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法律硕士统考大纲解析之宪法和法制史

来源:法律硕士    发布时间:07-10    法律硕士辅导视频    评论


  二、中国法制史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总的看来,虽然今年大纲中国法制史内容变更相对历年来说使不少的,可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知识点的可考性不强,可能也会有所涉猎,最多也是出个选择题,所以在复习法制史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传统知识的学习上,并且要把握重点朝代的学习,另外还要注意分析真题,因为每年法制史真题的重复率会很高而且会有一些出题的规律,所以对真题的研究也很重要!因此,结合今年的考试大纲,现在归纳一下法制史传统重要知识点:夏商法律制度:1、中国法律的起源,知道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关系,记忆理解我国法律起源的特点;2、禹刑、汤刑, 知道禹刑、汤刑指的是什么,知道禹刑、汤刑的主要刑种;3、刑事立法, 知道奴隶制五刑有哪几种(墨、劓、剕(刖)、宫、大辟),了解一下它们是什么含义;4、司法制度, 知道天罚与神判的概况,知道夏朝的监狱种类,每种监狱的作用;西周法律制度:1、立法情况,要记忆理解“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知道《吕刑》是谁所作,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知道九刑的涵义,了解周公制礼的概况,记忆理解礼与刑的关系,知道什么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宗法制度有什么意义;2、刑事立法,记忆理解主要的刑法原则,直到有哪些主要罪名,这些罪名对应的犯罪行为是什么;3、民事立法,知道契约的种类(质剂、傅别),知道它们是什么含义、适用于哪些情形,直到西周的婚姻原则,了解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涵义,知道西周的婚姻关系成立须具备的基本要件,知道六礼、七出(去)、三不去的内容,把握嫡长子继承的概念和特点;4、司法制度,对大司寇、狱、讼的作用要记清楚,记忆理解五听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春秋法律制度:1、成文法的公布,要知道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有哪些(郑国“铸刑书于鼎”、邓析“竹刑”、晋国铸刑鼎),了解具体是什么情况,另外,了解成文法公布引起的论争情况,记忆理解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记忆理解《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记忆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改法为律、连坐法、分户令)和变法的历史意义;秦朝法律制度:1、立法概况,记忆理解秦朝法律制度的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知道秦朝法律制度的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知道每一种形式规定什么,了解一下云梦秦简的情况;2、刑事立法,记忆理解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了解主要刑名有哪些,每种刑名包括哪些刑种;3、经济立法,了解秦朝农业管理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情况,官营手工业管理立法的情况,市场与货币管理立法的情况;4,司法制度,重点把握秦朝的中央司法机关是什么,它的职能是什么,重点把握秦朝的诉讼程序和审判制度;汉朝法律制度:记忆理解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记忆理解汉武帝时“德主刑辅”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知道“约法三章”的情况,了解《九章律》与“汉律六十篇”的基本情况,了解汉朝的法律形式;律,令,科,比;了解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情况,重点把握刑罚适用原则,重点把握上请、“亲亲得相首匿”的涵义,知道汉朝的主要罪名;了解汉朝的经济立法情况,如盐铁酒专卖、抑商制度和对外贸易立法的情况,把握汉朝的行政立法,了解汉朝的皇帝制度、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管理制度和监察制度;重点把握汉朝的司法制度,记忆理解汉朝的诉讼与审判制度、春秋决狱和秋冬行刑;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1、立法概况,了解曹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和大统式的情况,尤其注意其中首创的制度;2、刑事立法,重点把握“准五服以制罪”、“官当”、“八议”入律、“重罪十条”等制度,了解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情况;3、司法制度,了解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重点把握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和刑讯制度;唐朝法律制度:1、立法概况,记忆理解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记忆理解立法宽简、稳定、划一,了解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疏》、《开元律》、《唐六典》和《大中刑律统类》,尤其要注意它们中的特殊的地方,记忆理解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2、刑事立法,记忆理解唐朝的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重点掌握唐朝的五刑制度,重点掌握唐律的主要罪名:十恶并了解每种“恶”是指什么,记忆理解六赃和保辜制度;3、民事立法,了解唐律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了解所有权的有关规定,重点把握关于契约的规定,重点把握有关婚姻家庭与继承的规定;4、行政立法,重点把握唐律关于三省六部制和御史台的规定,了解有关官吏管理的规定(科举制度、考课、致仕);5、经济立法,了解唐律有关土地与赋役、盐茶酒专卖制度和对外贸易制度的规定;6、司法制度,对唐朝的司法制度要全面把握,重点记忆理解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有关规定,对“三司推事”、告诉的限制、回避制度、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和法官责任制度都要记忆理解;宋朝法律制度: 