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EMBA:实践才是通用标准

来源:EMBA    发布时间:2012-07-15    EMBA辅导视频    评论

  美国通用前CEO韦尔奇有一段“著名的话”被广泛引述,他在谈到自己的领导方法时曾说:“我的工作是为最优秀的职员提供最广阔的机会,同时将资金作最合理的分配,投入到最合适的地方去。这就是全部——传达思想,分配资源,然后让开道路。”这段话被解读为绝对正确,但又绝对没用。类似的例子在大师们的著作中比比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有人认为,中国企业家的管理运营能力绝不逊色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卓越的西方管理学都只不过是技术,而稍微高深的中国式管理则已能上升到艺术高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何志毅认为,中国的MBA、EMBA们学习的全部是西方的经济管理理论,几乎没有一点植根于中国的东西,这套东西能在中国起到多大作用,十分令人怀疑。因此,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上,全盘西化是行不通的。                 
  一些具有批判意识的学者们在潮流中开始逆向思维。陈功认为,管理大师们只是商业成就的总结者和概括者而已,如果真的准备照此去经营一家企业,失败通常是无法避免的。孙景华认为,现代管理被严重误读了,“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管理理论”的说法隐含着一种将传统商业和现代管理混为一谈的无知。当我们使用 “西方标准”去衡量“中国理念”所产生的管理成果,通常都会是不及格。张建平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认为,目前急需的是破除对西方经济学的顶礼膜拜和迷信:迷信西方,会使我们迷失自己、迷失方向。                 
  对于大多数中国商人来说,在一个和西方文化背景不同的环境里持何种态度对待“西学”,如何“消化”和“吸收”而不自乱阵脚?成了比学习更重要的问题。                 
  当“全民学英语”最终被大家当成是一件集体无意识的典型事例时,你就不难理解全民学西方经管思潮的来源了。如今,言必称西方管理学也成就了不少商人的集体无意识。其实,面对中西管理思想,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二难选择,重要的是,是随波逐流、囫囵吞枣呢,还是做一个成熟的商人?不管是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还是以“法”为主的规范标准化管理,适合才是最好,实践才出真知,无知却不能无畏。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                 
  实践绝不是一蹴而就。有时,我们太过匆匆忙忙。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