。
领导决策的艺术表现在( )等方面。(2005)
A.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
B.实现控制工作的规范化
C.对不同的决策问题采取不同方法
D.尽量实现经营决策的程序化
【答疑编号11010206】
答案:ACD
2.合理的用人艺术
包括:第一,科学用人的艺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第二,有效激励人的艺术;第三,适度治人的艺术,表扬和批评。
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包括:第一,经常分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观念,利益,交往频度;第二,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应当多样化,随机制宜,因人而异。
4.科学利用时间的艺术
包括:第一,科学分配时间的艺术,分清主次,轻重缓急。
第二,合理节约时间的艺术。如,会议。分析哪些工作有用,哪些是不必要的。

四、激励
(一)激励的含义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人们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二)激励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三)激励手段和方法
1.物质激励
2.职工参与管理
3.工作丰富化

五、控制
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控制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活动的起点。
(一)控制的类型
控制的类型有:
1.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又称为预先控制、事先控制、是指通过情况观察、规律掌握、信息收集整理、趋势预测等活动,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其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现场控制,又称为过程控制、事中控制等,是指在某项经济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者行为给予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而实施的控制。
反馈控制是一种在工作结束之后进行的控制,又称事后控制。
2.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指着眼于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管理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工作,防止管理不善出现不良后果的控制活动。
间接控制是指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
3.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
(二)控制的基本要求
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
从全局出发
2.控制工作应面向组织的未来发展
控制的方向
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的标准
4.控制工作应符合有关参与人员的要求
控制系统的运用
例:控制是组织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其基本要求包括( )。
A.确立客观标准
B.兼顾各个部门的全部利益
C.具有全局观念
D.面向组织的未来发展
【答疑编号11010301】
答案:ACD

六、协调
(一)协调的内容与方法
协调就是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和谐的配合,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内容:
1.组织内部协调
各生产要素的协调
企业与股东关系的协调
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
原则:第一、相互尊重、平等待人。
第二、互助互利
第三、诚实守信
例:下列选项中,属于协调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应坚持的原则是( )。(2005)
A.经济利益优先考虑
B.组织利益至上
C.互助互利,诚实守信
D.便于管理
【答疑编号11010302】
答案:C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协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协调企业与新闻界的关系
协调企业与社区的关系
(二)冲突协调
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在特定问题上目标不一致或看法不相同或意见分歧而产生的相互矛盾、排斥、对抗的一种态势。
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是:
1.回避
2.强制解决
3.妥协
4.树立更高目标
5.合作
(三)信息沟通
首先,信息沟通需要传递;其次,信息沟通要被理解;最后,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作用:
(1)提高管理者决策能力
(2)解决冲突、协调组织行动
(3)有效沟通可以促进组织效率提高和组织变革和创新
2.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是:
(1)信息发送者的技能、态度、知识和价值观。
(2)接受者的技能、态度、知识和价值观
(3)沟通通道的选择
(4)外部噪声
3.信息沟通的方式有:
(1)正式沟通
(2)非正式沟通
4.促进有效沟通的措施是:
(1)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2)要善于运用反馈
(3)学会积极倾听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