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题

来源:法律硕士    发布时间:07-11    法律硕士辅导视频    评论

  16、根据宪法规定,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应当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的主体有(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家主席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以后,应当报( )。 
  A.全国人大备案      
  B.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C.自治区人大批准     
  D.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18、依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担任行政长官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年满40周岁       
  B.在香港通常连续居住满20年 
  C.香港永久性居民     
  D.在外国无居留权 
  19、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 )。 
  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C.军事法院院长      
  D.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20、我国古代典籍中的“宪法”是指( )。 
  A.颁布法律、实施法律       
  B.皇帝的诏书、谕旨 
  C.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D.有关规定城邦组织与职权方面的法律 
  21、在我国,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包括( )。 
  A.中国共产党     
  B.各民主党派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 
  22、普通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方式有( )。 
  A.事先审查   
  B.事后审查   
  C.附带性审查   
  D.宪法控诉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论断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的字母A涂黑,错误的将答题卡上的字母B涂黑。每题1分,共18分) 
  2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游行、示威的自由。 
  24、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 
  25、中国近代宪政运动不成功的经济原因是我国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发达。 
  26、根据宪法规定,乡长、镇长由乡、镇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7、根据宪法,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28、汉朝出现的“义绝”是关于强制离婚的条件。 
  29、秦朝官府对于“非公室告”案件不予受理,受害者坚持告诉的反而要受到处罚。 
  30、唐律中的“七杀”罪是指七种不同情形的杀人罪。 
  31、宋朝的刺配刑是杖刑、罚刑和黥刑的结合。 
  32、北朝实行“以格代科”。 
  33、《宋刑统》是仿照《唐律疏议》的体例编纂的。 
  34、奸党罪始设于汉朝。 
  35、《钦定宪法大纲》正文中没有关于臣民权利义务的规定。 
  36、1908年《大清商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颁行的第一部商法典。 
  37、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被国人指斥为“贿选宪法”。 
  3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协、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组成。 
  四、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每题5分,共15分) 
  1、法的规范指引与个别指引有何不同特点? 
  2、简述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分类标准及其意义。 
  3、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有何区别? 
  五、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每题10分,共30分) 
  1、某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拐卖成年男子的行为应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拐卖妇女罪”定罪处罚。试从法理学角度分析该规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2、根据国家某部委招聘公务员的信息,应聘者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大学本科毕业;
  (3)男性身高1.70米以上,女性身高1.60米以上;
  (4)有北京市城镇户口或者能自行解决北京市城镇户口。请问该招聘信息中的哪些规定违反了宪法,为什么? 
  3、请解释下面这段文字的含义并加以评析。 
  “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币帑钱粮等事,明律则又较唐律为重。”——《唐明律合编》 
  六、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5分) 
  试论我国法律职业专门化的意义和途径。
  多做题,勤思考,考试大编辑相信胜利一定属于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