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MBA十年风雨历程寻找中国最早的EMBA

来源:EMBA    发布时间:2012-07-15    EMBA辅导视频    评论

 马遇生则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考试时的“罢考风波”。这些来自政府机关、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的学员,对于学院“动真格”考试的做法大多不解。当时的中欧外方院长冯勇明教授拒绝了这个要求,他严厉地指出:“宁可关掉这所学校,也不能接受不考试的要求。”

  齐晓峰的记忆里,1995年5月8日那个春日里的阳光,依然是那么温暖。

  就在那一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湖边,她第一次遇见了她的41个EMBA同学。他们不仅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第一批EMBA学员,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EMBA学员。七年后,中国的其他商学院才开始招收EMBA学生。

  2006年11月,入冬的上海寒风将起,走过廊边点点温暖的烛光,被中欧副院长张维炯冠以“第一批吃中欧螃蟹”的EMBA95毕业生回到母校。

  10年倏忽而过,中国EMBA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今天,仅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校友已经数以千计,2006年招生达630人,比世界第二名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多出一倍。

  这些学员,亲历了中欧EMBA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EMBA的发展史。

  10年前的回忆

  2005年,《金融时报》在问卷中向全球商学院的校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们攻读EMBA是为了晋升还是加薪。入学时年龄在30岁以下的受访者有63%的人表示,获得晋升很重要,80%的人表示,他们攻读EMBA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水。

  对于1995年的陆晓明们来说,这些目标显得太过于功利。他说,对管理知识的重度饥渴,让他们迅速聚集在一起。

  “登在《解放日报》上的招生广告大概有四分之一个版面。”陆晓明比划着,因为遥远的回忆,让他脸上笑容洋溢。

  正是这则广告,一下子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陆晓明仔仔细细把广告读完,“最吸引我的就是两点,一个是中国和欧盟合作的项目,另外是它可以在职攻读,不必辞职。”

  29岁的齐晓峰那时已经在法国公司圣戈班做到了人事经理,“我想提升,首先考虑的是去海外留学。”齐晓峰的外籍老板欣赏她,建议她寻找一个更好的能够兼顾工作和学习的方法。他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的思路——在职读MBA。

  这是一个全新的并且极具吸引力的建议。齐晓峰和同样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同事费鸣开始留意这方面的信息。

  不久以后,和陆晓明一样,齐晓峰也看到了那则招生广告,后来因为是年纪最小的女生,她戏剧性地被同学们推选为EMBA95的班长。

  柴萌在上海商城一起上班的前同事张云霞给了她这则信息,柴萌自己也很快从《解放日报》上看到了招生广告,“我要谢谢张云霞,她的消息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EMBA95的42人中间,对中欧抑或EMBA项目了解的人寥寥。

上一页123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