1、立法概况,对《宋刑统》的特点、编敕、编例和条法事类都要记忆理解;2、刑事立法,对宋朝的刑罚制度:折杖法要清楚,对刺配、凌迟、重法地法要记忆理解;3、民事立法,对宋朝的不动产买卖契约、典卖契约和财产继承要记忆理解;4、行政立法,了解宋朝的国家政权机构的调整、官员选任与考课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概况;5、司法制度,重点把握宋朝的中央司法机关,对鞫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制、务限法、《洗冤集录》和《名公书判清明集》要记忆理解;元明清法律制度;1、民事立法,对烧埋银和婚姻与继承制度的特点要把握;2、司法制度,对中央司法机关:大宗正府、刑部和宣政院的特点要把握;明朝法律制度:1、立法概况,对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的要记忆理解,了解《大明律》的制定与“六部分篇”的体例,把握《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了解《问刑条例》的情况,把握《大明会典》的特点;2、刑事立法,把握奸党罪、充军和廷杖的有关规定,重点把握明律与唐律比较在定罪量刑方面“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特点;3、民事立法,了解明律在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的变化;4、行政立法,把握明律在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员选任制度和监察制度方面的有关规定;5、司法制度,重点把握明律在司法制度方面的规定,对明律的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厂卫、申明亭和会审制度的有关规定要重点把握;清朝法律制度 1、立法概况,重点理解清朝的立法指导思想:“详译明律,参以国制”,把握《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则例和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法规的特点;2、刑事立法,把握发遣、死刑制度、维护满族特权的内容和文字狱的有关规定;3、经济立法,对清朝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和专卖制度的有关规定要了解;4、司法制度,全面把握清朝的司法制度,对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和秋审制度都要全面理解记忆;清末法律制度:1、“预备立宪”,对“预备立宪”的背景与“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指导原则、《钦定宪法大纲》、谘议局与资政院和《十九信条》要全民理解记忆;2、修律活动,对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要理解记忆,修订法律馆;对《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和《大清民律草案》要全面理解记忆,对礼法之争、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要全面理解记忆;3、司法制度的变化,对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要全面把握,要看细看懂,对领事裁判权制度与会审公廨、司法机关的调整和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都要全面把握;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1、宪法性文件,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都要把握;2、其他革命法令,关保障民权、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法令;3、司法制度,知道中央司法机关是什么,了解律师制度的有关情况,记忆理解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北洋政府法律制度:1、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对《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和《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要全面把握;2、刑事立法,对《暂行新刑律》要全面把握,了解单行刑事法规和判例与解释例的情况;3、司法制度,把握北洋政府的司法机关的体系和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工农民主政权法律制度:把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制定、内容和特点,把握土地立法(《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制定、内容,把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的有关内容,了解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司法制度;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1、宪法性文件,对《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的制定和主要内容要记忆理解;2、土地立法,对《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主要内容和意义要记忆理解;3、刑事立法,把握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的刑法原则和主要罪名;4、司法制度,了解人民法院体制的完善情况,把握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的有关规定。在学习这些重要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真题来分析,注意出题规律,注意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出题技巧和在解答的时候的注意事项!
  三 、特别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运用
  在对这两科进行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的运用,通过历年的考试可以看出:在学写这两门课过程中要结合真题,熟记重要的知识点,并且要全面复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对宪法学来说,要熟读宪法法条,最好能够背熟法条。当然,在看法条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学习,力求对宪法学有全面系统地把握。法律硕士联考题目的理论性和综合性在加强,所以掌握一些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显然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由于中国法制史的一些知识点有着某种必然的历史联系,决定了采取归纳总结的方法的可取性。归纳总结的知识点有纵向归纳法和横向归纳法两种方法。纵向归纳法就是把某个知识点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采取纵向归纳的方法,找出其中的必然联系。纵向归纳的好处在于,它能够使得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点建立了必然的联系,这从根本上解决了相关知识点记忆不清的弊端。另外,这门课程每年的真题有大量重复的知识点,所以要看好真题,还有这两门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不要去做大量的题目,而是要找到记忆的方法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熟记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要注意综合课各个部门法之间的联系,这样是为了应付最后一个论述题的。分析真题,把握记忆的技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考试大编辑预祝大家金榜题名!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