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行之 打开进口新局面

来源:单证员    发布时间:2012-03-14    单证员视频    评论

    在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裹挟下,全球经济正面临长期萧条的局面。2012年,世界经济前景看似仍一片暗淡。这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必然是一个危险,去年第四季度出口的下滑已经为中国外贸敲响了警钟。当前,“稳出口,扩进口”是中国经济应对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在实现这组目标中,进口处于关键地位。笔者认为,要打开进口的新局面,就要构建更合理的进口支持体系,采取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关税等具体政策措施。 

    一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未经历过的极具破坏性的全球经济危机,正把世界经济推向长期萧条的方向。虽然2009年年初,以二十国集团为首的世界各国一致行动,推出了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计划,成功扭转了世界经济急剧下滑的态势,并在较短时间内使世界经济实现温和增长,但2011年下半年以来,欧洲不断加深的债务危机不仅给欧元区的信贷、信心和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也冲击了全球资本、外汇市场,并再度使全球贸易活动面临收缩。2012年,世界经济前景仍一片暗淡。这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必然是一个危险,去年第四季度的出口下滑已经敲响了警钟。    

    扩进口是关键 

    当前,“稳出口,扩进口”是中国经济应对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在实现这组目标中,进口处于关键地位。这与基于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的政策措施针锋相对。为应对上世纪30年代工业化家出现的大萧条,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为国家制定减轻经济危机打击的宏观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国家的干预下“奖出限入”,扩大净出口,通过扩大外需补充国内有效内需不足来恢复经济增长。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凯恩斯主义依然大行其道。最明显的是,2009年在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转变成一场全球经济衰退之际,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入主白宫不久便提出了“出口五年翻番的计划”。甚至一直偏重内向经济增长模式的印度也在去年公布了振兴出口战略计划,旨在用3年的时间将出口提高到5000亿美元。但是,这显然不能成为中国当前的选择。相反,中国需要通过扩大进口实现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增长,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 

    首先,通过进口降低出口成本。在国内出口综合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人工成本和劳资纠纷日趋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扩大使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器设备来替代人工,降低人工成本。 

    其次,通过增加进口培育海外对我国产品的购买力。对于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来说,都没有可能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逆差。一旦贸易逆差呈现常态,必然导致汇率的大幅贬值,降低进口的能力。因此,唯有中国扩大从这些国家的进口,贸易伙伴才有能力增加从中方的进口,从而实现互惠的可持续的贸易流量增长。 

    再次,通过扩大进口支持世界经济的调整和稳定。一直以来,中国在实践中一直秉持多出少进。尽管对个别国家或呈现贸易逆差,但中国总体贸易顺差持续快速积累。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继续这种做法终将导致贸易摩擦的日益尖锐。在经济危机期间,仍然维持贸易顺差的快速积累对整个世界经济来说将会是一个拖累。因为,这减少了其他国家通过增加对华出口来平衡贸易或改善经常账户收支状况,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机会。 

    最后,通过扩大进口实现贸易平衡。根据美国财政部去年年底发布的汇率监测报告,从2005年7月中国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近40%。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中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企业打击极大。但该报告认为,尽管人民币汇率失衡区间已经收窄,但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仍处于持续低估状态,美国期望中国继续调整,增强汇率弹性。从调整贸易不平衡的角度来看,增加进口是调整汇率的一种替代方式,且这种方式可以在基本不影响本国出口竞争力的条件下恢复贸易平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0月在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式上表示,今后5年,中国进口总规模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近期提到,中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未来5年总进口有望与出口基本保持平衡。由此可见,中国试图通过扩大进口的方式处理贸易不平衡问题。这定让世界充满期待。 

    完善进口支持体系 

    要让进口在国家经济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更合理的进口支持体系。我国成为世界出口大国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出口财税政策。出口补贴、出口外汇留成、出口退税、出口贴息、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等不一而足。这些政策工具在不同时期对我国的出口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比之下,进口支持体制的建设还远没有完成。长期以来,我国进口政策体制有两个特点:一是准入门槛高;二是生产导向性强,侧重“以进养出”。要实现从依赖外需向依赖内需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战略目标,进口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进口管理的体制应当改革,促进进口的支持体系必须完善。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提出完善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关税等政策措施。这是实质性推进进口体制建设、推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抓手。 

    进口贴息近几年才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进口促进措施。到目前为止,享受贴息的进口产品限定在国家颁布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其中包括:国内尚未掌握的先进装备和设计制造技术、农林类先进技术、国家批准或核准的重点建设工程引进的先进技术共44类;鼓励进口的主要装备涉及国内尚不能自行研制的国民经济各领域急需的主要装备106种;鼓励进口的资源性产品包括9种矿砂和精矿,以及多晶硅、聚酰亚胺颗粒等。企业在利用银行贷款进口列入目录的产品时,不但可以申请政府贴息资助,还将获得进口信用保险、招标等方面的支持并免除进口自动许可证。 

    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缺乏融资渠道、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进口贴息政策将带给他们实质性的利益。但从这个目录看,贴息政策基本上是面向少数企业,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和极少数民营大企业进口的少数技术、装备以及资源类产品。完善进口贴息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是调整和扩大目录,不应再局限于我国尚未掌握或不能制造的技术和设备,这些毫无疑问应该是政策支持重点,但支持的面应该更宽一些。比如,有些技术和设备尽管我国已经掌握并能够生产,但达不到进口产品的质量标准或质次价高,是否也能享受进口贴息?我国中小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并非一定是那些我国尚未掌握的先进技术和装备,而是那些质量好、性能强、成本相对低的技术和装备。要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就要帮助他们实现成本最低、效用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扩大贴息政策的使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进口信贷是我国相关银行为我国企业从境外进口资本性货物以及相关配套建设、资源、能源以及相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备件、半成品和产品提供的本、外币贷款。由此可知,进口信贷并不是一个新政策,但由于受银行可贷款资金规模限制、对企业资质的限制等,这项政策的受益企业也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2011年3月由商务部牵头的8个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战略的若干意见》。在关于加大金融财税对进口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持力度时,特别提到积极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提供信贷支持。这是使进口信贷使用更加有效的途径。 

    进口关税政策是影响我国扩大进口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关税的总水平已经降至9.8%,但关税结构不合理,严重扭曲了我国的贸易利益。近几年在促平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进口增长速度一般都高于出口增长速度,但是进口结构始终没有多大的改变,资本类货物和粮食类产品仍占进口总值的95%以上。这些产品进口大多享受免税或低税率待遇,也就是说,我国关税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占进口总额不足5%左右的消费品,这类产品不但税率高,而且几乎享受不到以暂定税率的方式给予的优惠待遇。这项政策的结果是海外旅游购物呈爆炸式增长,中国游客已经取代日本游客成为欧美市场的“购物狂”。这是进口能量不当释放的结果,并不符合我国的总体利益。因此,以暂定税的方式适当放宽消费品进口,利大于弊。 

    此外,制约我国扩大进口的还有增值税和消费税,2010年这两项税收收入是关税收入的5倍多,对企业来说构成了比进口关税更重的负担。这是导致我国生产的消费品的国内价格远高于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后的零售价格的主要原因。目前来看,不论是资本货物还是消费品进口,消费税的抑制作用都更大一些。降低消费税率或对消费税率进行结构性减调有利于扩大进口和让利于民。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